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人不能进庙,二人不能看井”?原来“说不能,就不能”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这句劝世箴言已经流传了许多年,但许多人都不知道为何要这样说。最近,我访问了几位老者,才知道了这句劝世箴言的真正来历,并为其悲惨的结局感到震惊。下面,我们就聊一聊这句箴言中的故事。

为何“一人不能进庙,二人不能看井”?原来“说不能,就不能”

一、一人不进庙的来历

在很早很早之前,张家湾有个张老汉,育有一儿一女。在儿子三岁、女儿两岁那年死了妻子。为了使儿女不受后娘虐待,于是,便不再续弦,独自一人既当爹又当妈地将儿女抚养成人。在儿子20岁那年,娶了儿媳妇秀华;在女儿18岁那年,将女儿翠云嫁了出去。

按说,张老汉办完儿女的婚事后该享享清福了,毕竟自己为抚育儿女受了半辈子罪。可谁知清福不但没享到,而且,使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更加无奈的境地。

原来,张老汉的儿子非常老实、懦弱,根本无法当家做主。而儿媳妇秀华却属于非常强势的刁滑之人。因此,自从秀华进门之后便成了这个家庭的“最高主人”。不但天天对丈夫吆五喝六,而且还经常对张老汉横加指责。在这种情况下,张老汉自是不开心,久而久之,张老汉因气结于心而染上了重疾,卧病在床。

自从张老汉卧病在床不能行动之后,儿媳妇秀华就更加恼恨、嫌弃张老汉了。因此,她不但经常对张老汉指桑骂槐,而且,还经常不给饭吃。短短三个月时间,张老汉便骨瘦如柴。

这一天,张老汉的女儿翠云来看望爹爹,见到爹爹这番模样后自是悲愤。于是,数落起了哥哥的不孝。其实,秀华心里清楚,虽然说翠云是明着数落哥哥,但暗里岂不是数落自己吗?但她却并不发作。而是装模作样地代替丈夫给翠云赔不是。并表示一定要好好代替丈夫伺候好公爹。

可谁知翠云前脚刚一出门,秀华便把“恶气”往张老汉头上撒,指着张老汉的鼻子破口大骂。可谁知,她这一骂不当紧,竟然把张老汉活活气死了。

对于张老汉的死,翠云心里自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于是,她逢人便说嫂嫂的不是。由此,秀华对翠云是又恼又恨,巴不得翠云也尽快随公公而去。

可翠云年纪轻轻地,怎么可能会马上就死呢?突然,秀华想出了一个计策。

这一天,秀华特意买了一些点心前往翠云家赔不是,并言辞恳切地要求翠云原谅自己。翠云见嫂嫂主动登门,并有悔改之意,看在哥哥的情面上也不好对爹爹的死再说什么。于是,便盛情款待了秀华,并表示原谅嫂嫂。在吃饭时,秀华故意对翠云说,东庄奶奶庙的神如何灵验,在自己结婚两年还没怀上孩子时是如何去拜了奶奶庙的神才怀上孩子的等等,并鼓动翠云也去奶奶庙拜神求子。

原来,翠云结婚四五年来,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尽管吃了无数中药,但肚子仍没有动静。今天听嫂嫂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致,于是,便请教嫂嫂应该如何去奶奶庙拜神。秀华见翠云这么容易就上钩了,心里暗自高兴。并神秘地吩咐翠云该如何如何做......

正月十九子时,翠云独自一人带着贡品香烛准时来到了奶奶庙,刚一摆上贡品,点上香烛,但见奶奶神像后闪出一个披头散发、面目狰狞的恶魔来,并张牙舞爪地扑向匍匐在地的翠云。翠云的心脏本来就有毛病,哪里能经得起这样的惊吓?翠云竟然被这一幕吓死了。

原来,这个恶魔就是翠云的嫂嫂扮装的。她用这个精心设计的恶毒计谋害死了翠云。其实,翠云是怎么死在庙里的人们并不知道,直到几十年后秀华将死时才说明了真相。于是,便有了“一人不进庙”的说法。

为何“一人不能进庙,二人不能看井”?原来“说不能,就不能”

二人不看井的来历

在元朝时,刘家沟的张三与李四是从小耍到大的好朋友。有一年,李四因贩卖牛羊而赔了钱,家里的生活过得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张三主动借给了李四十两银子,用以帮助李四度过难关。若干年后,尽管李四家的经济条件已经有所起色,但他一直没有将银子归还给张三。但张三也不好意思张口讨要。

有一年夏天,张三的父亲突然病重,急需抓药治疗,但自己已无积蓄。无奈之下,便张口向李四讨要银两。李四虽然口头答应尽快归还张三借给自己的银子,但就是拖延着不想归还。在这种情况下,张三难免对李四说了难听话,这让李四心里好不痛快。于是,李四对张三怀恨在心。

这一天早上,李四早早来到张三家,并对张三说,自己有几百两银子,因害怕放在家中被盗,因此,藏在村口古井中的石壁后。自己本来打算将银子取出来归还张三借给自己的银子,但自己一个人很难将银子从井中的石壁后取出。因此,希望张三协助自己将银子取出,好将“欠款”归还给张三。张三听李四这么一说,竟然信以为真。并决定立即与李四一起去井中的石壁后取银子。谁知李四却说,取银子的时间必须放在午后,因为,午后时乡亲们都在家里睡觉,没有人去打水,也就没人知道井中石壁后藏有银子的秘密了。张三听李四这么一说,感觉非常有道理。于是,便与李四商定了午后取银子的时间。

中午一点半左右,张三与李四分别来到了古井边,李四四处张望了一下后对张三说,你比我麻利,我给你指指藏银子的地方后,你下井去取银子,我在井口这给你接应。张三说,行。在李四假意给张三指藏银子的位置时,李四趁张三不备,顺势将张三推入了井中,试图将张三淹死或摔死。恰在此时,一个村民远远地看到了这一幕,并开始大声呼救。李四这才发现远处的树荫下居然站了一位村民。于是,赶紧撒腿就跑。

后来,张三虽然被众乡亲救了上来,但终因溺水时间太长而死亡;李四被官府通缉后捉拿归案,并被处于极刑。

从此以后,便有了“二人不看井”的说法。

为何“一人不能进庙,二人不能看井”?原来“说不能,就不能”

结语:民间有许多劝世箴言,这些箴言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来历。其中,“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这句箴言的来历就是这样的。希望大家都能够记住。

我是老胡。关注我,你会知道的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