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好人蔡衍中

在珠三角,有一群隐形富豪。他们当中很多是农民出生,白手起家,干传统行业,为人低调,不接受媒体访问。发迹后,买房置地、买商铺、修祠堂、做公益......他们不在乎富豪排行榜,到了一定年纪,他们就在花高价钱买的花园别墅里种菜,再开车去租种的农田里侍弄庄稼,等到收获后,送给亲友们吃。

中叔就是其中一个代表,老少皆尊称“中叔”的他,是樟木头商会副会长。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修族谱,建祠堂,心有大义,让垃圾场改道,守护了樟木头一方青山绿水。

2019年,建国70周年晚会上,曾经被评为“东莞好人”的中叔,再次被樟木头政府邀请登上了国庆晚会的主席台。


文丨朱珊珊


一、苦难童年

中叔原名蔡衍中,樟木头镇金河社区古坑村人。改革开放前,古坑村是一个及其贫穷与落后的小村子,而蔡衍中家,是全村最穷的一家。

蔡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1955年,中叔出生,这是蔡家第四个孩子。中叔之后,父母又生了3个。当时,中叔家仅存的家产就是一间不到30平的旧瓦房。瓦房年久,一共就两个小木窗。由于通风采光差,屋内常年充满着发霉的味道。这种发霉的味道伴随着中叔整个童年。

但即便是如此环境恶劣的瓦房,也是非常珍惜的资源。由于孩子太多,晚上只有母亲和小一点的弟弟妹妹们才能在旧凳子和木板铺成的床上睡。

中叔和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由父亲带着在地上睡,或者去别人家天台上、瓦房的屋檐下睡。“南方天气湿热,蚊子特别多。经常被叮咬得睡不着。有时候天气不好,我甚至跑去村里的停尸房都睡过。”中叔回忆道。

东莞好人蔡衍中

除了住,还有吃饭。记忆里,饥饿一直伴随着中叔整个童年。4岁的时候,中叔遇到了“59年”,每个50年代出生的人,都会对这个年份刻骨铭心。“那一整年,我们都只能吃稀饭,而且稀饭也不够吃。”

“每次一吃完没多久就饿了。整天都头昏眼花,四处去找什么东西可以吃。那时候就盼着能吃一口白米饭。到了年底除夕夜,也就是一点野菜,几个鸡蛋。”父母对孩子们说,“有钱做年、无钱过年”。“当时想着,能吃白米饭大概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如果不是文革,中叔或许是一个工程师,或者是一个经济学家,可能有另一个人生。“不过我对现在的生活也很满足。”中叔说到。8岁那年,中叔拿着家里凑的学费踏入了学堂。

一直到高中毕业,中叔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但是文革时期没有高考,蔡家也无门路去推荐上大学,无可奈何,高中毕业后中叔继续回家务农。

上大学梦想破碎后中叔并没有一蹶不振,回村后,他积极肯干,又有文化,被大队委任为“青年突击队”队长。在当队长期间,中叔带着队员们抗洪抢险,架桥铺路,植树造林,造福一方百姓。在乡里赢得了极大的口碑,有一群愿意跟着他的“中叔粉”。

东莞好人蔡衍中

▲中叔和他的妻子


上面知道中叔的事迹后,就把他调取做了樟木头镇供销社的售货员,后来又升为负责人。每个月几十块的工资,在七十年代,足够养活一家人。在当时,在供销社当售货员,是每个农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在供销社工作期间,中叔有了一定的空闲,他经常看报纸,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他在帮供销社采购商品期间,接触到全国各地的供货商,通过他们,了解到当时最前沿经济形势。


二、白手起家

进入八十年代后,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莞,大地回春,许多外资工厂、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有些赚到钱的小老板,已开始建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了。但很多人很难买到这些基本的建材。

此时,中叔已经攒下几千块钱,他觉察到,做建材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有人脉,在供销社工作期间接触到全国的供货商,不愁没有货源。但做建材店,需要资金,至少要一万元。在八十年代,全村都很难有一个万元户。

找私人借钱是不可能了,只能贷款。可是中叔家并没有固定资产可以用于抵押借贷。可是这样好的机会,不好好把握,可能一辈子都会遗憾。中叔愁得夜不能寐,寝食难安——自己已经错过读书的机会了,这次一定不能再错过。

