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为什么?

铁托boss


导语:说到清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电视剧,清朝后期可能因为一些政治的不妥,所以才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但是清朝也是有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清朝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满族贵士。


据资料揭露,皇帝在处理军国政务的时候,基本上是采取召见的方式,而官员一般要等皇帝吃过饭之后才能汇报政务。那么相信大家会有一个疑问,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呢?


毕竟大清王朝是满洲贵族主政,其实这主要是要分情况讨论的


如果是大型的朝会,皇帝基本上都说的是满语。

不过在清朝中后期,皇帝们因为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语也说的越来越好,其实也在说汉语,不过按照严格规定,早朝还是应当说满语。



总的来说朝堂上的用语要分为三个阶段,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阶段是为了不忘祖


在乾隆以前满族统治者要求全部要说满语,其次是在康熙年间,在意识到要有汉人的支持才能稳固统治之后便逐步加大了汉语的使用,最后到了慈禧统治的时候,满族权贵甚至都不会说满语了。

在清乾隆以前,官员上朝议政要完全使用满语,


一是满族统治者为了保证民族特性,就像对于汉人实施的削发易服一样,要同化汉人而不是逐渐被汉人同化。再者就是在清前期统治者普遍不相信汉人,用满语有很好的保密效果。最后就是因为大臣大多是满人,汉人为了能够顺利上位也不得不学习满语,这也就造成了前期朝廷用语基本上都是满语为主。

第二阶段:到了清朝中期


随着满族文化和汉文化的逐渐交融,清朝统治者明白了如果想要统治长久,那就必须要重用汉族人为大臣,之后汉人在朝廷上逐渐成为中流砥柱,


康熙年间的时候:康熙上朝有时候都会用汉语与大臣相讨论。但是因为统治者是满人所以汉人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也不得不学习满语,但是总体来看,官方用语的天平正在向汉语倾斜。

第三阶段到了慈禧统治的年代


朝廷上已经基本上没有人再使用满语了,只有少数不忘祖的仍在坚持使用满语,不过这最后都随着清朝的覆灭而消失了,清朝的最后一任帝王溥仪,已经完全不擅长满语了。



总结:在封建社会中,历史不断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规律,周边的游牧部落灭亡中原王朝之后,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最终不断被汉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无论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还是满族建立的清朝,皆是如此,可想而知汉文化的强大。


路之意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大清朝从皇帝到大臣,日常的交流全部都是使用满语,所以千万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影视剧给误导了。那里面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是没有办法呀,影视剧如果都说满语,谁看得懂呢?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那个时候开始,满人说满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到了清朝的中后期,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政府高层,满族皇帝才慢慢学会说汉语。但即便如此,皇帝召见满族官员时,彼此的交流还是以满语为主。

为什么汉人有上亿人口,满人充其量也就几百万人,汉语却不能成为朝堂的正式语言呢?说起来,还是清朝政府对汉人的不信任造成的。我们知道,明末清初时,清朝军队马踏中原,杀戮无数,到处镇压反抗,什么扬州十日,什么嘉定三屠,都是为了迫使汉人屈服。

在建立全国政权后,满清的统治者更加害怕汉人的反抗,他们知道,如果要汉人不反抗,首先就要在文化上压制他们,而把满语定为官方语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一些汉族官员为了挤身上层,只能去学习满语,这样一来,原有的强烈反抗清朝的意识就慢慢淡忘了。

其次,大量使用满语,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为了防着汉族官员。早期的一些对外条约,都没有汉文版,比如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只是到了清朝的后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对于满语感到十分别扭,也觉得特别难学,纷纷学说汉语,才倒逼着满清政府开始把汉语的使用提上议事日程。清乾隆皇帝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当初接见英国朝见的使者,用的就是汉语翻译。

但是,在大朝会或者重大节庆日上,皇帝是一定会说满语的,绝不能说汉语,因为说汉语会被为是对祖宗的不敬。而且在这样的场合,皇帝一旦说汉语,肯定会有满族大臣跳出来强烈反对。满族大臣跟汉族大臣不一样,汉族大臣往往在发表意见时会瞻前顾后,而满族大臣秉承自努尔哈赤以来的传统,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所顾忌。

由于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普遍都不高,所以有的时候会写错字,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错了,所以往往将错就错。典型的如康熙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字,就是一个错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敢说。

总之一句话,大家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剧给误导了,在清朝的时候,不是满族官员上赶着学汉语,而是汉族官员上赶着学满语。因为学好了满语,不仅能够很好的和上层人物交流,有时还能得宠呢。最著名的是张英、张廷玉父子,能力最强,最得康熙皇帝宠信,因为他们能说流利的满语。清朝末年,满族官员集体腐败,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上位,才使得汉语慢慢成为了主流。


