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年体悟太极《授秘歌》中隐藏的练拳奥秘


30余年体悟太极《授秘歌》中隐藏的练拳奥秘

黄震寰先生拳照

太极拳《授秘歌》又称"八四秘诀",是太极拳的内炼秘诀。因由唐朝李道子授其学生,故叫《授秘歌》。李道子宏言高论,其道独高,所传太极拳叫"先天拳",也叫"长拳"。

《授秘歌》全文为: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现在许多太极拳书上都会附有此"八四秘诀"。虽然这样,《授秘歌》直到现在还是很难理解和悟透的。但许多太极大家都认为,《授秘歌》是太极拳上层功夫修炼的原理和方法,也是太极拳修炼者的目标和归宿。

30余年体悟太极《授秘歌》中隐藏的练拳奥秘

寇孟杰先生藏《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中的“授秘歌”

30余年体悟太极《授秘歌》中隐藏的练拳奥秘

范愚园先生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中的“授秘歌”

太极名家吴图南先生对《授秘歌》很有研究。记得1971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我和张国健、陈友仁、于宏恩、范理宝等先生在天文馆练功场向吴老学习时,吴老师对我们说:"小张手臂上的汗毛可以随意念转变方向,说明身上的不随意肌可以随意使唤,当练得身上的肉也能随意念活动时,就活人具有活肉了。"接着又说:"你小于身上已有本钱,但不会用。"这指的是于先生身上的内劲能随意念转换和运行,当时大家可以感到和摸到的,但不能从身上放出去。现在大家所称的"内功外放"或"发劲"者即是。过后吴老又说:"你们练拳练功不能练在身上,身上要'无形无象,全身透空'才能发放自如"。"这样练熟,就不用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有綮"。这是第一次听到练拳要"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当时只是听过,没往心里记,也不甚了解。

后来几年里,吴老不断地给我们灌输这一理念。有一天,吴老对我说:"小黄,你摸摸我的身上看。"我就一只手想去摸吴老的左上胸,一只手想去抚摸他的右臂。我当时看得真切,其胸其手实实在在,应该可摸可扶,可以平衡。但就在你将摸到而未到之时,我突然觉得脑子一晕,心就象被荡空而起,两手摸空,刹那间,我的身子已被飞出丈外。看吴老的状态,右手还是那样安适地握着烟斗,身体还是那样自然和安舒中正,而我不解的是,未见吴老动形和动招呀!以后的次次过招,都是这样的被发出去。有时我注意地观察吴老在教别人时的状态也是这样的。吴老常说:"动形非太极。"这就想起杨澄甫宗师曾有 "动之至微,发之至骤"的名言。后来我才明白吴老的击人是"信手而应,不思而得,全身处处能击人,但又看不出在击人",可说是"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的写照了。

30余年体悟太极《授秘歌》中隐藏的练拳奥秘

杨少侯先生像

吴老在《太极拳历代名家造诣》一文中介绍说到他的老师杨少侯先生时说:"他讲究轻灵奇巧,尤长于凌空劲,就是对这个人一见手时,其离而未发,即能知其将发,彼何处欲动,即能知其将动,在动静之间,能用很巧妙的办法,把对方的力量牵起来,然后再放下去。"这也是杨少侯先生在"全身透空"后的感而遂通,无形无象的写照了。吴老在该文中又说:"李道子说的'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这三句话,表面上看很好懂,实际上无论在锻炼过程中,还是的理论研究上,确实不太容易理解。就是说,我们在练的时候和应用的时候,没有形象,对方打我们的一锤,他觉得打着了,其实没有,全身透空意思是全身像空的一样。第三句不好懂,也不好讲,所谓应物自然,这个物就是天下一切之物,适应物的自然,物怎么来,我就怎么办,既不勉强,也不故意跟它别扭。""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讲的是内功。他立论之高,见解之宏,为历来研究太极拳者所未言,但非精于此道者,不足与言此。也就是说,讲解对象必须是精于此道的人,性命之学,非一般浅识寡见者所能了解得了的。

30余年体悟太极《授秘歌》中隐藏的练拳奥秘

太极名家吴图南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