东莞好人蔡衍中

▲中叔和他的妻子

他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凭着自己在供销社工作的口碑,他找到社长,让供销社给他担保,向银行贷款了3000元。可是离一万元差得还有点远。这时候他想到,创业不一定非要自己一个人干,可以找人一起。他和一个在石马做生意的朋友,说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两人一拍即合,开了一间建材店,起名叫“忠盛建材店”。

先前在供销社做采购积累的供货商人脉在这个时候开始起作用,经营起来得心应手。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不少商品比较稀缺,有钱都买不到。但中叔却成为很多供应商们指定的代理商。

“那时候都没有手机,供应商们到了车站,会很大声喊蔡衍中!来拿货!有时候会同时有好几个人喊。”中叔笑说道。和中叔合作过几十年的供应商说,中叔为人厚道,说什么时候付货款就什么时候付。从不拖拉。和这样的人做生意,省心。

建材店,质量好价钱合理,在当地口碑很好。很多乡亲们都首选中叔的建材店。这时候中叔发现,很多人有建房子的意愿,但暂时没那么多现钱。中叔认为可以先赊欠给对方。这在当时是一壮举。因为建材的赊欠款项都不小,如果人人赊欠,现金流可能会成为问题。但中叔应下来。他觉得改革开放之后,如果大家都肯实干,一两年就可以还得清。

同时,他说动供应商,可以先供货,卖出去后再付货款。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缓解了建材店的资金压力。

很快,“忠盛建材店”已无法满足需求,他们开设分店,抢占市场,最后又把目光转向地产。买地皮建楼房、厂房、办工厂大展拳脚。中叔已成为樟木头一个有名的企业家。


三、东江保卫战

2012年,樟木头镇突然爆出来一个消息,镇里要修一个垃圾填埋场,选址就在东江附近。

垃圾填埋场已经立项,前期的工程已预备进行。如果建成了,每天几万吨的垃圾,将源源不断地运往樟木头焚烧、填埋......

每个人都知道,这将对环境产生危害,但到底会造成什么危害,却没人说清楚,有关部门也避重就轻。

这时候他发现,除了他之外,当时祖籍是樟木头的人都选择了沉默。因为生活变好之后,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做着生意,做生意就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和气生财,何必多嘴呢?

东莞好人蔡衍中

▲中国共产党樟木头商会党支部成立十六周年拍照纪念

中叔的建材生意这时候已经做得很大,还有一些政府的项目。他可以搬走,也不缺樟木头这一处的房子,但他选择站出来,牵头抵制。他觉得建垃圾填埋场不仅会冲坏风水,还影响几百万人生活。

2012年报道了很多地方有癌症村,水污染后不能喝。东江水是露天的,而且直通香江。如果垃圾场真的建在东江之畔,到时候不仅仅东莞人饮水会受影响,还对不起香港人。

在思虑良久后,中叔像一个策划大师一样,开启东江保卫战。

第一步,他牵头挨家挨户去通知大家,这是全樟木头人的生命水源,不能受污染。组织联名八万人签名上书,以血书的形式交给相关部门。

第二步,他通过层层关系,给香港水务处最高长官写信,说明东莞的东江水是香港水源的生命线,如果在附近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具有潜在污染水源的风险,希望你们能站在全局的高度,能制止垃圾场的建成。

第三步,他给东莞、深圳、香港乃至全国的媒体写信,说明这个垃圾场的不可行;

第四步,他组织万人拒绝樟木头修建垃圾填埋场的游行,惊动了有关部门。上面有领导规劝他,说无害,中叔一句话顶回去了,“我们可以在垃圾场附近盖别墅,免费让你们住,如果你们愿意和我们同吃同住,我们就接受在这里修建垃圾场。”最后,这个垃圾填埋场不了了之。


四、好人中叔

虽然“东江保卫战”取得胜利,但中叔发现,村里人心涣散,没有凝聚力。如果当时不是自己一意孤行,说不定垃圾场就建成了。中叔决心要修家谱,建蔡家祠堂。

2017年,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女儿是公务员,儿子开工厂经商。中叔决定退休,把建材生意移交给了朋友后,开始退休生活。

东莞好人蔡衍中

▲年轻时的中叔,一家四口合影留念

本来蔡家是有祠堂,但在文革期间,祠堂被破坏了。中叔寻访村里的老人们,大致知道蔡家是从河南迁移过来的。他带着人一路寻根问祖。从东莞到韶关、揭阳,再北上河南,横款几千里。

