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村老人為什麼去城裡住不習慣呢?

農人靚仔阿明


農村人長期生活在農村,他們的社交圈子就是鄰家百戶,就是村莊裡的人,他們從小一塊長大,一塊上學,一塊娶妻生子,一塊上地下地幹活,一塊春播秋收……他們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了,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生活方式,都已經穩定了,也就是說他們的生活習慣已經固定了。而當他們再轉化一個地方生活,感覺什麼都不順手,也不方便,也變得木納寡言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誰,也覺得生活不順心。那麼,農村人為什麼不願意去城裡生活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原因如下:

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點擊關注【鄉村關中】,共同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第一,生活不習慣。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農村人生活在祖祖輩的農村,他們對土地和村莊再熟悉不過了,他們的一日三餐,春播秋收,這些都形成了規律。不管是自己的生活方式,還是居住習慣,都已經爛熟於心了。這時,如果你讓他去城市生活,等於打破了他幾十年的習慣,這樣他怎麼能接受呢?而且去城裡後,人生地不熟,別人都上班去,或者晨練去了,你又上哪兒去呢?說話沒有人,逛街一口的家鄉話,別人聽不懂,你說,你居住在城裡生活有什麼好呢?

第二,農村人自卑。

農村人長期在農村生活散漫已經習慣了,想下地了就下地,想睡覺了就睡覺,想串門了就串門,想幹啥就幹啥,想穿啥就穿啥,因這大家都一樣,這些也都差不了多少,也不存在誰笑話誰。而在城市就大不一樣了,城市人乾淨,街道整齊,他們都要按時上班。如農民進城居住,穿著就不一樣,說話也不一樣,處事方式不一樣……在這些條件交織中,農村人就自我感到不一樣,在城裡人面前,始終覺得丟面子,始終覺得自己不如城裡人。在這樣的心理防線面前,他們也就不愛居住在城市裡了。

第三,城裡人看不起農村人。

我們必須說明,城裡人向來看不起農村人,經常嘲笑農村人沒文化、素質低,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得人際交往;再看看衣著,別人穿著很時尚,而農民朋友一般不修邊幅,穿著隨便;再如農村人節約慣了,什麼都不亂花錢,而城裡人就說農民小氣鬼,說農民這不對的那不對,總是戴著五色眼鏡瞅農村人,這樣農村人感覺沒面子,也就不就願意住在城市裡了。

第四,經濟狀況不允行。

農民沒有工資,沒有退休金,他們住進城市,每行走一路都要花錢,喝水吃飯坐公交,物業費,水電費還有日常居家過日子產生的各種費用。在面對這些狀況時,農民住進城裡沒工作,沒收入,這怎麼居住得下去呢?而且城市裡的物價往往都要比農村高出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覺得當然農村好了,生活成本低,人也放鬆,這不挺好的嗎?

第五,住在城市裡太拘束。

城市不像農村那麼大的廣闊天地,農村人想去哪就去哪。而城市就大不一樣了,過紅綠燈,不能隨地吐痰,不能亂丟垃圾,不能去拉家長,也不能串串門,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整天只能悶在家裡;再說了,城市裡的空氣沒有農村好,農民一出門就是山青水秀,也是良好的莊稼地,整個人也放鬆,心情也舒暢。在這樣的環境下,農民肯定不願意住在城裡。

總之,農村人不願意住在城裡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還是不適應城裡的生活習慣,。雖然農村人的子女們都想讓年老的父母生活好一點,享受一下城裡人的生活,過得輕鬆自如些。而沒想到,他們都不願意住在城市,他們不想在城裡讓兒女為自己過度花費,也不想連累兒女,自己還是覺得生活在農村好,這是習性,也是習慣,畢竟他們在農村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作息規律 ,這是幾十年來養成的,你說,哪會一下子就能改變得了呢?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你對此有何高見,我們留言區見。