参考文献:《清史十六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帝传奇丛书》


小小嬴政


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朝堂上是已汉语为主的,方便拉拢人心,再说朝堂官员大多也是满汉语皆通的存在。

自大清入关以后大量重用明朝遗臣,再者顺治帝自幼学习汉文化,朝堂议事自然是用汉话,官方文件一般都满汉双语。到雍正皇帝时,因南方籍官员说的话常常很难听懂,还要求推广普通话(北京话)所谓“训民正音”,直到清末溥仪连满语都不会讲了。

顺治以前就不说了,基本上满人汉语不溜,满汉大臣朝堂上交流还需要翻译(即所谓「启心郎」)。这些人入关以后的小孩们,就生活在两种语言环境中,在这个阶段,双语是相对比较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顺治、康熙以及之后的各朝,都强调八旗旗分内部要强调满语教学——所以翻译了很多汉文典籍到满语。这时候满人已经入关,学习汉语的风潮已经(不得不)展开,皇帝们都开始担心满洲子弟满语会逐渐不熟练。 嘉庆时规定,凡是不会满语的旗人,一律不准参加科举文试。

道光时期再次要求各地驻防旗人学习满语,还曾将回京述职的盛京副都统常文革职,因其违祖制用汉语上奏。道光二十年,宣宗干脆下旨,不允许旗人参加科举文试,一律考翻译科目(满汉对译、满蒙对译)。

你看看咱着汉语的魅力是真的大,毕竟传承数千年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韵味。


奇文笑谭


满清入关之后,就一直在汉化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其实满清汉化在清朝乾隆时期就已经很严重了。关于满清在朝堂之上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看。

奏折和诏书

无论是传位诏书,还是一般的普通诏书,或者奏折都有汉字写的。若是满清朝堂只能说满语,如果遇到需要念出来这些东西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在念这些东西的时候要用满语念出来?那么只能说念这东西的宦官或者其他人还得实现精通汉语和满语,不然根本翻译不好奏折的原意,貌似满清的宦官进了宫并没有说都要学满语吧?官员也没有要求说要学习满语吧?


官名或者话语的汉化版本

满清汉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证据就是一些官名或者一些话语的汉化版本。比如:一尔希哈番。这就是一个音译版,就是少卿的意思。又比如土黑勒威勒,是轻微罚俸的意思。这些词能在史料中出现,可见满清的朝堂是一开始还是有说满语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这些汉字音译版。之后随着汉化的加深,这些音译版的词也就消失了,而是直接用汉语词语了。如果满清朝堂用满语交流,那么怎么会在清亡后不久这些词语就看不懂了呢?


玉牒的改变

满清的皇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努尔哈赤的兄弟伯叔称为“觉罗”,一种是努尔哈赤本支称为“宗室”。“宗室”的人录入“黄册”,“觉罗”的人录入“红册”,然后再每隔一段时间就汇编入“玉牒”。而玉牒这东西本来是满文书写,嘉庆二十二年起每年另缮汉文版,名曰“星源吉庆”,而且还规定以后不再缮录满文本。连满清皇室的宗谱都用汉字来缮写了,那么满清的朝堂还有用满语交流的必要吗?难道说着满语写汉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总之满清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是汉语和满语并存于朝堂之上,这时候满族官员多,当然是满语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满语慢慢地在朝堂变成只有极少数人在说,甚至没有人在说。无论皇帝还是臣子交流大部分都是用的雅言。满语虽然没有消失,像是萨满这些基本上就是用满语,但是会使用者越来越少,这些都能侧面反映出来。


淡看天上月


在入关以前,后金政权肯定是说满语的,因为那时候的官僚机构主要是由满人组成,虽然其中也夹杂着少量蒙古人和汉人,但那毕竟是少数派。而且,那时候后金政权身处关外,汉化的影响很有限。所以在朝堂之上,女真贵族们肯定是要用满语交流的。

随着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满清政权开始大量吸纳汉人,汉化的程度逐渐加强,但朝堂之上的官方语言依然是满语。满清入关以后,采取了大量民族压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汉族士大夫和普通汉人接受了满洲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比如剃发。



但在语言文字的问题上,满清贵族并没有占据上风。入关之后,满清贵族势必要面临与汉族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大量汉族士大夫进入统治阶层,这导致清朝皇帝必须要学习一些汉语和汉字,以便与汉族官员进行语言和书面上的沟通交流。但在满洲内部,仍然是在用满语进行交流。不过,考虑到皇子们将来也要投身政务,必然会与汉人接触,所以清朝皇室子弟在小时候接受教育时,也会学习汉语汉字,阅读掌握传统的诸子百家经典。

