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學生們那麼小就出國會引發對祖國的認同感問題嗎?我想不太會

近日,我發文闡述了是否應該接英國小留學生們回國的問題。但諸多網友提出了不同意見,其中一種意見為:英國小留學生們這麼小接受西方教育,長大後會對中國有認同感嗎?下面我做一些自己的理解闡述。

英國小留學生們是否應該回國這個問題的關鍵字眼一個是“小”,一個是“留學生”。小代表了年齡,這些小留學生們和我們身邊的孩子年齡相仿,在讀小學、初中、高中,不同的是這些孩子是在英國讀書,這也就是第二個關鍵字眼留學生的意思。

當“小”和“留學生”兩個詞語碰撞在一起時就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它容易使人聯繫到非富即貴、不學習中華文化、崇洋媚外等詞彙。聯想到這些詞彙,根本上還是許多人對留學有誤解所造成的。小孩出國留學,接受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走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這是一種人生的考量,與不喜歡中華文化、加入別國國籍等詞彙壓根沒一丁點聯繫。

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越來越明顯,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與碰撞在時時刻刻發生,所以有的父母想送孩子接受西方文化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都有其優秀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我們對文化的看待要更加包容,不能過分排擠接受西方文化。

此外,孩子很小,所以很多人擔心長大後對中國文化和祖國會沒有認同感,我想大家不必擔心。孩子接受西方教育,但不代表著孩子一直生活在國外,不管此生如何變化,祖國只會有一個,那就是中國。他們的父母也都是中國人,生活在中國,受中國文化影響,那孩子自然也會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可能有些人因為留學背後的經濟因素而對留學群體產生了誤解,尤其是如此小的孩子就去留學。筆者認為,我們不應該帶有濃郁的個人色彩去看待這個問題。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很多,但不能就此對一個群體帶有敵意,這樣顯得有失偏頗。

小留學生們的父母給孩子選擇從小留學,只是為孩子選擇了一條和我們平常認識不相同的人生道路,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走一樣的人生道路。我們也沒必要質疑孩子對中國的認同感,因為許多孩子假期都會回到中國父母身邊,中國文化時時刻刻影響著他們,這是血液裡的東西,大家也沒必要將此拔的太高。

小留學生們以後做什麼,那是小留學生們的自由,那也是未知的事情。如果我們此時就將事物的發展看的太過死板,那顯然不符合發展的規律。所以我認為,小留學生們留學與中國認同感問題聯繫不大,而且我相信其中的大部分人對祖國都有著崇高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