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六)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六)

六之飲

【原文】

翼而飛,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原注:俞,當作渝。巴渝也]間,以為比屋之飲。

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於戲!天育有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譯者注:此處有脫文]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採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羶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座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六)

這一章,陸羽講述了“茶”的歷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春秋時齊國的晏嬰,漢代的揚雄、司馬相如,三國時吳國的韋曜,晉代的劉琨、張載、陸納、謝安、左思等人都愛喝茶。後來流傳一天天廣泛,逐漸成為風氣,到了唐朝,達於極盛。在西安、洛陽兩個都城和江 陵、重慶等地,家家戶戶都飲茶。然而當時民眾飲茶都沒有什麼講究,鍋碗混用、添加輔食等現象很普遍。於是,陸羽就在這一章重點強調了“茶”的天然屬性和其特殊的歷史承載,告訴人們“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提倡人們保持茶的自然本味,呼籲人們要敬“茶”、愛“茶”,並反對“痷茶”、加輔食、混用器具等一些常見的飲茶陋習。最後,陸羽特別講述了分茶的禮儀,向大眾推廣“茶禮”的概念。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六)

自茶“發乎神農氏”傳說開始,茶就已經不只單純是一種要吃或飲料了。眾所周知,我們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神農氏炎帝是我們的始祖之一,也是中華文明中“三皇”之一,在漢代以後產生的道教中,尊稱神農氏為“神農大帝”。正是茶與神農氏的不解之緣,樹立了茶在人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註定茶必將承載厚重的文化積澱。

茶之初始是以“解毒”之草出現在世人面前,後來逐步發現茶的其他功效,俗話說:“米壽八十八”“茶壽一百零八”,古人早已將茶看成是能延年益壽的佳品。中國的儒釋道三家都講修身養性之道,都有各自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他們各自在茶事活得中找到了切入口,以不同的方式和理念,融入進茶事活動中,如儒家的“茶禮”、道家的“藥茶”、佛家的“茶禪”等,都是以茶為載體解經佈道,同時也使飲茶上升為“文化”的高度。正因如此,中國茶文化才能如此多姿多彩、博大精深道。

儒釋道思想表現在飲茶方面,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側重點。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六)

儒家: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大力宣揚“仁義禮智信”和“中庸”, 強調“仁”的實行要以“禮”為規範,提倡德治和教化。 認為“中庸”是處理一切事情的原則和標準,認為“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和”,“和而不同”、“致中和”、“和為貴”,“和”是禮,“和”是智,“和”是恰到好處。儒家把“中庸”和“仁禮”思想融入中國茶文化,提倡茶禮儀和茶的精神。茶禮表達了仁愛、敬意、友誼和秩序。儒家認為茶有德,唐代的劉貞亮把飲茶的好處歸納為”十德”:即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韋應物稱茶為“性潔不可汙”,宋徽宗稱飲茶可以“清和淡潔,韻高致靜”。

雖然孔孟創立儒家學說正值諸子百家的時代,此後秦朝以韓非子的法家為指導思想,但自從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學思想的正統地位就已得到確立。南北朝時,茶已用於祭禮,唐以後歷代朝廷皆以茶祈福社稷、祭祀宗廟,朝廷議事、幕僚互訪等都有茶禮。儒家精神也表現在民間茶禮、茶俗中,“以茶代酒”和“客來敬茶”, 通過飲茶溝通思想,加強彼此理解,促進和諧,增強友誼;早晚奉茶、新婚敬茶、祭祖獻茶等,都體現了孝悌為先、仁愛謙和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東南亞地區的飲茶文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茶禮依然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六)

  佛家: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由於教義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葉與佛教之間很快就產生了密切的聯繫。到唐宋時期,佛教中的禪宗得到迅速發展。禪宗強調以坐禪的方式,徹悟自己的心性。

坐禪講究專注一境,靜坐思維,而且必須“不動不搖、不委不倚”,更不能臥床睡眠,通常坐禪達九十天之久。為此,需要一種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禪產生的疲勞和作為補充體力(午後不食)的飲料。這樣,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勞等功效的茶葉便成為僧徒們最理想的飲料。所以,禪宗寺院十分講究飲茶。《封氏聞見記》記載,“(唐)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六)

由於禪宗的大力提倡,不僅寺院僧人飲茶成風,而且促進了北方民間飲茶習慣的進一步普及。一些僧人嗜好飲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茶已成為禪師坐禪的法緣,並且已經融入禪僧的日常生活當中。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得天獨厚,雲裡霧裡,極宜茶樹生長。農禪並重為佛教優良傳統。禪僧務農,大都植樹造林,種地栽茶。製茶飲茶,相沿成習。許多名茶,最初皆出於禪僧之手。如佛茶、鐵觀音,即禪僧所命名。至唐中期,皎然上人首次把“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本道”完整地、系統地通過茶詩闡述出來,而且首先提出了“茶道”的概念與定義,從而開啟了中華茶道之先河,逐漸使茶禪融為一體而成為中國的茶禪文化。

飲茶需心平氣靜地品味,講究井然有序地吸飲,以求環境與心境的寧靜、清淨、安溢。參禪要澄心靜慮地體味,講究專注精進,直指心性,以求清逸、沖和、幽寂。品茶是參禪的前奏,參禪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體,水乳交融。茶禪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純與昇華。整個茶事過程,如碾茶時的輕拉慢推,煮茶時的“三沸水”,點茶時的提壺三注和品茗時觀色、聞香、品味,都包含了體味、領悟自然真諦的哲理,並以此體悟佛性和超凡脫俗意韻,所謂“禪茶一味”便是如此。後這一“茶禪”理念與佛教、飲茶一起東傳到日本,並得到基礎和發展,形成了現在的日本茶道。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