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安家》電視劇裡那套要賣5000萬的洋房面積有多大?你怎麼看?

大道399


最近大火的《安家》裡就講了這麼一個心酸中又讓人感到憤怒的故事:一對急於賣房治病的老夫妻,因為房子產權問題,牽扯到想獨佔的外甥們而不能售出,最終命喪黃泉。

影視劇中的故事是否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不得而知,但是豔姐知道的是很多朋友已經為這樣的故事內流滿面,也有很多朋友在出售老洋房類房產時遭遇諸多困惑。

影視劇中描述的交易困惑其實還是存在不少bug,趁著陽光很燦爛的週末很想和大家聊聊這個故事,也聊聊怎麼解決老洋房交易中的一些問題。

1

一對老夫妻,住在上海陝西南路的一座新裡洋房中,生活平淡卻幸福。

丈夫把妻子當成小孩那樣照顧疼愛,會在妻子出門的包包夾層裡放進100塊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妻子小孩心性,怕醜不願意拄柺杖,走到哪兒都靠在丈夫身上。

雖然無兒無女,但他們把生活過得很充實。

每天,老爺爺穿著筆挺的西裝,將頭髮梳得一絲不苟,老奶奶穿著優雅的旗袍,家裡掛著黃角蘭,鍋裡燉著湯,有時是白木耳蓮子湯,有時是赤豆湯。

這樣平靜而幸福的兩個老人心裡有一片陰雲,那就是老爺爺的病。

老奶奶一心想治好丈夫的病,為此輾轉了上海好幾家大醫院,失望而歸後,決心帶著丈夫出國求醫。

而老爺爺心知自己病入膏肓,擔心離開後妻子的生活沒人照顧。

他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了家裡的老洋房上。

賣了老洋房,換一間小一點的電梯房,剩下的錢一部分給老爺爺治病,一部分留給老奶奶養老,這打算合情合理。

然而事情並沒能如願發展。

老洋房不是老奶奶一個人的,房產證上寫著她和兩個外甥的名字。

按照法律規定,只有三個人同時在場,洋房才能掛牌出賣。

一開始,兩個外甥對賣房表現得並不熱情,草草簽了公證書,讓兩位老人去奔波。

然而賣房進行得出奇順利——正好有個客戶想要一套老洋房,看過房後也覺得很滿意,雖然提出的價格略低於市場價,但人還算好說話。

然而自從兩個外甥出面,事情開始變味了。

大外甥看起來和善孝順,卻打著惡毒的小算盤。他認為給小姨夫治病是白花錢,若因此耗光了小姨的財產,未來還得承擔她養老的重擔。

雖然沒明說,但他話裡話外透露出一個意思——把兩個老人拖到離開人世了,就能多分點錢。

為此,他想方設法地進行刁難。

2

損招一:咬定價格不放鬆

按照戶型、地段,這棟新里老洋房的市場價是5000萬,客戶出價4800萬。

大外甥堅決地表明瞭不肯讓價的態度,並且表示:“慢慢聊慢慢賣,反正我們是拖得起。”絲毫沒有考慮自己小姨夫的病根本拖不起!

為了賣房,兩位老人只好決定自己吃點虧,將自己應得的房款分給兩個外甥。

好在買家願意提高價格。

損招二:無理取鬧自打臉

眼看買家那邊說通了,大外甥想出了新的損招。

他提出,按照商品房一房一價的出售方式,三樓的房型和採光都是最好的,理應多分5%的房屋售款。

按照這種說法,屬於小外甥的一樓條件最差,拿的錢也應該最少,然而這樣一來,必然會引起他的不滿。

兩位老人趕緊主動提出,剩下的錢兩層樓平分。

誰知大外甥得寸進尺,要求瓜分公共面積,他的說辭是:“我們住三樓,樓梯用得最多,樓梯應該給我們。弟弟住一樓,門廳和院子應該歸他。”

房似錦看不過去了,替兩位老人抱不平:“按照國家規定,公共面積由住戶平攤。哪怕一樓不用電梯,也要給錢的。”

這時,剛才還叫囂著要按商品房分錢的大外甥理直氣壯地說:“你說的那是公寓,公寓和老洋房不能比!”

