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毅:金融科技與非銀金融發展

摘要: 本系列為數字經濟學家劉志毅“AI與區塊鏈智能經濟系列”,主要討論區塊鏈智能經濟,主要內容來源於劉志毅即將發表的新書《AI與區塊鏈智能》(包括一些未錄入書中的內容)

刘志毅:金融科技与非银金融发展

非銀金融領域,也就是非銀行金融機構,指的是除商業銀行和專業銀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信託、證券、保險、融資租賃等機構以及農村信用社、財務公司等。限於篇幅,我們在這裡主要介紹保險與券商兩種主要業務形態與金融科技之間的關係,並討論和介紹區塊鏈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場景,請各位讀者舉一反三理解其中的要義。

保險行業與金融科技

在眾多非銀金融領域中,保險領域是發展較為完善的,甚至出現了專用名詞Insurtech,即保險科技。著名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BCG在其發佈的《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中將保險科技生態系統分為十個主要的板塊,可見其發展勢頭之迅速。所謂Insurtech,就是通過技術的方式,如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用在保險業務之中,從投保人的投保支付到保險人承保、理賠、保險資金的投資以及後天運行的費率釐定、保單管理等全業務環節之中,用來提升用戶體驗、保險效率、優化後天管理並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創新。基於保險的金融科技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上下聯動,擴大銷售範圍,傳統保險公司的業務模式為“產品設計-代理人等渠道銷售”,受眾較為侷限,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保險銷售渠道發生變革,逐漸趨於網絡化、場景化,從線下到線上,一方面擴展了更多的長尾客戶,相對高效、降低成本,提升保險公司的經營效率;另一方面,可為客戶提供優化體驗,更加靈活。

第二,險種創新,滿足用戶需求。傳統險種較為單一,多集中於壽險、財險、健康險、意外險、車險等,標準化程度高,品種少,門檻高。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個性化程度高,催生出新型保險需求,急需完善補充現有保險產品體系,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

如香港第一金融科技股、互聯網保險第一股——眾安在線從細分市場和場景入手,深挖用戶在特定場景的保險需求,不斷豐富了險種供給,開發出多種特色險種,如兒童防走失險、銀行卡盜用險、家財意外險、電信詐騙損失險、小米手機意外險、個人法律費用補償保險等,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受到特定用戶的青睞。

第三,動態分析,實現精準定價。傳統保險定價主要是基於歷史數據的靜態精算模型進行估算,模型多為靜態,維度相對單一, 難以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科技創新如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型數據收集方式,使得高量級、高維度的大數據積累得以實現,藉助大數據動態分析可更加真實地反映風險,實現精準化、個性化定價,降低保險公司損失率。

如基於車聯網的UBI車險,基於日常實時監測的用戶駕駛習慣及風格來推測汽車發生事故風險的概率,大數據分析後對其進行保險費用定價,從而實現更為精準的差異化定價。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服務改善和創新,主要是在於改善客戶參與度、提供高效益產品以及促進與物聯網相關的保險產品的開發。通過基於客戶控制的區塊鏈進行身份驗證和醫療健康信息的獲取可以改善對數據隱私的保護以及解決共享數據的獲取問題。在未來通過物聯網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聯動,將汽車、電子設備或者家用電器等利益智能管理的區塊鏈合同自動檢測損害,觸發修復和理賠過程,這是可以預見的應用場景。

第二,通過區塊鏈技術強化欺詐檢測與有效定價,尤其是對諸如醫療報告、檢測證明等關鍵業務環節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進行判定,並進行個人身份認證、產品經出售或產生後的所有權和所在地的變動,將有助於判斷保險欺詐行為,從而進行更加合理的定價。

例如在傳統保險難以解決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上,如果使用區塊鏈技術,經過授權的醫院或者醫療機構將病人的相關醫療和疾病信息寫入區塊鏈,保險公司能夠查詢到相關信息,避免了帶病投保現象的出現。

第三,通過區塊鏈驗證的投保人身份和合同的有效性,經過智能合同驗證確定符合理賠條件,在通過基於區塊鏈的支付體系和智能合同的配合進行理賠和付款,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保險成本與費用的支持。同時由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性,在農險領域使用基於區塊鏈技術進行的生態養殖不僅可以實現智能監控和疫情管理,同時也能降低農險及信貸的風控風險以及評估成本。

總結下,目前在國外區塊鏈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主要用於智能合約、相互保險和互助保險以及敏感信息授權方面,在國內主要應用是在積分平臺管理和簡易險種方面,因此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探索。2017年3月上海保交所聯合9家保險機構成功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數據交易驗證,從功能、性能、安全和運維等四個維度驗證了區塊鏈技術在保險徵信方面的可行性,藉助區塊鏈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優勢,解決了保險業在徵信方面長期存在的痛點和難點。可以預期,未來區塊鏈技術在保險行業的深度應用和廣闊空間。

券商銀行與金融科技

與銀行、保險相比,我國的證券行業金融科技滲透率較低,主要是由於創新能力有限,大多數模仿和依託互聯網公司構建線上平臺,缺乏真正的有價值的創新,且創新理論主要集中在交易所和大券商,此外,證券行業的核心是投資管理,對技術要求更高、實現難度更大。不過近年隨著金融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深入應用,證券行業作為整個金融產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滲透率也在逐步提高。