鄉村關中


舉例說明吧,我有個農民朋友有,6,7年因農村改造,要修盤石頭水庫,整個村莊,牽往新市區了,在冬天,帶著兩個孫子,外孫女兒去玩,孩子們看到了賣燒紅薯的,想吃,結果他治了四塊,二斤多一點,要十多塊錢,把他嚇得,回到家裡,給兒子牢騷,在城裡,買一斤燒紅薯吃,就要五塊錢,這要天天買,還活不?後來自己開的拖拉機,又回到十幾裡以外的村莊去了;


馬金駒


前一段時間由於要出差一個月,遂將母親臨時接到城裡照顧懷孕6個月的妻子,我深知母親一直習慣在農村生活,本身就高血壓還易上火,所以臨出差前,我把日用品及菜肉類都買了一些,也將一些現金放置抽屜內以供隨時使用。

在整個的出差過程中,由於母親不是智能手機,幾乎每天我都會與妻子視頻通話並且和母親聊幾句,詢問身體狀況以及適應情況,母親總是笑容滿面,自稱各方面都很好。

一個月過後,當我回到家,接過了母親的活,做兒子的直覺讓我感覺到老太太不是很舒服,在刷碗的時候,我試探著說,是否要回去待幾天,老太太當即讓我買票,恨不得當晚就要上車,我再三追問,母親道出原委,原來這一段時間,由於樓房上冬天太熱,老太太也不能出去串門,導致上火便秘、失眠多夢、食慾不振、牙疼頭痛,聽後我二話不說趕緊安排購買回老家的車票,次日就回到了農村老家。

一個禮拜後打電話,母親又恢復了活力,述說著上次一個月的經歷,感慨享不了城裡的福,但在我再三的邀請之下,父母還是一起來到了城裡,這次我將供暖的閥門關閉了幾個,屋裡的溫度也在23℃左右,再加之父親下廚,母親幫忙,兩人有說有笑,每日都快快樂樂[呲牙][呲牙]


先眾達人


就拿我們來說吧,雖然我們在縣城買了房子,但是我爸爸媽媽從來不喜歡在這住,她說不喜歡在這種約束,在家的話出門就是院上廁所幹啥的,方便在樓上的話感覺特別憋氣,房頂和地之間距離太小不喘氣兒。再有就是家裡都是多少年的老鄰居都認識,沒事的時候扯個閒呱。在這裡其實不認識。反正一讓爸爸媽媽來都不來。



小家庭生活日記


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搬到城裡,一開始確實不習慣,我家以前住平房的時候,老婆在院子裡種點菜,還養了幾隻雞,和一隻小狗,年輕的時候還養過豬。

住平房,每天到鄰居家串門,進屋也不用換鞋,左鄰右舍感覺到很隨便,很有親情味。八年以前上樓了以後,一個樓道里的人都不認識,左鄰右舍也不再來往。

頭一年老伴還淹了酸菜,第二年酸菜也不淹了。農村老人到城裡住不習慣,可能是不是自己的家吧?就是在農村,如果在兒子家住,也不太習慣,如果是自己的房子,慢慢就習慣了。

在東北的農村,冬天天氣寒冷,每天燒火燒炕,又髒又累的。年輕人吃點兒苦,不算什麼,到了老年還是進城住樓房好,但是一定要住自己的房子,如果住在子女家也不方便。


劉井隆


大家好我是小芹,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老一輩都喜歡說這話,有些爺爺奶奶在農村沒人照顧就被兒子接到城裡照顧,回來都說城裡太大了出來都找不到回家的路,小區房子太難找了,都一個樣,來回上樓爬樓梯太麻煩了,買東西吧都是手機操作也不會,爺爺說哪有這好呀,沒事聽著大鼓戲,找你們嘮嘮嗑,抽上兩煙桿,多自在,奶奶說,我可想你們了,那鞋可舒服了,沒事再跟你們做兩雙,聽著他們說的一大推關於城裡的事,老一輩的人還是喜歡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生活的舒服,沒有約束,




