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但怎麼也沒想到,他也會被黑。


他的兒子,鍾幃德,正在遭受網絡暴力。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一部Discovery探索頻道8年前拍攝的紀錄片被翻了出來,這部片子叫《中國人物誌·夢想篇》,其中有一集是關於鍾南山的。


視頻中,鍾南山的兒子鍾幃德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父親對自己的嚴厲教育,通過傾聽這可貴的家風,我們本該從中汲取到力量。然而,比起鍾南山的“戰績”和過往,比起這個家庭的傳奇,某些人的關注點竟聚焦在鍾幃德腰間的愛馬仕皮帶


“愛馬仕皮帶好扎眼。”


“兒子有點不樸素啊。”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山呼海嘯的惡意謾罵隨之接踵而來。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悲哀的是,70多歲披甲上陣的李蘭娟院士也沒有逃過被潑髒。


有人諷刺李院士為家屬開辦企業,走後門。


“科研人員涉及商業,就不純粹,她太功利了。”


當她發佈團隊對於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後,立馬又有人汙衊造謠。


“聽說要賣兒子公司的藥了?”


“為了發國難財,廢寢忘食啊。”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為了儘早研發出有效疫苗和控制病毒進一步地擴散,古稀耄耋之年的他們,每日都在一線殫精竭慮,他們從未怕過病毒的氣勢洶洶,卻架不住背後有人不斷捅刀。這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在網絡上亂扣帽子,帶節奏的嘴臉簡直可惡至極!


最可笑的是,這些人前腳剛噴好“鍾南山的兒子,憑什麼用愛馬仕”,後腳卻又去給“我可以窮,但是不能沒有奢侈品”點贊,這雙標真的是“呵呵”了!放眼四周,手裡用著蘋果手機,揹著上萬的大牌包包,穿著幾千塊的球鞋,國內國外隨隨便便旅個遊就破萬的年輕人比比皆是。可為什麼他們卻覺得一根五千塊的愛馬仕皮帶在一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主任醫生身上太晃眼?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那麼,愛馬仕應該出現在哪裡呢?


書本里沒有給出答案,但社會似乎給出了答案:


明星、偶像、富二代。


奢侈品是明星、偶像、富二代的專屬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做“圖式”: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意思是:人們其實早就在心中,構建好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它可以快速形成對他人的印象。


在很多人心中,醫生懸壺濟世,沒有物質追求。不管他們的能力和收入能不能讓其獲得更高的生活品質,他們就應該是樸素的,簡單的……而明星、偶像、富二代這種身份和稱呼才是與名牌、奢侈品所對應的。


明星就應該是光鮮亮麗的,他們出席活動的穿著永遠不會重樣,而且很多都是高級定製的禮服,價格動輒上百萬。偶像就應該是熠熠發光的,名牌在他身上是用來襯托的。富二代,有錢人的後代,即使被人說是啃老,但他們用名牌、奢飾品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明星、偶像用名牌被人們當做理所當然,去追捧去崇拜;可而當一個醫生用著愛馬仕,人們又去指責他不夠樸素,似乎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事實上,在一些花瓶式流量明星的歪風邪氣之下,在網紅各種博出位的影響下,我們很多人,包括我們下一代的價值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近,著名的“227大事件”還有人不知道嗎?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從去年6月爆火,到如今全網圍攻,肖戰只用了8個月。


粉絲從圈內撕到圈外,再到被各路圍攻,再反攻,來來回回幾個回合,鬧得人盡皆知,坐地看戲,活脫脫成了一場鬧劇。


在國家積極抗擊疫情的今天,居然有一群孩子不敬畏醫生,不向往成為科學家,反而自發要“為了愛豆獻出一切”,要與全世界為敵,究竟是什麼潛移默化影響了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粉絲?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事件發展到如今,不管肖戰到底無不無辜,在大眾眼裡,他都背上了不可推卸的責任。肖戰想要全身而退幾乎是不可能了。


畢竟“偶像”本身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帶給粉絲正能量的激勵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然而隨著事件的不斷髮展,如今看來它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截然相反。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當然,還有更讓人歎為觀止的!


