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從“親子共情”開始之三:如何做到“親子共情”?

寫在前面:

這是接受我督導成長的一位家長她寫的自我成長經歷的文章,經她本人同意,現分享在這裡供大家交流學習。今天分享的是《親子教育從"親子共情"開始》的第三部分:如何做到親子共情


親子教育從“親子共情”開始之三:如何做到“親子共情”?


(三)如何"親子共情"?

經歷過對前面兩個小標題的闡述,我們已經知道什麼是親子共情以及為什麼要親子共情。接下來在這個小標題當中,我想聊一聊具體實施"親子共情"的三步操作方法。

第一步:識別自己的情緒。

"識別自己的情緒"是親子共情當中的基礎。而要識別自己的情緒,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成年人自己對各種情緒體驗的正確認知,喜、怒、哀、懼是怎樣產生的,是什麼表現,都要有所瞭解。只有擁有正常的情緒,才能識別情緒。就是說在要求成年人與孩子之間共情之前,成年人自己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情緒上發生了什麼?這種情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成年人自我認知、自我接納的過程。我用"飢餓感"舉一個例子。"飢餓感"就是人應該經歷的正常的感覺體驗之一。只有一個人自己體驗過"飢餓感",並且明確什麼樣的感覺叫做"飢餓感",當有其他人描述自己"很餓"的時候,他才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如果一個成年人從來沒有體會過什麼是飢餓,也不明白飢餓意味著什麼樣的感受,那麼就算別人用再多的語言給他講"飢餓"是什麼,他也只能停留在對"飢餓"這一詞語文字層面的理解,而不是"身有所感"。所以說,認識他人首先從認識自己開始,接納他人也是先從接納自己開始。

這裡我想插一個題外話,在常規教育中給我們的教導往往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意思就是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而對他人要寬容大度。這樣的教育導向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有一個事實我們也沒有辦法忽略,那就是通常教育導向越強調什麼,說明人當下越缺少什麼。這也正是教育對人的教化得以體現的一個方面。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通常下都是是:嚴以待人,寬於律己。同樣做錯事,人最能原諒的是自己,最不能接納的是別人。同樣做錯一件事,如果是自己錯了,也許會反思,但不一定會"痛心疾首"那麼深刻,但是如果別人做錯了,那也許就"刻骨銘心"。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這種狀態是一種天然的基礎狀態,是一種正常的狀態,並非病態。而教育給我們的導向"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則是作為人成長和成熟的目標。那麼基礎和目標兩者之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調和過程:先接納自己再接納別人。接納自己就是學習用"局外人"眼光,儘可能公正地審視自己的言行,然後給予評價與修正。這個審視的過程當中,自然就會看到有情緒的產生。特別是當看到有不良情緒出現時,不要先採取發洩情緒,而要先向自己發問:

1.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憤怒?孤獨?無助?傷心?(儘可能用一個或者多個詞來描述)

2.是什麼原因使我產生了這樣的情緒?(為自己的情緒尋找原因)

3.我如何做才能釋放這種情緒?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如果答案是"積極冥想"這種比較平和的解決方式能夠幫助我們釋放某種情緒的話,那我們就去找個安靜的地方進行使我們感到快樂的想象。這個過程還可以利用一些舒緩的輕音樂,我們可以跟著音樂的節奏去想象大自然的美好來平復內心的不良情緒。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我想大哭!""我想大吼!"等相對比較激烈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情緒,那也沒關係,找一個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地方或者房間盡情的哭喊吼叫吧!既沒有傷害別人又能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有何不可呢?就我個人而言,揮汗如雨的運動也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當然一定要注意"不傷害他人"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和原則。否則可能會釀成大錯,或者生成更加不可收拾的局面。

當情緒來敲門,只有完成對上面三個問題的回答之後才能與情緒做朋友。不經歷回答這些問題的全過程,選擇直接發洩情緒,那就只能淪為情緒的奴隸。

親子教育從“親子共情”開始之三:如何做到“親子共情”?

第二步,識別他人情緒。

當完成了第一步操作,"接納自己"的工作才算是基本完成,才能開始"接納別人"。

就"親子共情""而言,只有成年人明白自己的情緒發生了什麼,並且恰當處理了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出現情緒時才有可能去正確體會孩子情緒當中發生了什麼,進而實現對孩子情緒的接納和安撫。在識別孩子情緒的這一步,成人一定要先從自己經歷過的的情緒體驗中尋找與孩子所表現相似的經歷,以此來完成對孩子情緒的識別。這就是"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的開始。對於一種情緒,只有你明確自己有類似的經歷,你才能對孩子的某種表現或者行為進行理解接納。否則,就會固執的以成人的角度對孩子進行各種否定和不認可,自以為是地給孩子"講道理"或者簡單粗暴地評價孩子"不聽話""不懂事",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我再用"飢餓"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人自己還餓著,卻要求自己把食物先給別人。不能說這種要求過分,只能說這是對人更高層次的要求,是對"聖人"的要求,不是對"常人"的要求。對"常人"的要求應該是在飢餓狀態下面對食物,自己先吃飽,哪怕先吃一點,解決自己的飢餓,然後再把食物分給同樣飢餓的人。當然,在孩子身上的具體表現常常是"自己全都吃掉",所以來自成人和社會上的是"孔融讓梨"式教育。在我看來,最恰當的教導應該是教會孩子平均分配。既然是"平均分配",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當然也自然得到滿足。

在"親子共情中",之所以說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基礎,就是因為沒有經歷過第一步"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成年人就相當於上面例子中那個飢餓的人,自己在情緒體驗中尚處於飢餓狀態,再去要求他去溫暖孩子與孩子共情,不是壓抑就是勉強為之。


親子教育從“親子共情”開始之三:如何做到“親子共情”?

