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迎新村:一个省定贫困村的美丽“蝶变”

四川新闻网乐山3月21日讯(杨涛)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迎新村,是金口河区5个省定贫困村之一,也是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攻坚村,村里交通不便,人居环境差,无产业支撑是曾经的真实写照,如今几年过去了,公路通到了每个村组,危旧房农户搬进了新居,藤椒、蓝莓等产业蓬勃发展,迎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全村69户2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生产生活欣欣向荣,同年,迎新村获得了全市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誉称号。

金口河迎新村:一个省定贫困村的美丽“蝶变”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村两委及驻村帮扶干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实现贫困村的美丽“蝶变”。2020年,是迎新村整村脱贫后的关键一年,也是脱贫工作的收官之年,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不让群众返贫,成了村两委及帮扶干部考虑最多的问题。

扶贫先扶智,村两委意识到,只要让群众的脑袋“富起来”,口袋才能“鼓起来”。找到了“贫”因,村两委便积极为村民争取技能培训机会。组织了10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参加省交通厅挖掘机培训、18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厨师技能培训、15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电焊工技能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拿到证书。一证在手,工作顺手,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树品就尝到了学习技术带来的甜头。

金口河迎新村:一个省定贫困村的美丽“蝶变”

“通过村上组织,我参加了挖掘机和焊工培训,并都取得了资格证。”高树品开心的告诉我们,自从拿到挖掘机与焊工职业资格证之后,很容易便找到了工作,并且工资比以前高了很多,这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期望,他也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精神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迎新村两委以思想引导为前提,精心设计方案,通过开展鸽鸽讲堂等多种形式,不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深刻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从前我觉得挣钱太难,没有门路,鸽鸽讲堂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迎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布哈鸭告诉我们,自从帮扶干部来到村里面给大家普及脱贫知识,相关政策,他的思想转变了很多,更明白了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够实现脱贫致富。现在,老布哈鸭家喂了4头母猪,2头肥猪,12只山羊,他自己还在城里面找了工作,收入越来越高,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壮大集体经济是迈向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一手抓脱贫、一手抓发展,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不断变“输血”为“造血”。目前,村里已经成立规模化种、养殖合作社6个,村集体经济实现良性发展。

“目前,迎新村有蓝莓基地1000亩,吸纳了本村务工村民3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人;有藤椒基地300亩,吸收本地务工15户34人;有蔬菜基地400亩,吸收本地务工80人次;有中药材合作社200亩,吸收本地务工150人次。去年一年,本村产业分红达到16.78万元 户均分了1800元。”迎新村支部书记张吉兵介绍道。

金口河迎新村:一个省定贫困村的美丽“蝶变”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彝家新寨、易地扶贫再到产业发展,迎新村的村民在村两委及驻村帮扶干部的带领下,克服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在奔康的路上迈着坚实的步伐。相信,通过村民自身的努力,在2020年,迎新村的村民们一定会一路高歌猛进、大踏步走向小康。(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