基本上,到康熙雍正年间,满清皇族贵族与汉人官僚之间用汉语汉字进行沟通交流,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从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朱批奏折来看,康熙、雍正二位君主已经能很流利地与汉族官员进行书面上的交流了,而且一些满人也能用汉文与皇帝沟通,比如雍正与鄂尔泰同为满人,二人在奏折上却用汉文来沟通。可见在这一时期,出于统治的需要,满清统治阶层对于汉语汉字的使用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向主动迎合。



但我们也发现,这一时期真正的官方语言文字仍然是满文。比如康熙年间与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目前传世的只有拉丁文、俄文和满文三个版本,并没有汉文版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清廷对于语言文字的暧昧态度,对于满汉关系的时刻提防。

而在经历了乾隆年间的汉化高潮后,此后的时代里,满人早已浸染了汉人的一系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其中也包括语言文字。尽管乾隆帝一再要求复兴满洲的传统,但满人汉化的趋势却越来越快。到清末时,满洲统治阶层虽然还精通满语,但无论是对外的诏书,还是机密途径的奏折、廷寄,基本上都是都是在采用汉语了。以至于像溥仪,他虽然仍会满语,但已经不是精通,相反,他却掌握了一口流利的北京腔,说话写字都是用汉语,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一个满洲皇族的影子了。



实际上,从中国历史上看,满清贵族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是值得借鉴的。别的不说,就说满清贵族为了能有效统治一个多民族国家,个个都被活生生逼成了语言专家,什么满语、汉语、蒙语、藏语、拉丁语、英语,都要广泛涉猎,能讲会说,想来也是拼了老命了。


达摩说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简单的说一下。早期的女真族归属大明后,经常与明朝交流,受明朝封爵,一般上层阶级大多会些汉语。与汉人基本交流是没有大的障碍。到了满清入主中原后,顺治时期开始推动满汉融合,康熙朝更是大范围开始学习汉文化。


清中后期满汉大臣上朝基本都是说汉语,官方文件语言都是满汉双语。到了清末时期满人基本不怎么会说满语了。已经被汉文化给同化了。


大鱼讲史


大清建国两百多年,到了末年的时候,只说溥仪,有证据可以说明溥仪是精通满文的,能不能用满语流畅对话就不好说了,此外,溥仪还有专门的满语老师。

在许多影视剧中,王公贵族,大臣使用的语言一律都是汉语,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影视剧中使用汉语不是因为清朝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懂才使用的汉语。就像是成吉思汗那个电视剧一般,他们说的不可能是汉语,不是照样用汉语演绎作品的吗?

这样看来,满语似乎才是清朝的官方语言。


但从溥仪的角度来看,就能发现,连皇帝都已经只把满语当成一门外语了,其他大臣会老老实实的使用满语?

清朝主流语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就是在关外的那段日子,在关外的时候,努尔哈赤率领女真人建立了后金政权,这时候,后金政权里面主要是女真人,即使是后来打败了蒙古人,吸纳了大量其他各种族人口,但女真人依旧在朝堂上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于是乎,朝堂之上,使用满语也是一种必备技能,许多投靠后金的各族人,不得不选择学习满语。

使用满语,不代表女真人就不会说汉语,女真在明朝的时候,还是大明朝东北地区的一个小种族而已,会说明朝的官方语言也是预料之中。

入关以后,大清朝廷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先后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修缮明十三陵,为崇祯皇帝修建陵墓,大量使用汉族官员,这一系列的措施,有威逼,也有利诱,于是乎,本来反抗情绪就不高涨得汉族百姓,很快就被女真人稳定的统治住了。

入关以后,由于大量使用汉人官员,虽说朝堂上依旧以满语为主,但汉语已经在慢慢的侵蚀清朝的统治阶级,康乾盛世的时候,满语依旧是皇帝的必修课,但这时候汉语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不知多少八旗子弟,甚至有许多八旗子弟只会说汉语,不会说满语,这时候,汉语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


等到清朝末年就更不用说了,朝廷中使用汉语的人一抓一大把,而使用满语的人却已经没有多少,这时候的清庭贵族,想要使用满语,还需要找专门的老师教授。

更是因为清庭中汉族官员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朝廷的顶梁柱,于是乎,汉语已经彻底占据了清庭高层。


魏青衣


清朝前期朝堂以满文为主,到了清朝中后期朝堂以汉文为主。

清朝前期的时候,皇太极就曾下令朝堂上以满文为主,而且还告诫子孙后代说,后世子孙一定要学习满文,因此可以说清朝的皇帝对于满文从来都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也确实有皇帝为此做出过努力,比如雍正皇帝,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