目前,我國證券行業對經濟業務依賴度較高,佣金率下滑嚴重,需要向財富管理和全能投行轉型,而金融科技恰好能夠滿足券商業務重構需求。根據行業報告保守估計,目前我國資管業務規模超過了60萬億,如果按照15%的年度增長率,20%的行業金融科技滲透率計算,未來存在十萬億的金融科技市場應用空間。

具體說來,我們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升券商市場的價值:

第一,優化用戶體驗,增強客戶粘性,首先在便利度方面,移動終端的普及可以使得用戶更加方便的使用在線金融服務,未來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普及,線上服務體驗會更加優化。其次,券商可以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金融服務,例如智能投顧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考慮投資者的財務狀況,推薦個性化的投資組合。

此外,隨著科技的普及,可以將金融與場景深度融合,使得客戶能夠在構建的場景中完成其金融相關的服務。

第二,降低邊際成本,覆蓋長尾客戶。我國證券市場中,以自然投資人為主,其中小市值賬戶佔比很高。由於手續費市場化程度加強,券商經紀業務競爭更趨激烈,行業平均佣金率下滑壓力加劇。為確保利潤,券商高度重視以互聯網化的方式培育和開發客戶,加快傳統線下業務線上化,積極利用互聯網工具為客戶提供包括開戶、交易、理財、融資、諮詢在內的線上服務,簡化操作流程,優化客戶體驗。

目前券商投顧主要面對的是高淨值客戶,提供一對一的財富管理服務,收取顧問費與佣金,通過智能投顧等方式可以解決“十萬美金困境”,由於智能投顧具備一對多的特點,邊際服務成本可以忽略不計,通過收取少了的費用覆蓋更加廣闊的長尾市場。

第三,重構數據處理方式,提高服務效率。金融行業的核心是信任問題,目前券商的主要解決方式是通過各種流程設計和終結來解決信任問題,比例產品登記、資金託管等,而金融科技技術將重構券商的信息處理方式。

例如:雲計算可以大幅度提高上層數據存儲和計算的能力,從而大幅度提升券商的清算結算、風險管理和客戶服務方面的速度,降低對網點的依賴性和券商的運營成本;過去證券發行和交易高度依賴中介機構,券商作為重要的中間機構切實履行職責,在交易達成過程中處於中心地位,中心化較為明顯,從而產生一些問題,如交易成本較高、透明度不佳、耗時較長等,區塊鏈技術將有效改善這一境況,通過共享的網絡系統參與證券交易,使得原本高度依賴中介的傳統交易模式變為分散的平面網絡交易模式,使得金融交易市場的參與者享用平等的數據來源,讓交易流程更加公開、透明、有效率。

簡言之,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技術契約而非中心化的信用機構建立信任,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對金融科技在證券行業的應用價值的總結,從技術方向上來看,主要包括生物識別、智能投顧、量化投資和區塊鏈技術。除此之外,在信託、基金等金融領域也有非常重要的應用,限於篇幅我們不再贅述(核心邏輯與銀行、證券以及保險一致)。

在這裡我們簡單總結下區塊鏈在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領域發展方向和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

  • 區塊鏈的落地區域首選場外市場,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處於防範風險考慮,交易複雜、對全局性風險容忍度極低的場內市場尚不具備推廣區塊鏈技術的條件。在我國,場外市場具備體量大,分散性和區域性的特質,業務協調成本很高,企業融資困難。如果在場外市場建立面向全國的統一的區塊鏈交易市場,就可以很好地打破地域限制,提高資本融通效率。因此,區塊鏈技術未來有可能在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機構市場等場外市場進行推廣。
  •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首選支付清算,從國際應用經驗來看,由於支付清算實現較為容易,已經開始進入實踐階段,例如R3區塊鏈聯盟已經在制定可以交互結算的標準,澳洲證券交易所已經考慮使用區塊鏈來替代原有的清算和結算系統,一些區塊鏈初創企業和合作機構也開始提出一些全新的清算和結算的標準。
  • 區塊鏈技術將深刻地改變當前的金融業態和商業模式,改變機構之間的交易規則。因此,對於金融機構而言,區塊鏈技術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根據國際經驗,金融機構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區塊鏈業務的佈局:一是加入區塊鏈聯盟,建立行業標準;二是攜手區塊鏈金融科技公司發展相關業務;三是戰略投資區塊鏈金融科技公司;四是自主進行相關的底層技術研究。

最後需要補充觀點是,技術的發展是具有兩面性的。區塊鏈技術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會帶來相應的挑戰和風險,包括存在安全風險、自身維護成本較高以及弱中介化帶來的監管方面的困難等,這是金融機構和相關的行業人士應用區塊鏈技術以及金融科技技術都需要關注的。沒有任何一種技術是無所不能且沒有風險的,比如後續我們會討論人工智能技術的倫理學問題等話題,理解技術一定要多維度的建立框架,而不是隻理解其概念的表面,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有所收穫。

刘志毅:金融科技与非银金融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