說到5%的房款由誰來承擔的時候,剛才還說三樓房型和採光最好的大外甥立馬換了一套說辭:“上面風吹日曬有三樓擋著,下面一樓抬著,黃梅天不會返潮發黴,你們中間住著最好的房子,不能再讓我們吃虧了吧。”

兩個老人又讓步了。

一是真心將兩個外甥當成親生兒子疼愛,二是老爺爺希望他們能在自己離開後幫忙照顧一下老奶奶。而老奶奶心軟好說話,並不想跟他們撕破臉。

這些無理的要求就這樣被一一應承了下來。

損招三:一次性付完全款

沒想到他們這麼好說話,眼看房子盯不住了,大外甥再出一招,要求買家一次性付清所有房款!

5000萬的房子,這個要求有多苛刻就不用多說了。

當老兩口一次次讓步的時候,以為房子可以順利成交。

老奶奶開始收拾行李,計劃著給老爺爺買一張商務艙,給自己買一張經濟艙,滿心懷抱著到了國外就能把老爺爺的病治好的期望,然而……

之後的劇情很沉重,老爺爺最終沒能等到治療,在一個晚上病發了。

有一個鏡頭讓人心碎,房似錦答應了老奶奶一定盡力解決房子的事情,走到走廊拐角給大外甥打電話,希望他能在付款方式上通融一下。

大外甥冷漠地說完“生病是生病,賣房是賣房”後,掛斷了電話。

賣房治病的可能性已經完全破碎了,而毫不知情的老奶奶還懷著絕望裡的微弱希望,看著走廊的另一頭,希望房似錦能夠帶給她好消息。

奇蹟沒能發生,老爺爺走了,老奶奶也隨他而去。

但在離開前,向來文文靜靜的老奶奶做了一件很硬氣的事情:她將屬於自己的二樓份額捐贈給了國家,使得兩個外甥永遠也無法出售這套房子。

大快人心。

3

兩位老人想要賣掉住了一輩子的房子,為什麼這麼難?針對這裡面的法律問題,我們諮詢了專業的律師。

問題一:一棟洋房三層樓,一人一層合理嗎?

老洋房的房產證上寫有老奶奶和兩個外甥三個人的名字,屬於共有房屋。共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 共同共有,一種是 按份共有 。

共同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對同一房屋平等的,不分份額的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是指對共有房產按份額享有不同的權利。 份額的分配可以按照出資比例或者事先約定到交易中心進行登記。

至於大外甥所說的樓梯、門廳等公共面積的分配,純屬胡攪蠻纏,根本沒有法律支持。

問題二:老洋房究竟該怎麼賣?

要賣掉老洋房,需要佔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的同意,除非共有人之間有另外的約定。因此老奶奶一個人無法決定洋房的售賣。

兩個外甥沆瀣一氣,故意拖著不賣,那麼老奶奶可不可以賣掉只屬於自己部分的房產呢?也是不行的。

另外,從法律上來講,洋房賣掉之後的房款是應該平均分配的,除非產權人之間私底下進行約定。根本不存在大外甥口中“一房一價”的說法。

問題三:房子不能賣,卻能捐?

故事的結局是老奶奶將屬於自己的二樓捐獻給了國家,老洋房從此再也不能售賣,著實大快人心。

但是為什麼房子不能賣,卻能捐呢?