其实,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归功于咱们中华文明所拥有的长久的生命力。因为在历史上,中原从来都是一个使用汉文的国家,而且这是由几千年的历史延续性的。因此,每一个汉人从小受到的都是最为传统的汉族教育。

其次,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的汉族文明太过繁华,太有吸引力,所以才会有满人自愿抛弃满文的出现。因此,游牧民族是没有历史的民族,他们的文字还是在努尔哈赤的时候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没有历史,没有繁盛文化的民族,很容易淹没在繁盛的中华文明里。



满族人受到的教育是汉族的教育,看的书也都是汉族的书,长此以往,就渐渐的被我们的文化给融合了,以至于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除了皇帝还会满文,当时的八旗子弟很多都是不会说的。

其实,在清朝的朝堂也是,他们学习都是汉族经典之学,引用的也都是汉文经典,尤其是在中后期,汉人大量为官的背景下,这成为了压倒满文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历史很正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见证了汉文化的影响力。这个问题有一个发展历程,入关前说满语;入关后一开始满汉并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汉语强制压倒了满语,到最后连满人都不怎么会说满语了,全部汉化了。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先说一个证据:出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雍正皇帝的朱批,你们见过满文的吗?对于语言,不好进行证明,然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因此我想以文字为佐证进行说明这个问题。

一、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入关前,满语建立并成为官方语言

实际上,满文和满语是是在努尔哈赤期间才完善起来的。

早期的金帝国时期,已经有女真语和女真文,但金灭以后传播并不普遍,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大量文书都需要通过蒙古文进行翻译和传递。努尔哈赤便任命大臣进行满语和满文的规范工作。结合蒙古文,最终建立了“新满文”。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在建立了满文以后,满语也逐渐推广开来。

皇太极入关以前,满清帝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字肯定是满语和满文,但因为长期和明帝国进行外交和战争,大量女真贵族是懂得满汉文字和语言的。

投降过去的汉臣,都要学习满语和满文,朝堂之上和官方文书都是以满文为主。

二、顺治康熙时期:一开始是想以满语为官方的,但是发现行不通

满清入关以后,本想强制推行满语和满文,但是广大的汉族语言体系,然语言文字比之剃发易服更加艰难,到康熙时期逐渐放弃了,改为强调满汉一家,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和文字。

但是,满族官方仍然比较注重满文和满语,汉语和汉字的渗透不强。

这一点可以从《尼布楚条约》和康熙皇帝的朱批得到证明。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签订的正式官方文件,可以代表满清政府的官方立场。然而,这份签订于康熙二十八年的外交文件,却没有汉文版本,只有拉丁文、俄文和满文版本。

《尼布楚条约》满文版

由此可见,清朝官方的语言和文字,此时仍是满文和满语,而不是汉文和汉语。

但是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流出的康熙朱批却是汉语,康熙皇帝在到处的题词也仍旧是汉文,故宫的牌匾上,却是满文和汉文两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说明,推行满语和满文作为全国语言和文字失败了,与汉臣交流不得不使用汉文和汉语。

康熙帝说“对于大臣所上的章奏,见有错字,必行改正。”在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十五日(1717年3月27日)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中,有一句“御制法蓝盖碗”,康熙帝在朱批中将“蓝”字改成了“琅”字。

这说明,康熙皇帝对于汉语和汉文的确掌握的十分纯熟,而且与大臣的主要交流方式也应该是汉字和汉语。

但同时,我们发现,康熙皇帝号称精通满文和汉文,却留下了许多错别字,避暑山庄、上图中的“知道子”就是最好的证据,还有诸如“风(封)疆大吏”等等。

这些现象可知,汉文和汉语是康熙皇帝后来学习的,并不是康熙皇帝的母语,才会有这些现象出现。

康熙皇帝曾自诩道“朕之清字,亦素敏速,从无错误。”曾国藩也曾在《〈国朝先正事略〉序》中称颂康熙帝:“····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这说明康熙皇帝的母语应该是满语和满文。

综合康熙皇帝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对外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满清政府的立场是满文和满语,但对内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却是满汉并行。

那么,这种现象是否一致维持下来,成为满清一朝的主流呢?

