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從準備到賞味

做杯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從準備到賞味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手衝咖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手衝咖啡感興趣,的確,自己在家裡用咖啡豆做一杯咖啡的話,手衝咖啡無疑是成本最低,步驟也最簡單的方法。相比於意式咖啡機動輒幾千塊來說,最簡單50塊買個濾杯、濾紙,再搞點咖啡豆,你的第一杯手衝咖啡就可以做出來了。就算是我這種住在出租屋裡的人,在小茶几上只花3分鐘就可以沉浸在那些豐富且濃郁的咖啡香氣中。

今天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和入門愛好者分享的內容。

做杯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從準備到賞味


衝煮前:

A.關於咖啡豆的烘焙度

在咖啡豆的介紹中,我們最需要留意的是烘焙度。咖啡豆的烘焙度分三種

淺度:意味著豆子的風味會偏花果香,酸質明顯,容易被萃取不足,出現青草的味道;

中度:意味著咖啡豆的味道逐漸由酸向苦過渡,會有一些焦糖的味道和堅果的味道;

深度:意味著豆子會更偏向苦味,酸質減弱,但是黑巧克力、烤制的堅果、煙感等風味突出,且醇厚,但也容易萃取過度,讓膠皮和木質的味道佔據了上風。

說人話就是:你喜歡酸的,新鮮口感的選淺度,你喜歡苦的濃的選深度,你都想來一點,選中度。

如果你對烘焙度沒有什麼概念,如果你喝過星巴克,那就好辦了,星巴克的豆子都是深度烘焙的,那個味道就是深度的味道。

不過還是比較建議選淺度和中度的豆子。

B.關於咖啡豆的種類和新鮮度

一般手衝咖啡選用的是單品咖啡豆,但是你就要來點幾種豆子拼配的又如何呢,自己做咖啡圖的就是個開心,越反常理越好玩。手衝意式咖啡豆最終呈現出的味道,會更像一杯你常喝到的美式咖啡。

咖啡豆的新鮮程度很重要。一般用烘焙日期後五天至三十天內的咖啡豆比較合適,在烘焙後的五天至十五天是咖啡豆的最佳賞味期。但日期在延後一些你說能不能喝,當然,口味打點折扣,但一樣可以玩出好手衝

做杯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從準備到賞味

C.關於器具

對於手衝咖啡來說,主要的器具包括:磨豆機、手衝壺、濾杯、濾紙、溫度計、稱、計時器。

磨豆機:我覺得如果你不是發燒友,不是開店的,低於一千的磨豆機足夠滿足你的需求。

對於磨豆機的區別,你只需要瞭解不同刀片的特點:平刀磨豆機磨出的咖啡粉呈片狀,接觸水的面積更大,可以短時間內萃取出風味和香氣;錐刀磨豆機磨出的咖啡粉均勻,但萃取率低,相應的萃取時間需要拉長;鬼齒磨豆機受大眾的接受度高,因為能夠磨出的咖啡粉產生的細粉少,得到的咖啡液的味道乾淨且飽滿。

手衝壺:在衝煮時穩定的控制住水流的壺就是一把好壺。

濾杯:不同的濾杯最終呈現的風味指向不一樣。初學者可以先從蛋糕杯練起,然後再向錐形濾杯進階。蛋糕濾杯的容錯率高,且最終呈現的咖啡口感酸苦均衡,且不失醇厚度。

濾紙:為了避免紙漿的味道,還是建議大家使用漂白濾紙。

溫度計:溫度計用來看水溫,合適的水溫可以讓咖啡衝出來的風味更好。

稱:用來精確地把控粉水比。

計時器:計時器可以幫助你控制悶蒸和萃取的時間。

這些裝備看起來很複雜也很多,當然還有低配的辦法:濾杯濾紙和手衝壺是一定要有的。

磨豆機如果不買的話,可以直接買磨好的咖啡粉,記得跟店家說清楚你要手衝的研磨度;溫度計不買水溫你也可以猜個大概,比如水壺裡的水燒好了,你放個3分鐘,大概也是93度左右;稱的話你可以幾塊錢買個量勺,一勺是15或者20克的咖啡粉;計時器就用手機就好了。


