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安全感”。它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話題,我們希望世間的一切都是穩定、可控的,覺得這樣才談得上幸福,如果一生都顛沛流離、變化莫測,又何來幸福快樂可言。


但生活的本質就是無常,雖然壞的可以變成好的,符合我們的期待,但好的也會變壞,尤其當災難、不悅意來臨時,會給我們帶來巨大打擊。這就是我們排斥無常的原因,這種不確定性,讓我們沒有安全感,不斷失去、感受痛苦。

“安全感”是一種心理狀態

“安全感”是我們日常喜歡說的一個詞。“安全感”是一種心理狀態,就是認為一切確定、可控。有一個玩笑說,如果婚禮誓言不是“一生相愛永不分離”,而是“人生無常,隨時可能分離,兩情相悅一定會變……”,這婚就沒法結了。可見人們認為安全感是建立在恆常的基礎上的。


西方心理學認為,不可預料的饑荒、暴力和疾病等會帶來巨大的恐懼和壓力,導致生理和心理疾患。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類傾向於發展出一些由外部事物帶來的安全感,諸如穩定的人際關係、經濟狀態、個人成就等,這種人為構築的安全理念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控制感,由此個體感到能在這個紛亂無常的世界中安全和自由地生活。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擔心和害怕,所以總想抓住點什麼可依靠的東西。


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比如喜歡通過外在事物證明自我價值,不斷展示、炫耀自己的成就,希望獲得羨慕、讚美和認同,從而覺得自己優秀,擁有的一切可靠。或者不斷自我約束,通過給自己定下嚴苛標準和遠大目標,來緩解自身的焦慮與不安,正如越脆弱的人越會想建造堅固的堡壘。


還有一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不敢去接受美好的事物,他們從內心深處可能認為自己不配,因此外在表現就是患得患失,優柔寡斷。此外,生活中的任何改變都可能讓缺乏安全感的人感到焦慮和不安,包括改變生活地點,認識新朋友,做沒有做過的事情。

安全感實為無明的產物


從成長過程來看,嬰幼兒為了獲得安全感,會從父母那裡尋求儘可能多的愛與關注,成年人則會通過財富、社會地位或戀愛關係向外尋求安全感。


用佛教術語來說,就是希望無常不出現,事物恆常、穩定,即人們有“常執”。但世間的客觀規律卻是無常遷變。由此可知,安全感實為無明的產物。


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看不清輪迴的本質是“苦”與“缺憾”、是“無常”、是“空性”,所以總認為世間是安樂、恆常、存在的。


這三者層層為基——先有我執(不了知空性實相),再有常執(不了知無常規律),最後有樂執(誤以為有樂),一生都在為了獲得一個假立的穩定而努力。但一切背離實相的追逐都不可能成功。

安全感其實是一種苦

安全感其實是一種苦:得不到時,是“求不得苦”;得到之後復又失去,是“愛別離苦”;正在享用卻擔心失去,也是恐懼。更不用說在追逐過程中不斷產生的貪、嗔、痴、慢、疑等惡業,作繭自縛。這樣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諸行無常,凡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如果你的幸福依賴條件而有,比如,有很多存款,豪宅, 或者權力、地位,或者令人羨慕的事業、家庭、伴侶,那麼你的幸福註定無常,因為構成幸福的這些因素也是依賴無數的因和緣而有,所以是不確定的,隨時會隨因緣的變化而改變,今天是這樣,明天可能就是另一種狀況。


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此外,我們對事物的感受也總在變化。你以為有了一百萬你就滿足幸福了,可等到真有了一百萬,你會想:“為什麼不是兩百萬?”你以為跟那個人結婚就幸福有保障了,可婚後你開始擔心他會離開你,甚至比單身時更加沒有安全感。


外在、內在都不斷在變,有多少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有多少是我們可以意料到的?實在不多,而我們卻渴望一切盡在自己的控制和預期之中。


有時想想,發覺自己很矛盾——佛陀說一切如夢如幻,可我們覺得世界真實;真認為世界真實嗎?可為什麼又覺得一切都是需要自己能控制,自己想怎樣世界就該怎樣呢?


文 | 整理自菩提洲網站 >《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簡釋第83課

慧燈法師 講釋


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有什麼“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