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55:杜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53位

杜姓是多源流、多民族的中華姓氏。其來源有杜康、姜姓、祁姓和外姓的改姓等多種說法,尊杜伯或者杜康為得姓始祖。春秋戰國時期,杜姓人已徙居到湖北、山東的部分地區。西漢時,形成了京兆杜姓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杜姓人為躲避戰亂大舉南遷,並在當地形成大族。宋元時期,杜姓人南遷者漸多。明清時期,南遷至閩、粵一帶的杜姓人有遷至臺灣者,有的遠播海外。


杜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29位,歷史上杜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漢官員杜延年、唐代詩人杜甫、杜牧等。


姓氏源流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55:杜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53位


1.以國名為姓起源。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是神農氏中一支氏族的神樹。這支氏族崇拜杜梨樹為氏族的原始圖騰,建立國家後稱杜城,最終形成國和姓這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2.以先祖名為姓起源。春秋時期,楚國有君主名叫熊艱,號稱杜敖。其後人以“杜”為姓。


3.以官職為姓起源。杜蒯是春秋時期晉、秦、衛諸國掌管膳食和祭祀犧牲的官吏,是官職稱謂,在杜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杜”氏。


4.出自杜康。杜姓第一人是釀酒鼻祖杜康。杜康的出生年代,一種說法是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期 ,另一種說法認為他就是夏朝第六代國王少康。杜康的故鄉在今河南省汝陽縣杜康村。


5.出自姜姓,為神農氏的後代。相傳在商朝時已經有杜國,是神農氏的後裔后土的子孫。古杜國在今陝西西安東北部。商末周國興起,杜人歸順於周。史書上沒有留下姜姓杜氏後裔的消息,可能完全融入了祁姓杜氏之中。


6.源出祁姓,為帝堯的子孫。4000多年前的帝堯初居山東定陶,後遷河北唐縣,故號陶唐氏,祁姓。其實陶唐氏是當時活躍在華北地區的一支部落,由於帝堯的豐功偉績,才使陶唐氏記載於後人的史書之中。


7.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融入杜姓的外族主要有:秦漢之際板循蠻首領杜濩,杜姓是巴族人中的大姓;南北朝北魏鮮卑族獨孤渾氏族改為杜姓;北宋金國女真族徒單氏族改為杜姓;清朝滿洲八旗都善氏、圖克坦氏等氏族均集體改為杜姓,其後族人多數同化為東北杜姓漢族,與今東北多杜姓與滿族的改姓有直接關係。


得姓始祖


杜伯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55:杜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53位


上古時代,帝舜封堯的兒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孫在夏和商時都是諸侯。到了周初成王時,唐國不敬當朝天子,被當時攝政的周公旦滅掉,而把其弟叔虞封於唐,把唐國原國君後裔遷到杜,因此改稱唐杜氏。周宣王時,唐杜國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稱杜伯。杜伯風流瀟灑,使周宣王的寵妃女鳩著迷,於是設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為所動,惱羞成怒的女鳩惡人先告狀,反誣杜伯欺負她,周宣王於是斬殺了杜伯。杜伯死後,其子孫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遺族便以國為氏,稱為杜姓,他們尊杜伯為杜姓的得姓始祖。


杜康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55:杜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53位


據《世本》所載,相傳杜康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人,善於造酒。有一部分杜姓人尊杜康是杜姓始祖。


郡望堂號


杜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襄陽郡、濮陽郡、漢陽郡、南陽郡。

杜姓堂號主要有京兆堂、襄陽堂、濮陽堂、漢陽堂、南陽堂、詩聖堂(少陵堂)、永言堂、振德堂。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55:杜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53位


宗祠楹聯


民歌慈母;世號詩王。

——杜詩、杜甫


書成通典;名列瀛洲。

——杜佑、杜如晦


花折應時,金陵度曲;蘭謫降麗,玉簡留珍。

——杜秋娘、杜蘭香


耽思乎經籍;圖像於凌煙。

——杜預、杜如晦


學業醇儒富;星斗煥文章。

——集杜甫詩句聯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朱德撰書杜甫草堂聯


守道還如周柱史;著書曾學鄭司農。

——唐代詩人杜牧詩句聯


雲霞晴光轉物候;春夜喜雨知時節。

——唐代杜甫詩句聯


夢醒揚州甘薄倖;心憂社稷老風塵。

——杜審言


錦水春風公佔卻;草堂人日我歸來。

——清代書法家何紹基撰杜甫祠聯


楓林綠樹丹青合;玉杯錦席風雲流。

——唐代杜甫詩句聯


卜築草堂,誤傳嚴武宅;馳名武庫,癖好左氏書。

——杜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