第三步:用語言表達"共情"

如果第一步和第二步都能順利進行,第三步就是水到渠成的。在第一步中回答了問自己的三個問題,實際就已經完成了用語言對情緒的描述。在第二步中,因為與孩子"感同身受",就能夠實現對孩子的理解與接納。有了這兩步做基礎,接下來進入第三步:用語言表達你對孩子的共情,告訴孩子,你也擁有過類似的感受,所以你懂得。

在第三步一定會有讀者說:"我語言表達能力差,都不知道話該怎樣說。"是的,有的人的確如此,雖然能夠感覺到,但就是說不出來。其實"語言"不僅僅指用嘴說的"有聲語言",還有無聲的"肢體語言"。孩子比較小,你一定要先蹲下來,讓孩子能夠與你平視,只說一句:是的,我知道。然後張開你的雙臂示意他可以到你懷裡來,讓他感受到你是接納他的,是愛他的。如果孩子到你懷裡了,你可以告訴他:"想哭可以大聲哭出來。"或者她已經哭的很大聲了,你可以乾脆什麼都不說,只輕拍她的後背以示安慰。當然也有孩子表現比較激烈,滿地打滾,哭喊耍賴,那就把他抱到一個只有你們兩個人的地方或者是房間,用正常的力量把他放在床上或者座位上任由他發洩。千萬不要推搡他,或者使勁把他放下來來表達你的煩躁情緒,這樣他會覺得你討厭他或者在懲罰他,會讓他產生更強烈的情緒。更不要轉身走開把他一個人留在那裡,因為在他眼裡你的轉身離開就跟"遺棄"差不多,他本來就有不良情緒,再加上你表現出來的"遺棄",會更加破壞他內心的安全感。孩子發洩情緒表現得越強烈,越需要有"觀眾"在身旁,所以你一定要做個"好觀眾",靜靜地看他完成"表演"。

無論是孩子到你懷裡大哭,還是選擇撒潑耍賴,總有情緒發洩結束的時候,等他平靜了,你可以幫他擦擦剩下的眼淚,然後用溫和的語氣向他這樣講:"你很……(情緒的名稱,比如傷心,憤怒等等。),你覺得有一團火在你身體裡亂竄對嗎?"(這句話在描述孩子不良情緒時,90%的情況下都適用。)這些語言最好在你當"觀眾"旁觀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就在心裡組織好,這樣說出來的時候可以顯得正式而避免語無倫次。通常情況下孩子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經過幾次這樣的訓練,當孩子自己認識到情緒的存在時,他還有可能用更多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當然有一些孩子,當你去用語言描述他內心情緒的時候,他可能會再一次被情緒感染,又開始哭泣,但通常不會比第一次更強烈,如果是這樣,你要做的就是重複接納和安撫的動作,直到孩子自己確定自己不再需要哭泣了就可以停下來了。

完全平靜下來的孩子通常有兩種情況出現,一種是安安靜靜的,能聽你說幾句話。這種表現通常出現在共情訓練初期。這個時間空當也十分寶貴,你可以在這個時間裡問孩子為什麼發脾氣以及想怎麼做,以此來引導孩子自己描述情緒來源以及解決方法。如果在平時能夠多給孩子閱讀有關兒童情緒主題的繪本,那麼此時就可能派上用場。值得一提的是,優秀的兒童情緒主題繪本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瞭解情緒,同時也是成年人應對情緒的好幫手。當孩子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之後,就會出現第二種情況,那就是哭完之後自己破涕為笑,因為他已經在腦海中完成了那個時間空擋你與他的對話,他知道自己是在哭泣以及為什麼哭泣,他也知道哭鬧只是發洩自己的情緒而已,其他沒有任何用處。他的哭鬧左右不了父母的意願,同時父母也不會因為他哭鬧就不再愛他。當他擁有這些體驗之後,他不用為任何事情擔心或者糾結。他處理情緒的同時也許已經有了更新奇更有意思的想法正在他的腦海中生成。

孩子的思維非常活躍,根本不用擔心他們會因為識別了自己的不良情緒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相反,成年人對孩子情緒的"圍追堵截"或者"置之不理"才是孩子深陷情緒控制的罪魁禍首。


親子教育從“親子共情”開始之三:如何做到“親子共情”?


優優剛開始的時候要哭好久才能平靜下來,經過一段時間引導訓練,再有情緒來敲門,她還是會哭,只是眼淚剛溼了眼眶就已經破涕為笑。有時候還會對我說:"媽媽我有個好辦法……"然後就開始按照她自己的想法做新的事情了。

寫在後面:

這位家長在我的督導下自我成長很快,不僅在改變自己,而且也改變了與家人的相處,與孩子的相處。通過寫文章在不斷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接人待物、思維方式都發生了相當地改變。我信口一說,你能夠寫上100篇文章,你將徹底改變,會有一個新的人生,她照做了。寫了就送我指導,我會對她做相應的點撥,之後,她會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可以這樣,在以前,我不會在意別人的評價,只會自顧自,可我現在,我能夠靜下心來傾聽那些“善”的聲音,我能夠運用共情感同身受的理解對方,讓我的生活也發生不知不覺的變化。劉老師,感謝你,我願意把你提出的百篇計劃完成。

大家可以點擊閱讀,下面這幾篇文章都是她所寫,讓我們共同見證她百篇計劃的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