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認為幼兒教育是一大難題?為何?

宿南培清


難或易要看從哪個角度去看,總體來說,我認為確實難。

原因:

1、從父母角度來說

父母沒有經過培訓,從有孩子那天起就直接上崗了,知識的欠缺造成孩子難養。即使是經常看書聽課,也不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理論只是適用於大範圍人群的共同性特點。即使是一些專家,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也是小心翼翼。

2、從幼兒園教育來看

國內的幼兒教育我個人認為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基本上幼師畢業就可以做幼兒園老師了。而中小學,大學階段的教育,對於學歷的要求水平都很高。那麼問題來了,是教大孩子容易,還是教小孩子容易呢?答案肯定是前者。因為小孩子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還處於發展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特性,需要老師詳細的學習《學前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一系列的專業課程後,才能更好的把握小孩子的成長特點。


從以上兩個角度來看,教育小孩子確實挺難的。


37度暖爸


題主你好,我是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如果你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痛苦,那一定是你用錯了方法。”

因此,如果我們使用了正確的育兒方法,幼兒教育也自然不會是難題了。

很多父母總覺得好習慣要從小養成,這句話也沒有錯,但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正確方式該如何做呢?

道德經裡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育兒並沒有我們想象的複雜,最主要的就是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我們大部分的父母其實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我們的孩子往往感受不到,因為這個“愛”有條件。

很多父母喜歡通過交換威脅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例如,我們總會說:

“你如果想要玩具就得好好吃飯。”

“如果你這次考試成績好,我就帶你去旅遊。”

最後如果孩子沒有考得好成績,就會以這個理由取消旅遊,從孩子的心裡就會感覺到“你愛的不是我,你愛的是我的成績。”獎勵制度並不能激起一個孩子的奮鬥動力,只會讓我們的孩子學會了應付,長期依靠交換來培養孩子的習慣,到了最後如果沒有獎勵或者交換條件,他就不再會做好習慣了。

還有一種家長就是威脅,孩子一犯錯就對孩子大吼大叫,常見的方式就是:“如果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我們肯定知道孩子是不能離開自己的,所以我們用他們最不能接受的方式去威脅孩子,這樣做會嚴重的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感受不到父母是愛他的。

我們對孩子應該做到無條件的愛,但是這並不代表什麼都順著孩子,我們依然要給孩子建立邊界,如果我們的愛沒有邊界,孩子依然不會有安全感。例如,孩子想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我們如果愛孩子應該滿足他們,但是我們也應該建立一個邊界,比方說規定玩具的價格範圍、每次購買玩具的數量、如果價格太高的玩具是否需要儲存一段時間的財力,等等。讓我們的孩子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是

“無條件的”,但會有“邊界”

同時,我們也應該把這件事反覆地告訴孩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多表達對孩子的愛,每次交談的第一句都應該先說一句:“媽媽很愛你”。

第二,建立孩子的價值感。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裡邊講說,一個人這一輩子尋找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兩樣,一樣叫作歸屬感,一樣叫作價值感。無條件的愛可以帶來歸屬感,他知道我屬於這個家。那麼價值感,就需要我們的父母為孩子建立。

怎麼建立價值感呢?就是你要讓孩子知道,他是有價值的,他是有能力的,他是可以自己解決很多問題的,他的自尊水平才會高,這個就叫作價值感的建立。

我們現在很多家長因為愛孩子就什麼都幫孩子去做,孩子對自己的生活完全沒有掌控權,但其實孩子的價值感來源於他做的事。如果他做的一件事對別人有幫助,有人感謝他,他就能體會到自己自身的價值。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如果你想培養一個孩子自律,千萬不要每天盯著他的失誤,不斷地提醒,我們應該在孩子做對的時候感謝他。例如我們希望孩子早起,就千萬不要總說:“你怎麼那麼懶,看看別人都很早起來去鍛鍊,再看看你自己。”這樣的做法只會打擊孩子的自尊水平,從心裡就認為“我就是一個懶人”,一旦給自己建立了這樣的價值感,這個習慣基本上就很難改正了。

我們如果想讓孩子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就應該在她早起的時候對孩子說:“謝謝你那麼早起,因為你早起,媽媽可以上班不遲到。”這樣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早起幫助了媽媽,他早起的很值得,知道這件事是對的,因此就會經常做。

一個人一旦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就會有較高的自尊水平,然後就會形成自律。而如果我們總在孩子錯的時候打擊孩子,最終孩子就會變成我們口中的樣子。

第三,培養孩子終身成長的心態

一個人這一輩子就算有愛,有價值感,他也很難不遇到挫折。但如果遇到了挫折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害怕,我不敢做了,我太丟人了,我不要再做了,那麼他永遠不可能繼續迭代。那真正能夠讓他不斷地向前邁進的,就是終身成長的心態。他把每一次挫折,都視作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有一本書叫做《終身成長》,建議每個家長都應該讀一遍,並且能講給孩子聽。

