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玄羽獻舍魏嬰時,聶導安排道士念“魂兮歸來,不下幽都”?


為什麼玄羽獻舍魏嬰時,聶導安排道士念“魂兮歸來,不下幽都”?

在電視劇《陳情令》第一集中,當說書先生說道“傳聞有言,夷陵老祖有翻天滅地,移山倒海之能,所以就算過了十六年平靜的日子,誰能說得準,夷陵老祖魏無羨不會在今日重回於世呢?”緊接著就狂風大作,陰雲密佈,一道士口中反覆念道:魂兮歸來,不下幽都!魂兮歸來,不下幽都!然後一面寫滿咒語的經幡從道士手中飛出,飛過莫家莊的院牆,直接飛到莫玄羽的屋門口,這才有了莫玄羽強行獻舍給魏無羨,夷陵老祖十六年後重回於世的引子,也正是有了這個引子,魏無羨的尋因問果之行才能展開,最後才能和藍湛一起一步一步揭開了當年不夜天之戰的真相,還事情的本來面目。而我們也知道這一切都是有著“聶導”之稱的聶懷桑精心佈局的。那麼,為什麼聶導要安排在召回夷陵老祖魂魄的時候不斷重複的讓道士喊“魂兮歸來,不下幽都”呢?這幾句話為什麼這麼至關重要?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法力,能助魏無羨還魂成功呢?

為什麼玄羽獻舍魏嬰時,聶導安排道士念“魂兮歸來,不下幽都”?


原來這“魂兮歸來,不下幽都”不是聶導隨便想出來的,其大有來頭。“魂兮歸來”,意思是呼喚死去的鬼魂歸來,出自屈原所寫的《楚辭·招魂》。

《招魂》是楚辭中一篇獨具特色的作品。《招魂》當作於公元前296年,即頃襄王三年。293年楚懷王受秦欺騙,入武關而被拘於秦,逃跑不成,怨憤而死。頃襄王三年,秦欲與楚修好,歸懷王喪,“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楚人同情懷王這個昏君,除敵愾之心外,還因懷王囚秦時,不肯割地屈服,總算有些骨氣。對比只想苟安的頃襄王,自易引起人們的懷念。屈原曾受懷王信用,後來被讒見疏,但總希望懷王有所覺悟。懷王一死,楚國又面臨親秦、拒秦的鬥爭。屈原寫作《招魂》,即認同楚人“如悲親戚”之情,其中自然就包含了對秦的敵愾之心。《招魂》的形式主要來自民間。古人迷信,以為人有會離開軀體的靈魂,人生病或死亡,靈魂離開了,就要舉行招魂儀式,呼喚靈魂歸來。屈原寫作《招魂》,就是模仿民間的招魂習俗而創作的,原本是屈原用來呼喚楚懷王的靈魂回到楚國來。

為什麼玄羽獻舍魏嬰時,聶導安排道士念“魂兮歸來,不下幽都”?


原文是“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幽都,就是神話中地下鬼神統治的地方。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魂啊回來吧!你不要下到幽冥王國。屈原祈求巫師說,楚懷王他的魂魄已經離散,你占卦將靈魂還給他。巫師於是招魂到魂魄啊,你快回來吧,何必離開你的軀體,不要往四方亂走亂跑。

這篇《招魂》可稱為千古絕唱,聶導對於魏無羨被他人陷害跳崖而亡,也是耿耿於懷的,借屈原的《招魂》幫助莫玄羽獻舍成功,魏無羨得以還魂於世,重回人間,也是煞費苦心了。

《陳情令》這部劇能夠成為爆款,製作精良是其重要原因,服化道方面很多文章都說過了,我覺得單從臺詞方面也是滿滿的中國古風以及文化底蘊和內涵。我每次看劇都有新發現,比如魏無羨自創的符咒,他問藍湛是叫“無衣”還是叫“同袍”?這裡的“同袍”和"無衣″是出自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秦風·無衣》。所以《陳情令》的臺詞可以說是一個文學寶庫,你們又在裡面發現了那些來自典籍的臺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