衝煮時:

A.關於衝煮

咖啡的濃淡與水粉比有很大的關係,咖啡風味的呈現與研磨度和時間有著很大的關係,酸、苦、甜的均衡萃取看重對水溫的把控。

所以,如果你喜歡濃一些的口味,你可以使用1:14-1:15的粉水比;淡一些口味的,或者針對深烘焙的咖啡豆,你可以選擇1:16-1:18的粉水比。

不同的咖啡豆有不同的萃取建議,最簡單的就是買豆子的時候看清楚商品描述裡參考烘焙師的建議,並根據自己的口味做調整。每次調整隻調整多個變量中的一個參數就好。

做杯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從準備到賞味

B.關於水流

除了參數,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水流的控制。細水流會拉長萃取時間,而過長的萃取時間會導致對咖啡的過度萃取;但是太粗的水流會讓咖啡粉會將咖啡粉直接衝開,水直接透過濾紙落下,造成萃取不足。

對水流的控制,更看重的是從開始到結束手衝咖啡粗細的均勻度。

注水時,一般是控制水流以咖啡粉的中心為第一落水點,以同心圓形狀向外畫圈圈注水,水流不要一會粗一會細,會造成咖啡的萃取不均勻。

C.關於時間

悶蒸的時間一定要做足,悶蒸會讓熱水把咖啡粉打開,會幫助你在之後的沖泡過程中更好地給咖啡粉做萃取。之後的手衝中每次的時間不要太長,不然會有萃取不足的情況出現。

做杯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從準備到賞味


衝煮後:

A.關於容器

有人喜歡瓷器,有人喜歡玻璃,有人喜歡不鏽鋼大茶缸。不論什麼杯子,一定要是乾淨的,其次最不要選用遇熱產生異味的杯子。

在裝咖啡液之前,建議先用熱水溫杯,溫杯後的熱水可以用來清洗濾杯和分享壺。但如果沒有使用分享壺,而是將濾杯直接座於杯上,那麼你在潤溼濾紙這一步的時候,可以多用一些熱水,起到溫杯的作用。

B.關於品鑑

聞其香

輕晃杯身,聞咖啡香氣,你有時會聞到花香或者水果香,有時有濃郁的堅果香、香料的香氣和巧克力的香氣。當然你有時還會聞到青草、蔬菜的香氣,這意味著你的咖啡有些萃取不足;相反當你感到有炭烤皮質、焦糊的香氣,則可能存在萃取過度;但你聞到有舊報紙和發黴的味道,那這杯咖啡中可能夾雜著發黴的豆子。

嘗其味

在咖啡中,酸不是一件壞事,它是帶有蘋果和檸檬香氣的果酸,它會激發唾液分泌,營造多汁感。但如果品嚐到了口腔無法忍受的尖酸,那你可以相對調整參數來校正口感。

咖啡烘焙時產生的焦糖化反應和梅拉德反應不僅會給咖啡帶來苦味,還會產生甜香。我們通常會在品嚐的中段和尾段感受到蔗糖、焦糖或者紅糖的甜感,讓一杯咖啡品嚐起來口感飽滿,且富有層次感。而苦味則是咖啡最大的特點,有時你會感覺到是苦杏仁的味道,有時卻像是黑巧克力,有時微弱到像是啤酒中麥芽的味道。

品回甘

一口咖啡喝完的最後,也仍有值得品鑑的細節,舌尖常感受到有香氣的迴盪。像是花魁這樣的優質埃塞俄比亞原生種的咖啡豆,唇齒間常常留有玫瑰花、草莓的回味;像醇厚度高的咖啡豆也會留給人奶油、焦糖的回味。有時,喝完咖啡以後舌尖還會感受到一陣強烈的甜感。

我們都會疑惑,為什麼我品嚐不到這麼多的風味?其實有時,咖啡的風味是強烈的,而有時卻很微弱,吃的東西越多,記住的味道越多,品鑑到的咖啡的風味也就越多。

在生活中,咖啡是個拿來消遣的事物,手衝也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兒,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教條來約束,做一杯自己覺得好喝的咖啡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