No.89《伤寒论》原文及方药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No.89《伤寒论》原文及方药


按:此条论肾阳虚烦躁证。

治疗上先后次序颠倒,先用下法,之后再用汗法,导致阳气大伤,虚阳被盛阴所排斥。

白天因外界的阳气盛,因此虚阳借助外界的阳气与盛阴相争,因此出现了白天烦躁不得眠的情况。入夜后阴气转盛,阳气转微,因此虚阳无力与盛阴相争,所以夜而安静。

少阳病多见呕吐,阳明病多见口渴,现在即无呕吐,也无口渴,可见病邪已经离开阳经入阴经矣。

如果病势再往严重的程度转变,则会出现阴盛格阳,这时阳气被格拒于外的话,会出现大热的情况。此条身无大热则表示未到阴盛格阳的为重程度,但病势危险,恐怕有变,所以用干姜附子汤急温阳气。

干姜附子汤服用方法为一顿服完,提示用药药力集中,回阳效果迅速。

干姜附子汤:干姜15g 附子20g 顿服

《伤寒论》传承千年,外感病求于伤寒,所以我将《伤寒论》的原文及方药直接整理好,每句条文为一个短文,便于中医同行参考。原文顺序我按照《伤寒论讲义》第五版教材来安排,这样便于查阅。祝各位同道医道精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