一個人為什麼謙虛?因為他覺得日子還長,我現在所取得的這點成就根本不算什麼,所以我謙虛,並不是假裝的。

一個人為什麼誠信?因為他知道這一次交易,只是這一次,我們以後日子還長,我們還需要建立更好的信用系統。所以他誠信。

一個人為什麼努力?一個人為什麼勇於嘗試?一個人為什麼勇於接受挑戰?你去考察背後的心態一定都是來自於終身成長。我可以不斷地改變,我可以不斷地進步。

如果一個孩子擁有的是“固定型心態”,覺得我可不能丟臉,我都混到這個份上了,要失去這一切可怎麼辦?!當你不斷地想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你變得越來越狹隘,越來越閉塞,然後越來越固步自封。

那我們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不要給孩子隨意貼標籤。

我們平時特別喜歡給孩子貼各種標籤,孩子成績不好,我們可能會說他“笨”;孩子有東西不想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用,我們就說他“不懂分享”,經常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時間長了,這個孩子就會發現說,維護我的自尊體系的,最重要的東西是贏過別人,比過別人。這時候你發現,他哪敢去接受什麼大的挑戰,他只想追求贏的感覺,但贏的感覺是虛幻的。

人這一輩子,並不跟任何人作鬥爭,人這一輩子並不跟任何人做比較,人這一輩子只跟自己比賽。就是你最終有沒有跑過自己,有沒有讓自己變得更強。

所以,在培養孩子終身成長的心態的時候,父母首先要能夠做到的是:你有沒有容錯率,你是不是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你在肯定一個孩子的行為的時候,你肯定的是這個行為所帶來的結果,還是這個行為背後的那個動機?肯定一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才是最重要的。就是你是因為這件事,所以做出了這個結果,結果是暫時的,但是這個動力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終身成長。

總結

最後,我們想想看,一個孩子內心有無條件的愛,父母很愛他,他愛這個社會;然後自尊水平很高,他的價值感很強,他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問題;同時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困難,他能夠用終身成長的心態不斷地迭代,不斷地進步,我們的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具有內在動力的人

內在動力如果足夠足,生命力旺盛,有愛,他才能夠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我們要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能夠自己去開路,去架橋的這麼一個人,而不是我們天天在旁邊輔導著他,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這是非常危險的一個舉措。

因此,我們作為家長,也就算是孩子的領導,我們本身需要具備領導力。領導一般都是決定大方向的,如果我們做到這三點,把孩子的大方向決定好了,那具體的細節操作孩子也不會錯到哪裡去,更何況他需要你的時候你還可以從旁指導一下,如果作為孩子的領導,你都要事無鉅細的落實到,那自然就會覺得幼兒教育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我們更應該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座花園,而不是造成一輛汽車。汽車是死東西,只要按照規定的步驟組裝就好了,但是我們的孩子是活的,他們更像花園,我們只要提供陽光,雨露,土壤就夠了,然後適當的修剪,他自己就能長的很好了。

所以,只要你用對了方法,幼兒教育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難,相反會覺得很有趣,家長自己也能從中學習到很多,一邊陪著孩子成長,還能收穫很好的親子關係。

我是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關注我每天為你帶來省錢又有效的育兒方式。


垚瑤媽媽的育兒日記


我是yuer,從事早期教育工作,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幼兒教育真的是很重要。它關乎著人的一生。我們現在培養的嬰幼兒是未來20年以後的社會中堅力量。下面我從我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我感覺幼兒教育是一個大難題!

1、師資力量

我們知道幼兒教育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0-3歲和3-6歲。早期教育和學前教育。但是目前我們國家還處在學前教育的發展期,大學的專業都是幼師專業。目前早期教育專業是很少的。現在的早期教育老師一般來說都是從一線經驗中摸索出來的,幼師出身的老師對於早期教育的內容也是懂得很少。

2、市場化

我們國家的早期教育應該還是處在起步的階段。在沒有更多的專業人才湧入市場的時候,市場化的運作就會把早期教育的很多內容誇大事實。甚至是扭曲,製造出很多危言聳聽的結論。我們的早期教育內容基於專業的科學研究內容,從而幫助家長解決問題。

現在幼兒教育屬於教育局的管轄,屬於教育。早期教育目前還沒有任何定論,是屬於托育,劃歸為衛生局。還是將來會有其他變化,這一點我不得而知。

總而言之,我是非常希望能跟著國家的大方向進行下去,不管將來要走多遠的路。因為我堅信,早期教育和學前教育是國家將來必定要重視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