因為這是兩個概念,作為共有房產,老奶奶無權單獨出售,但 作為她個人的財產,可以由她自己決定處置方式。

作為電視劇,《安家》已經足夠用心,但一些細節還是存在不合理之處。

比如老奶奶急需救命錢的時候,被兩個外甥逼得走投無路,但其實 雖然並不支持這樣的行為,她可以將屬於自己的房產份額進行抵押,向金融機構貸款。

另外,如果是按份額分配,只需要 佔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的同意即可售賣,不存在必須兩個外甥同時同意才可。

對於老洋房,安家裡的徐姑姑說得很清楚了,這 種房子銷售難度及週期都遠遠大於普通住宅。

一是因為價格高,一套房子往往價格上億甚至更多,裡面涉及的稅費和交易就很麻煩,除非真正有老洋房情懷的人,這種房子的目標客戶非常少。

二是因為歷史原因,很多老洋房的產權並不明晰。

就像《安家》裡的這一套老洋房,繼承人多產權複雜,房似錦跑斷了腿也沒能捋清楚。況且有些老洋房已經被劃入歷史保護建築,修繕和交易更需要專業性。

因此老兩口住了一輩子的老洋房,能夠找到誠心的買家,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奈何敵不過貪婪和算計!











我是一顆小熊軟糖


你好,我是閒來看電影,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說的應該是龔家花園洋房吧,掛牌價1.5億,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名叫嚴家花園。位於上海長寧區愚園路699號,是由嚴慶祥在1940年購入的一棟假三層的獨立式花園住宅。

建於1920年,佔地3畝,其建築面積1570平方米,花園面積有4900平方米,園內有兩棵百年大樟樹。坡屋頂、紅平瓦,壁爐煙囪,鵝卵石牆,簡潔而不失典雅。

至於我怎麼看,這個問題比較尷尬,我連房都沒有的人,肯定不敢奢望有這麼大的洋房,有個一室一廳就不錯了,但有時候還是會想想,在擁擠的城市裡,有個大洋房,有個大院子,沒事在院子裡踢踢球,遊游泳,曬曬太陽,沒事請朋友來搞個party,喝喝啤酒,烤點串,再養一群……

想想總彙可以吧,萬一實現了那。


閒來看電影


1. 《安家》房似錦想跟著徐文昌學習老洋房業務,就拜他為師,很多人好奇老洋房是什麼意思?三年不開單,開單吃三年,要不然徐文昌怎麼能撐起靜宜門店。老洋房生意不是誰都可以做的,需要你有人脈、知識和能力,缺一不可,徐文昌就是老洋房業務專家,在行業裡相當有名。

  2. 先來看看老洋房是什麼?老洋房都是解放前建造的別墅式住宅,最經典的當屬上海老洋房,它們已經成了歷史建築,非常值錢,每幢老洋房代表著一個年代久遠的傳奇故事,炒洋房這個生意最開始是由兩個老外興起的,他們把老洋房變成寶。

3.  老洋房代表著你在上海的身份和地位,只要住在老洋房裡,那就是別人眼中的貴族,所以誰都想過上洋房生活,上海市民和老外們都為了能住進洋房而感到驕傲,老洋房已經成為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

  4. 徐文昌最擅長的就是炒洋房,賣出一套老洋房所掙的中介費可以夠他吃三年的,當初老油條加入靜宜門店目的就是跟徐文昌學習老洋房生意,等學會了再走,可是這麼多年老油條始終未得其法,所以一直留在靜宜門店。

  5. 房似錦也想學習怎麼賣老洋房,於是她拜了徐文昌為師父,經常跟徐文昌請教關於老洋房生意方面的技巧。最新劇情徐文昌接到了老洋房業務,房似錦軟磨硬泡才讓徐文昌答應把她留在身邊,之前有人好奇老洋房生意真的那麼賺錢?竟然一單可以吃三年

  6.劇中徐文昌接手的這套老洋房價值1.5億元,按照他們的規矩佣金兩個點,也就是三百萬,怪不得都想學習如何做老洋房生意,確實賺錢,徐文昌真是深藏不露,三百萬放在普通人家手裡別說吃三年,三十年也夠了。





逗比的夜


能怎麼看!站旁邊看唄!能買得起的才能進去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