三、雍正乾隆时期:官话改革,汉语占据主流,满话越来越少

在世流传最多的是雍正皇帝的朱批。查阅相关资料显示,雍正帝也同样精通满汉蒙文和语言。子彧特意查看了雍正皇帝的很多朱批,却发现,雍正帝的朱批,全是汉字。

这是在年羹尧的奏本上的朱批,用的是汉语。年羹尧是满族包衣,但从行事作风上来说,还是汉人的气质,用汉语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发现,在满臣鄂尔泰的奏本上,雍正和鄂尔泰都使用的汉字而不是满文。

另外,雍正皇帝曾因为福建等地的大臣说的方言听不懂而进行了官话改革,推广普通话。由此可知,在雍正时期,汉语和汉字已经成为主流,在朝堂上,应该也是以汉语为主了。

到了乾隆时期,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强了。

在现存于故宫及北海侍卫教场内,有一个碑文叫做《训守冠服骑射碑》,碑文中写道“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这里的“国语”便是指满清的官方语言满语。《清实录》中记载,乾隆十七年曾针对满清贵族下了这样一道旨令“朕于本年冬间,或明年春间,查阅,其优等者,格外施恩。傥仍不学习,以致射箭平常,不谙清语者,定从重治罪”。

这些说明,在当时的满清贵族中,不习骑射、不会说满语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以致于乾隆帝要下这样的严令。

由此可知,当政府允许满汉并行之后,汉文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压制了满文和满语的传播,成为主流,甚至连满清贵族一开始丢弃满文和满语。如果朝堂之上都是说满语的话,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因此可知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也是汉语为主了。

那么,乾隆帝的努力收到成效了吗?后世的满清以汉语为主还是满语为主?

四、乾隆以后:满语是什么?连皇帝都不会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提到自己的满文水平,“满文也是基本课,但是连字母也没学会,就随老师伊克坦的去世而结束。”据说,溥仪只会简单的几个满语单词。但又有人曾发现,溥仪的英文课本中,有用满语作为注释的现象。

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习惯用汉字来注释英文发音。而溥仪用满文,这说明,皇宫之中,仍然是以满语和满文为母语的,但溥仪的满文水平,较之以前却的确是不如了。

而同时,我们对比清代皇帝们的朱批,发现他们的书法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正式,这说明皇帝们的汉文水平在逐渐提高。

这些现象表明,到了清朝中后期,汉语已经压制住满语和满文,成为满清政府的主流和官方语言文字。朝堂之上,肯定也是说汉语为主了。

子彧说:汉文化的力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汉文明相对于满族文明是一个先进而又丰富的文明,而文字和语言是文明最基本的体现。

满洲人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汉文明,但是在文化上,自康熙以后,历代皇帝都十分推崇并悉心学习汉文化,最终形成了汉文明反过来征服满洲统治者的现象。这种文化征服是潜移默化但力量十分强大,难以扭转,这才会有乾隆帝的大声疾呼,如遇虎豹。

随着汉文化的征服,语言和文字也逐渐被征服,而原来的满族文化和文明便逐渐的消退了。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谁也不可阻挡,包括皇权。而汉字和汉语,也就逐渐成为了满清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了。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一品铲史官


笔者先说一下结论:我们知道清朝是由满族人统治的。清朝在建国初期,朝堂上以满文为主,满文作为官方语言,而待到清中后期时,随着汉族官员大量进入朝堂,渐渐在朝堂上的出现汉语为主、满文为主的情形了,但是清朝统治者对于满文的重视却从未减弱。

清朝自努尔哈赤开始,创立了最早的满文。皇太极和顺治时代,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满语是主要的交流语言。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朝堂,满族人也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

但是清朝皇室成员从小开始仍然注重对满文的学习,皇太极为了避免汉文化通化了满清文化,于是就告诫大臣说:“金国皇帝就是因为提倡汉族礼仪,汉族文化,才导致亡国的后果,因此后世皇子皇孙必须学习满族文化”。

在清朝初期,满语被定为国语,官员的公文、学院的教材都使用的满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满文的地位。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期规定所有的文书只能使用满文,到了顺治时期,由于需要要处理大量的汉族事务,文件中才开始同时出现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而在刑事诉讼领域,官府却一直要求使用满文,这让很多汉族官员苦不堪言,汉族官员在看不懂的情况下从而导致了很多冤假错案的产生,清政府为了杜绝这个问题,才在诉讼中加入了汉语。

虽然顺治皇帝后出现了满、汉并行的情况,但是清朝皇室子弟的满文教育从来不会忽视,清政府在各地设立学校,满族子弟满十岁以上必须学校满文,并且在军事训练中强调使用满文。

清朝统治者明白,他们作为少数民族统一中原需要依靠大量的汉族人才,所以后期在朝堂上才出现了以汉语为主满文为辅的情况,但是作为满族子弟却必须严格学习满文,甚至到了清末代皇帝溥仪同样经历了严格的满文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