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老師上課都是按課件或者書上念,那為什麼還要上課呢?把資料給我們就可以了,這種心態感覺不對,怎麼改?

劉禹祺---


你提出的問題可能代表了一部分同學的看法,同時你也覺得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可見你還是能比較正確的看待這個問題的。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和教學中一些實際的操作。像你說的老師按課件上念或者照著書讀,現實中可能存在,但大部分老師不是這樣的。課件的製作是為了更好的教學,給學生展示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或者對教材做補充,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無論是書還是課件,老師讓大家看的時候會做講解的,也會指導學生在書上做標註或者做筆記,極少單純的讀讀念念了事。

綜上所述,你應該轉變自己的想法,哪怕老師不講也要學會自己從中找關鍵詞和知識點,這樣受益的是自己,指責抱怨老師如何並不能改變現實,還會增進自己的負面情緒,所以不如改變想法,投入學習。




愛成小蹊


您好,我是愛好中草藥的數學老師。老師上課按課件或者書本上念,這個在大學裡比較多些,因為對於大學生都具備自學能力,講師教授只需要稍微點撥就可以,但對於中學小學老師是不建議的。

一、對於語文英語社會等文科類,這個照書本上或課件念是可以的,這些課往往抓住了大概意思就好了。

二、對於數理化,這樣的教學方式老師是極力反對的。如圖1:

此為平行線之間距離的性質,如果用課件或照本宣科沒有形成師生互動過程,那麼學生對這個這節課所學知識理解掌握是不深的。再如圖2

該知識點變形成不是垂直線段考查學生,那麼學生就會混淆,以後放入試卷中作為選擇題來考,學生做題更是似是而非。像這樣的性質,需要推理證明過程老師最好在課上證明學生看,然後讓學生上講臺黑板上證明這樣加深印象,對知識點掌握熟練都有很大的好處。

結束語,作為理科老師我個人建議,最好不要只講課件或只念書本不教透知識,這樣學生學生接受知識是一知半解的,特別數學老師一定要講透原理引導學生髮散性思維。

以上是個人對數學教學之個人之言,不足之處歡迎同行指正與交流!


愛好中草藥的數學老師


把資料給你了,你就一定會學嗎,或者你就一定學得會嗎?

資料這東西雖然有一些信息,但不可能把所有重點都送給你的,很多的信息都是言傳身教,更多的是一種經驗和感覺上的信息,並不是文字可以表達出來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你的這種心態並不是不對,只是還不夠深入。聰明的人都是自己自學的,不會把老師教的東西當作第一信息來源,現在很多門學科都是可以自學的,也只有自己主動自學才能跟得上進度,少數人可以用自學先人一步完成學業,老師的課只是驗證他學習的經驗。光指望老師教,私下裡自己完全不去主動尋找信息,這樣的心態才是阻擋學生進步的最大的因素。一個學生如果沒有自學的能力,你又如何學到有用的知識呢?建議你,從此刻開始,先不要懷疑老師的能力,給自己無條件學習的指令,讓自己先動起來,不要被動的接受信息。


造夢小兵


你好,看到你提的問題,我談談對這個問題的一點點看法。

課件方面,課件授課作為教師授課的一種授課方式,課件授課也有他的優缺點,老師方面,優點:直觀且節約板書的時間。缺點:教師依賴於課件,授課中受課件內容佈局限制;對學生來說課件上課,優點:能展示的學習資源豐富,學到的東西更多。缺點:部分學生過分依賴老師所展示的內容,卻輕視課本原作。

課本方面:教學中涉及到的很多問題都與課本內容有關,問題經過分析都要從課本里面找出答案,比如歷史、語文、政治等學科,很多知識點都需要在課本上找出答案再標註,所以很多知識都脫離不了課本,但也有部分老師懶惰備課不充分照本宣科,比著課件念,但這畢竟是少數。

問題中筆者有提到直接給資料就可以,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安這樣下去的話讀書就不用進學校了,直接在家買資料書來,自學不就完事了,但效果呢會怎樣,自己會自覺按時按量學習嗎,這是不可能的。

總之,你提出的問題有一定針對性,也值得一些老師反思,學生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老師應該如何正確組織教學,適合自己也適合學生!


山魂1999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恕我直言,你這種心態很可怕,它的後果就是直接影響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你心裡牴觸就變相的轉變成孩子討厭這種學習方式,直至到孩子出現討厭學習的心理。

按照你這種心態,你可以嘗試你朝老師要資料親自輔導你的孩子,或者讓孩子自學。

你可知道,老師上一節網課精心準備工作還是非常繁瑣的,需要備課、根據本課內容制定或選擇合適的幻燈片、從導語、新課講解、練習、作業、總結等,整節課的都需要思路清晰、環環相扣、有針對性、有邏輯性的。

家長對待學校和老師的態度,就是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

建議儘快改變。

怎麼改?一方面通過孩子來改;看老師每天講授的內容,你的孩子能否全面、輕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通過做題來檢查,如果孩子不能遊刃有餘、輕車熟路的做題,說明孩子沒有把老師講的知識完全掌握,需要進一步努力。

另一方面,改變自己,你可以通過輔導孩子來檢查,看看你是否能輕鬆輔導孩子並檢查孩子作業,孩子是否願意聽你講解,他做的題你是否都會!

冒犯你的地方懇請諒解!


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


自己看資料和聽老師講,完全不一樣。

我有兩門課,是老師發資料,然後我們自己看,有問題老師再答疑。

這種模式好不好呢?我覺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太好的。

首先,這對自制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課件和資料大部分都是電子版,閱讀起來很不方便。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容易被外界影響,學習效率低下。

其次,資料和PPT有時候過於繁雜,有時候又太過精簡。如果資料太多,PPT內容太豐富的話的話,很難抓住重點。而如果PPT上只列要點,又很容易看不懂,要把握好這個度很難。

而且,雖然老師講的都是資料上和PPT上有的內容。但並不是原樣照著念,而是有加工和提煉,把資料中精華的、重要的東西講述出來,這樣就減少了自己去篩選的時間。

同時,課堂上的教學,師生之間會產生互動,使課堂更生動。對於學生來說,也沒那麼容易走神。老師也可以及時通過學生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教學任務。

總之,我覺得課堂教學是很必要的,這也能更好的照顧到班上的各個學生。


水木目之


這個編激了,中小學生,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啟發,大多數是無法自學的。好教師絕對不會照本宣科,一定有自己理解,解讀。再說,教無定法,有教無類。


Fxh998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可能是你對老師上課過程所講的內容還沒有真正的理解,雖然有的時候老師按照課件或者課本上內容給大家讀出來,但是在讀的過程當中,老師是是有重點的在強調需要掌握的知識,需要學生著重理解的地方。只有同學跟著老師的思路,才能夠真正理解老師傳達給我們的內容,所以在上課過程當中,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理解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的解決思路。


教育者慶哥


即使是老師照著書念,也是一種引導你學習的方法。如果就像你說的把資料給你們,任務吩咐下去讓你們自己看資料,想必大多數學生不會認真對待這件事吧。只有老師在課堂上帶著大家一起看資料,學生才能集中精力學到知識。

你學要換位思考,如果真的把資料給你了,你會學到和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習一樣多的知識嗎?如果你想要把學習這件事情做好,那麼必須喜歡上學習,喜歡上老師的講課方式,你才能學到更多知識,如果你心理上一味地抵抗,會適得其反的,成績並不會提高。當有些事情你不能改變的時候嘗試著接受,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