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为什么喜爱“鸡汤杀手”?

人民为什么喜爱“鸡汤杀手”?

​今年疫情中,诞生的最大的“网红”,恐怕当属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甚至被称为“第二个钟南山”。除了医术,张文宏能“吸粉”无数,还在于其耿直坦率的真性情,不矫揉造作,也不故弄玄虚。

他的许多做法和直白的大实话,被人整理成了金句语录。比如把所有岗位换上党员,“不能欺负老实人,我一路被人欺负过来,理解什么叫被人欺负”;对于各路专家,他的观点是“科普分为两种,一种是告诉你真相,一种是把你带进沟里”;他喊话企业家,“不必给医院捐东西,给隔离停工的员工发工资,就是最大的贡献”;他为医护人员撑腰:“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这些话让某些人脸红,却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与信任。

这也为张文宏换来了一个绰号——“鸡汤杀手”。很多时候,他对于一些诱导式采访,总是“不太配合”,给出的答案总不够高大上,甚至陷入尬聊。“当初为什么选择感染病学专业?”——“我只是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工作了几年而已。”“你思念母亲吗?”——“我就问你,哪一个正常人,他不想念母亲。”他的回答里,没有记者试图从他嘴里掏出来的诸如精忠报国、舍己为人、大爱无疆之类的答案。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要神化我。”

多年以来,有一种套路式的宣传方法,大行其道。英雄模范人物,往往都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么异常的理性冷静、白璧无瑕,要么是忘我无私、不怕牺牲,要么是家破人亡、孤儿寡母。似乎只有这样才够悲情,才能彰显伟大,才能打动人。

人民为什么喜爱“鸡汤杀手”?

疫情中,许多事情让人动容。29岁的女医生夏思思受感染病逝,年仅2岁的孩子永远失去了母亲;殉职的医生黄文军,夫妻二人都在抗疫一线,只留下11岁的儿子独自隔离在家;流产后10天的“90后”护士,拖着虚弱的身体重返一线病房……还有贫困老人为武汉疫区捐款2000元,87岁高龄老人捐出20万积蓄……某些宣传文章,习惯于宣传英雄的牺牲,宣传老人的善心,千方百计想让网民飙泪。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网民对这些感人事迹并不买账。

谁都不否认,英雄配得上歌颂,善心爱心也无比珍贵。但首先更要反思,将年轻妈妈、流产护士、夫妻双方都推到病房里,这是何等冷血的安排?在发生不幸牺牲后,又大肆宣扬,这与吃“人血馒头”又有什么两样?某些人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多半以此作为煽情的噱头,来标榜自己的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这种有违基本情感伦理的宏大叙事,传递的其实是一种缺少基本人文关怀的畸形价值观。

同样的,慈善不能罔顾社会公平。鼓吹宣扬贫困老人捐赠,等于公开的鼓励与引导,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导向作用。如果慈善是通过弱势基层的透支付出形成的,那么就跟让流产护士值守病房一样,并不值得提倡。无论是面对疫情,还是洪水、地震,有一种口号叫做“不惜任何代价夺取胜利”,但是“不惜代价”换来的“胜利”是真正的胜利吗?“不惜代价”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不分青红皂白地去鼓吹牺牲、付出,其实正是“不惜代价”思维的产物。

人民为什么喜爱“鸡汤杀手”?


时代不同了,这样用古法熬制油腻粘稠的“鸡汤”,飙着煽情的泪水,当作“正能量”灌输给人民,只会引发更多的反胃。

而像张文宏,是一位拒绝被神化的平凡人,他并不刻意去维护某种光辉形象,而是揣着一颗平常心,就像一位身边的邻家大叔,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如同一股清流,涤荡某些“假大空”的浑浊气息,过滤掉“鸡汤”里添加的种种“佐料”,让公众感到“过于舒适”。

笔者想起另一位高级“网红”——陆军司令员韩卫国。作为一位统率千军万马的上将,韩卫国展现给公众的却并非那种不苟言笑的刻板形象。他曾多次在春节、中秋给官兵写信,因而在网络上“走红”。

2017年,刚刚履新陆军司令员的韩卫国,分别在中秋节、国庆节前夕给陆军全体新兵、车辆驾驶员各写了一封信,没有教条式口号,而全是家长里短。韩卫国提醒新兵,“要把在部队的第一个节过好,认真洗个澡”“要晒晒被子,洗洗军装,特别是洗洗自己的臭鞋。”口气完全是一位老兵和前辈,而不是高高在上端着架子的大领导。

人民为什么喜爱“鸡汤杀手”?

陆军司令员韩卫国


2018年春节,韩卫国又亲笔写了《致陆军官兵家属的一封信》,长达三千多字。与许多逢年过节官样文章的慰问信不同,韩卫国在信中分享了许多自己参军当兵、娶妻生子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比如他让军嫂们管住丈夫的钱,就回忆起自己当兵时,“排长与妻子商定,每月54.5元工资分配:20元给妻子,30元给父母;自己留4元5角:2元买烟叶、1元买洗漱用品、1.5元应酬老乡小聚。”看似琐屑的描述,朴实无华,却更能深入人心,效果远胜过长篇大论。

而且,与以往那些号召军人“舍小家顾大家”的陈词滥调不同,韩卫国在信中公开要求陆军官兵“在父母生病临终时、在妻子生子临产时、在孩子升学临考时,只要没有打仗任务和确实离不开的特殊任务,都必须及时请假回家。对于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生产不照顾、家庭有难不帮助的个别官兵,不但不表扬、不宣扬,而且还要对他的真实品德进行考察。”

韩卫国的信在网络上引发很大轰动。这样的军人,才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一个军人如果连家庭都不忠诚、不热爱,怎么可能对国家真心投入呢?韩卫国的信,就跟张文宏的许多网红语言一样,那种充满人性之光的大实话,恰恰最能照进人们的心灵。

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更能带给老百姓坚定信心、减少顾虑、踏实生活下去的底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