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宋人吃茶好悠閒

茶經:宋人吃茶好悠閒

茶經:宋人吃茶好悠閒

如今的日子,多少過得有點浮躁, 除了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外,更多家庭為了房貸, 醫療費, 孩子的教育費用在忙碌。

翻看一些宋元筆記發現,宋人當年的日子似乎比我們過得清閒雅緻。那時候,宋人流行煮茶、焚香、掛畫、插花,這些日常雅好,被後人稱之為“宋人四藝”。《夢梁錄》上記載說:“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

宋人流行的點茶法,是先將茶葉壓碾成粉末,然後放入茶盞中以水注點,用力攪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狀再飲用,這一方法,如今在我國早已失傳,只是在傳世的一些宋人畫作中還能看到,而在東瀛日本卻保留下來,日本抹茶道就是源自宋代的點茶。

宋代,在市井巷尾、士大夫家中,還流行鬥茶。蔡襄在《茶錄》中講述鬥茶時說:把團茶擊成小塊,碾成細末,篩出茶末,取兩錢末放入燙好的茶盞,注入沸水,泛起湯花品嚐色香味,佳者為上。

當然,如果皇帝和士大夫用,就又不同了, 當年,進貢給皇帝的是福建產的龍鳳團茶。團茶,是宋代的一種小茶餅,團茶始制於丁謂在福建做官時,專供宮廷飲用。茶餅上印有龍、鳳花紋。印盤龍者稱“龍團”或龍茶、盤龍茶、龍焙、小團龍;印盤鳳者稱“鳳團”或鳳餅、小鳳團等。

龍鳳團茶製作十分講究:採-揀-蒸-榨-研-造-過黃,每道工序都有相應的工具和技術。蒸青時,將洗淨的茶放入甑內蒸焙,以消除草木的腥氣;榨茶,將茶分先後兩次榨去水分,除去苦澀味;研茶,在盆內以杵研茶,加適量的水,研至水乾茶熱後,而止,茶的乾熱要適當;造茶,將研好的茶膏,放入圈制挎中,壓制成形,挎有方挎、花挎、大龍、小龍等不同的模式;過黃,成型的模茶,用火焙烤六至十五次,火候大小和焙烤次數,要按照鑄的薄厚而定;最後,將烤過的團茶在沸水中,過湯出色,放置在密封的房間中,用扇急煽,使其成為色彩光亮的團餅茶。

龍鳳團茶,用火焙的工藝有點和現在武夷正山小種相同, 正山小種釆用的是炭焐,不同之處是正山小種是未經蒸青、榨茶、研茶等步驟,成品出來,是條索緊實烏亮的散葉茶,入囗微甘淳厚,且有松煙味,而杭州龍井則是將鮮葉涼曬後直接在鐵鍋上殺青,泡出來碧綠清亮,鼻端會聞到時遠時近的豆香味。不知宋人工藝繁複的團茶口感又是如何?

歐陽修在《歸田錄》裡涗:“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小團,凡二十八片,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這一說法,在宋王鞏《隨手雜錄》中得到印證,當年蘇軾在杭州做太守,一天皇帝使臣來杭,公事罷後使者欲還京時蘇軾等杭州大小官員送至望湖樓上,使者遲遲不去,等眾人都走了,才對蘇軾說,出京時,哲宗召見交代,辦完公事後,秘引他到一處,拿出一物說:“賜與蘇軾, 不得令人知”。蘇軾拜謝聖恩後, 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小塊龍團茶。

當年皇室貴族飲茶,是用玉水注、黃金碾、細絹篩、兔毫盞注龍鳳團茶。這一傳說,在1987年4月3日,打開的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一套金銀茶具實物得到證實。不同之處是唐代飲茶用的是呈艾葉綠的秘色瓷,而宋則是黑釉兔毫建盞。當年元四家之一的黃庭堅對兔亳盞稱讚有加,有詩為證“兔褐金絲寶碗, 松風蟹眼新湯”。

兔毫盞器型,一般是斂口和敞口兩種,口沿大,足底小,形似漏斗。斂口的口沿處向內凹,被稱之為束口。宋代兔毫盞的胎土,選用的是建陽當地富含鐵的紅土,胎體厚重俗稱紫金土,兔毫盞上的兔毫是鐵析出的晶體,它們容易受到侵蝕,被侵蝕之後的兔毫,用手觸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覺。宋人鬥茶時,以茶湯麵上浮起的白沫多且持久者為勝。用黑盞來盛茶,便於觀察白沫的狀況,故兔毫盞黑釉茶盞大受歡迎。

鑑賞兔毫建盞一般行家都會從胎、 釉、 形三個方面特徵入手, 令初學者記牢然後對號入座,不達標的都劃入贗品。那只是歸納的幾個明顯的外部特徵。比如建盞一般罩釉到胎的三分之二處,後三分之一露胎,到了三分之二處釉會積得較厚且有小部分形成垂珠現象,這是因為建盞用的是石灰釉流動性強,掛釉很難控制。而象元龍泉則是石灰鹼釉,釉粘稠性大,人工易控制。

石灰釉掛釉不易控制問題,直到清康年間,郎廷極督燒官窯時才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當年,被俗稱為郎窯紅。器物底部邊緣釉汁流垂凝聚,近於黑紅色。為了流釉不過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側刮出一個二層臺,阻擋流釉淌下來,這是郎窯紅瓷器製作過程中一個獨特的技法,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稱。如果只按盞的外壁是否厚釉垂珠來區別,恐會將一隻上品當贗品誤判了,因為也會有少數掛釉到位建盞留存於世。只有對工藝流程原理有了解才能對真贗做出判斷。

一時起意,想複製宋人飲茶之樂,還特地從稻香村買抹茶康司佐茶的小點心,綜合日式抹茶和宋畫上的細節,找來龍井茶,因為沒有茶碾只好用廚用粉碎機代替,將龍井茶打成粉末狀;再找來一隻建盞,投入龍井茶粉用開水衝注,再用西式打蛋器在盞中打出那一層層泡沫。宋人則是用茶筅(一種將竹子分剖成細絲,曲成弧形,類似西式打蛋器攪拌)稱此為擊沸。試嘗之後只覺苦澀重於清香,少了整葉沖泡時的鮮爽,亦少回甘層次,豆香好象也失蹤了。一時不得要領,不過小點心微甜淡香還頗有宋意。點茶怕是其中少了程序,口感茶韻雖不能至,也算是遙向宋人致敬了。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