在國外,有一對來自美國的網紅兄弟,Logan and Jake Paul Brothers洛根和傑克兄弟,哥哥精心設計,帶著一幫朋友深入位於日本富士山附近,拍攝了著名的"自殺森林"視頻。這個視頻的點擊率,超過2400萬,是他頻道里排名前20的"爆款"。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哥哥洛根在拍攝“自殺森林”之初,煞有介事地說片子是為了“預防自殺”而做的宣傳片。但事實上,在他真的撞見一位已經過世的自殺者後,他的興奮之情不能言表,在鏡頭前各種驚奇大笑,整個人猶如發現“寶藏”一樣的激動。這些都被他自己主動用鏡頭記錄下來,經過精心編輯後,上傳到了自己的賬號上。在視頻被撤掉之前,它的點擊量已經超過了六百萬,並且一直在熱門話題上。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洛根,生於1995年,從2013年接觸網絡以後,就一直以誇張的視頻內容為賣點走紅,光視頻平臺,就積累了超過1600萬粉絲。最開始,他都拍些無傷大雅的短視頻。有段時間在國內流行的搞笑劈叉動圖,他就是裡面的男主角。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但為了視頻大爆,他開始鋌而走險,想著法兒的製造話題。在拍攝“自殺森林”這樣沒有底線的視頻前,他已經幹了無數回出格的事情。比如先是在所住的公寓大聲喧鬧擾民被物業趕走,接著邀請未成年的粉絲,到他家對面的停車場,觀看自己“被殺”的惡作劇!?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正是因為這樣的出格舉動,讓洛根爆紅,迅速漲粉,從十幾萬的訂閱成了超級大V,不僅身價過千萬美元,去年更是在好萊塢買了一棟價值近7百萬美元的豪宅。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自殺森林”視頻出現後,洛根受到大眾指責的同時,許多他的粉絲卻一直在維護他,甚至製作了加油打氣的視頻,大喊著“是自殺人的錯,洛根沒有錯!死就死了,幹嘛要指責洛根?”這樣的話語。不敬畏生命,反而嘲笑自殺者、嬉笑死亡的舉動,會給未成年人造成什麼的價值感,真是令人細思極恐。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再看看國內,某音上一個網紅,17歲輟學、流連夜店、炫富、爆出不雅視頻,但粉絲們卻理直氣壯地為她辯駁:“好羨慕她啊,我也想要GUCCI,可我TMD居然還要上學”、“搖妹有錢愛怎麼花怎麼花,窮人才要讀書”……


!!!???


不管網紅們的人品怎麼樣,不管他們宣揚的價值觀怎麼樣,只要他們賺了錢,出了名,那麼他們就會輕而易舉收割一波粉絲,成為萬人羨慕景仰的偶像。


在這樣扭曲價值觀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相信“讀書無用論”,幻想成為他們。


曾經有人做了一個調查,10個小學生竟然有8個想當明星、網紅。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不僅是小學生,95後最嚮往的職業,也是網紅、明星。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究其原因,為什麼青少年長大後最想做明星、當網紅?很多回答都是,因為他們衣著光鮮,賺錢多。但其實現在很多職業收入都是非常可觀,動輒幾十甚至幾百萬的年薪也並不少見,所以好好讀書獲得體面工作的機會是非常大的,只是媒體很少給予那些我們真正需要的職業待遇進行足夠的宣傳。


再看看明星、偶像、網紅,看得到的收入高的,看不見的收入低的,苦苦掙扎的也比比皆是,就算成名,一代又一代流量明星如流星般掠過,保質期一個比一個短。


和其他任何職業都一樣,明星也會經歷坎坷。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容易。


各行各行,愛馬仕戴誰身上,都是配得上的


電視網絡媒體宣傳追捧明星、偶像,報道他們百萬片酬和過億收入,不斷擴大他們的影響力。且不管他們的收入與付出是否合理,試問這種光鮮又高薪的職業,別說對青春期孩子了,就是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又何嘗不是誘惑?


然而,再看看我們的醫生、護士、科學家,我們的課本總在歌頌這些偉大職業從業者的簡樸,我們的媒體總是把他們神聖化、偉大化,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醫生似乎就該是清貧的,他們安貧樂道,偶爾開開義診,碰到家庭困難的患者還貼錢做手術。他們吃得清淡,穿著樸素,他們的錢會捐給有需要的人……


著名兒科醫生“小兒外科裴醫生”從深圳市兒童醫院辭職,準備自建私人診所。微信的文章很快突破了10萬+,打賞的人超過了3000多。在一片鼓勵聲中,摻雜著一些不滿的聲音,“就猜到你也只是個愛錢的醫生!”


這些人將"道德"和"賺錢"對立起來,用道德感逼迫醫生就該過得苦、累、窮,可長此以往自然醫學院招生越來越難,未來的醫生越來越少或者水平越來越低,這會讓中國的醫療環境更加惡化。


而一個良性向上的社會,不應該是這樣的,而應該像張牧之所說的:“站著,並且把錢掙了”。只有讓那些做好事的人站著賺到錢,甚至賺到比那些做錯事的人更多的錢,才會讓更多的人去做好事。只有這樣的人用得起奢侈品,住得起大房子,過得上優質的生活,才是最令我們欣慰的事。而一味將“道德”和“賺錢”對立起來,用道德感逼迫醫生不求回報,無私奉獻,試問這麼“神聖”的職業又有哪個普通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做呢?


現實真的不應該是,選擇了醫生、科學家,就是選擇了清貧,同時還選擇了更高的道德標準。


愛馬仕難道只配愛豆嗎?當今社會,有多少職業被貼上了標籤


因為疫情,網絡上明星偶像的熱搜降了很多,人們注意力終於聚焦在醫生、護士、科學家、解放軍等等這群“做實事”的人身上。


這時,家長不妨趁此給自己的孩子上一課,告訴他:


每種職業都有各自的艱辛與不易,但每種職業也都是平等和值得尊敬的。只要足夠優秀和專注,在哪一行都能當偶像。


愛馬仕戴在誰身上,都是配得上的。只要是通過自己的能力合理賺來的,任何人都沒資格去評判。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錢並不等同於地位。


想了解2020入園及幼升小最新信息(如政策解讀、學校諮詢等): 添加口袋小助手(微信號jys-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