有时候为了考证,他们要去墓地,对着墓碑一点点找名字。有一次,遇到一个不太清楚的地方,他们翻山越岭找了一块古碑。古碑上面沾满了厚厚的苔藓和尘土。中叔用矿泉水将墓碑拂拭干净,墓碑上的字迹一点点露出来。同行的人对着这块墓碑,内心都涌现出有一种血脉相承的感觉。

全国包括海内外蔡氏家族的人能联系上的都联系好了,大家纷纷捐赠。樟木头一下子修建起了两个蔡氏祠堂。

东莞好人蔡衍中

▲樟木头蔡氏宗亲联谊会2018年奖学金大会拍照留念

祠堂建成后,会定期在祠堂举行家族活动。每年高考后,会对考上大学的蔡氏子孙们给与奖励。

发迹后的中叔,从来不忘回报乡邻。开建材店期间,敢于赊欠建材给到相邻。现在村里一个老人还在念叨,90年代村里起的房子,多半都是赊欠中叔家的建材盖起来的。

村里叫蔡世明的老人回忆说,“我们家以前是特困户,中叔为了帮助我家尽快脱贫,就把自己以前用一万元跟供销社买来的购销点,四十多平方米的旧瓦房(村里早就不设供销点了),以八千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我,还出钱供我学车考车牌。

后来请我去店里当送货司机。几年后中叔又赊了建材给我,资助我盖了三层楼房。他从未找我追过债。我和我们村里的几家人,建房时欠他好多钱他也从未追过债,直到我们有钱时才还给他。”

除了回报乡邻,中叔还有社会大局观。每逢国家有难,他都慷慨解囊。捐款为村里建校舍,捐款给困难户、教育基金。除了本地,他从报纸上链接到广西那边有一些贫困学生生活困难,在商会与刘锡春一起牵头给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贫困儿童解决了50万学费生活费。这些活动一直持续进行。

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晚会现场,中叔被评为东莞好人。


五、农夫山泉

和很多土豪不一样,中叔与妻子青梅竹马,一路相濡以沫半个世纪,感情依然很好。妻子有慢性病,吃药二十多年,每次中叔都亲自陪同妻子去开药,做理疗。

东莞好人蔡衍中

▲中叔和他的妻子

中叔的女儿说,过苦日子的时候,母亲不离不弃,工作上支持父亲,生活上照顾家人。家境好转后,父亲在外面忙着工作,回家后就帮母亲做饭,干家务。父亲母亲从来不会给人讲大道理,他们相信,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给子女。

在房地产风口的时候,中叔又很强大的建材资源,可以进军房地产,但他浅尝辄止,并未像一些地产商,承受巨大的压力去贷款拿地。女儿说,父亲对财富没有太大野心,对富豪排行榜不太在乎。他赚钱是为了享受生活,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有人问中叔,人生终极目标是什么?中叔回答说,农夫,山泉。

中叔喜欢打篮球,就在自家花园别墅里修了一个篮球场;想过农民生活,就在自家花园里开垦菜地。

东莞好人蔡衍中

每天,中叔帮妻子干完家务,就在自己的花园里种菜,再开车去附近租种的农田里侍弄一会庄稼。如果天还早,中叔会在花园的篮球场里打打篮球,或者去一下自己的会所,和朋友们聊聊天喝喝茶。


东莞樟木头简介: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樟木头镇,别名泰安、小香港,隶属广东省东莞市,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古镇,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宜居示范乡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投资环境最佳乡镇”、“中国塑胶重镇”、“中国百强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教育强镇”、“麒麟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东莞好人蔡衍中

樟木头镇地处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市的中心地带,省道莞惠、东深公路在此交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拥有观音山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和冠和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东莞好人蔡衍中

:本平台特别鸣谢东莞吉安商会会长肖坚俊、党支部书记郑诚云、金胜鞋业罗建明、杨小莹、天大企业黄旭的青苗扶持计划。该公益计划本年度持续关注东莞企业,东莞吉安商业创业者与东莞商会的会员创业故事、发展历程、商业模式、转型动态。


出品 | 开放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者 | 朱珊珊

摄影指导 | 王俭

排版 | 林巧怡

外联 | Lisa

审核 | 梁潞

编审 | 周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