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六)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六)

六之饮

【原文】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原注: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于戏!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译者注:此处有脱文]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六)

这一章,陆羽讲述了“茶”的历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喝茶。后来流传一天天广泛,逐渐成为风气,到了唐朝,达于极盛。在西安、洛陽两个都城和江 陵、重庆等地,家家户户都饮茶。然而当时民众饮茶都没有什么讲究,锅碗混用、添加辅食等现象很普遍。于是,陆羽就在这一章重点强调了“茶”的天然属性和其特殊的历史承载,告诉人们“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提倡人们保持茶的自然本味,呼吁人们要敬“茶”、爱“茶”,并反对“痷茶”、加辅食、混用器具等一些常见的饮茶陋习。最后,陆羽特别讲述了分茶的礼仪,向大众推广“茶礼”的概念。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六)

自茶“发乎神农氏”传说开始,茶就已经不只单纯是一种要吃或饮料了。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神农氏炎帝是我们的始祖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中“三皇”之一,在汉代以后产生的道教中,尊称神农氏为“神农大帝”。正是茶与神农氏的不解之缘,树立了茶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注定茶必将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

茶之初始是以“解毒”之草出现在世人面前,后来逐步发现茶的其他功效,俗话说:“米寿八十八”“茶寿一百零八”,古人早已将茶看成是能延年益寿的佳品。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讲修身养性之道,都有各自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他们各自在茶事活得中找到了切入口,以不同的方式和理念,融入进茶事活动中,如儒家的“茶礼”、道家的“药茶”、佛家的“茶禅”等,都是以茶为载体解经布道,同时也使饮茶上升为“文化”的高度。正因如此,中国茶文化才能如此多姿多彩、博大精深道。

儒释道思想表现在饮茶方面,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六)

儒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大力宣扬“仁义礼智信”和“中庸”, 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 认为“中庸”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和”,“和而不同”、“致中和”、“和为贵”,“和”是礼,“和”是智,“和”是恰到好处。儒家把“中庸”和“仁礼”思想融入中国茶文化,提倡茶礼仪和茶的精神。茶礼表达了仁爱、敬意、友谊和秩序。儒家认为茶有德,唐代的刘贞亮把饮茶的好处归纳为”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韦应物称茶为“性洁不可污”,宋徽宗称饮茶可以“清和淡洁,韵高致静”。

虽然孔孟创立儒家学说正值诸子百家的时代,此后秦朝以韩非子的法家为指导思想,但自从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就已得到确立。南北朝时,茶已用于祭礼,唐以后历代朝廷皆以茶祈福社稷、祭祀宗庙,朝廷议事、幕僚互访等都有茶礼。儒家精神也表现在民间茶礼、茶俗中,“以茶代酒”和“客来敬茶”, 通过饮茶沟通思想,加强彼此理解,促进和谐,增强友谊;早晚奉茶、新婚敬茶、祭祖献茶等,都体现了孝悌为先、仁爱谦和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饮茶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茶礼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六)

  佛家: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到唐宋时期,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

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补充体力(午后不食)的饮料。这样,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六)

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茶已成为禅师坐禅的法缘,并且已经融入禅僧的日常生活当中。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优良传统。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地栽茶。制茶饮茶,相沿成习。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至唐中期,皎然上人首次把“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本道”完整地、系统地通过茶诗阐述出来,而且首先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与定义,从而开启了中华茶道之先河,逐渐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

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讲究井然有序地吸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溢。参禅要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幽寂。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整个茶事过程,如碾茶时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水”,点茶时的提壶三注和品茗时观色、闻香、品味,都包含了体味、领悟自然真谛的哲理,并以此体悟佛性和超凡脱俗意韵,所谓“禅茶一味”便是如此。后这一“茶禅”理念与佛教、饮茶一起东传到日本,并得到基础和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日本茶道。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