小芹愛生活


為什麼農村老人不適應城市生活?我算是個農村人吧,我今年一入冬就住城裡的家,我覺得很適應。

說實話我每月開銷有點大,二個女兒每星期天來給我帶吃的,兒子管水電物業,就這沒一千多不成。城裡的老頭有錢根本不操心這些零使花消,就愁一月下來吃少了玩少了怎麼這錢剩下了。農村老人一月百十元錢光買饅頭都不夠,心不急才怪哩!我住城裡我有錢!再說了我兒女孝順,我又離不開他們。

設有一個農村老人在這冰冷的天裡不想住城裡!城裡房子裡溫度20,飢了渴了自做外賣都方便,

農村坐房裡棉襖不離身,上個廁所屁屁凍的生生的木麻!

農村人適應力是非常強大的,誰不信都不成,關鍵的問題是農村老人太缺錢了!


星辰191549800


我的母親在世的時候就是不習慣城市生活,用她的話說,住的像鴿子籠一樣的地方,出門誰也不認識誰,家家防盜門關的死死的,住了大半年也見不全對面鄰居家的人,沒地種,什麼東西都要花錢買,買的菜還擔心菜貴,農藥殘留物。出門遛彎說話也找不到認識的老姐妹,馬路上車也多,出門有時候轉向,都找不到回來的路,嫌太吵,沒有農村安靜,這是我母親的原話,其實也是真實的話,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城市裡有太多讓她不習慣的了


農村青菜


拿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 首先是生活習慣,老人在鄉下住慣了,來市區感覺拘謹,出門沒熟人,說話沒人聽,在村裡可以說隨心所欲,老人大多不玩手機,就喜歡在村街道邊,扎堆閒嘮,愉悅心情。

到市裡,一沒學歷,二沒技術,三開銷大。我跟兒子到市區住,找了個看門的活,晚上還睡不好,工資一千五。一個月下來感覺開銷太大了,上班半月就想家,回到家裡只有電視陪著,很無聊。

村裡到市區住的,大多是去領孩子的,俗話說,隔輩親,那個老人也不願意看著孫子孫女讓找人領,本人感覺還是村裡好。


惠威影視


要說有些農村老人不適應城市生活,還真是有!

俺村有個老太太,老頭早逝!在天津安家的姑娘心疼自己的母親,用車接走母親去天津住!一方面自己方便照顧老人,讓老人吃點好的,享享福!可老人住了沒一個禮拜,說什麼也不住了,要死要活的要回老家!姑娘沒法只得把她送回來!

我就問她:"你放子福不享,怎麼又回來啦″?你猜她怎麼說:"住了七天監獄,跑回來了″!住裡小鬥鬥差點把人給憋死,咱老家寬房大屋,還有平平展展的院子,出門進門都是當家實戶,老街坊老鄰居知根知底!在閨女家,上下樓用電梯,晃晃遊遊還得摁字,咱又不識字,心眼裡都怕!他們說天津話咱聽不懂,咱說農村土話他們不明白!閨女家倆口,說活低聲細語,會偷了人家一樣!咱爹生娘養就是大嗓門,這七天憋的我嗓子疼!吃飯他們吃油多辣裡多,咱不吃,你說多彆扭!黑夜十二點以前他們不睡,早晨起來不到班點不起,夜裡燈火通明,車輛響聲震的你睡不了!這不出去不知道,住住你就知道,還是咱的老家好!

農村老人!幾十年的農家日子,早以安部就班形成習慣,自由,散漫日出而動,日落而息,習已為常,家裡破破爛爛雞貓狗兔,是忙碌的活計,你讓他去城裡坐吃等喝,他吃不下,你讓他唱歌跳舞,他不會還心煩!你讓他使現代化的家用電器,他發愁!不會用!多數人認為,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土窩!

老人們住城市不習慣不舒心!那隻好請你們多回家看看,人老了對兒女的思念更多了!你說我說的對嗎!歡迎點贊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