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快遞公司鏢局,不僅送貨還送人

古代交通不便,而且路上多有土匪猛獸,想要寄送點東西太難了,官方還好,有驛站,而百姓只能依靠鏢局。

驛站,作為古時候信息流通的一處重要場所,相當於如今各大物流的轉運中心,其間有大有小,條理分明。驛站在先秦就存在,一般多是處理緊急公文,或是軍國大事。經過各個朝代的更改完善後,有了更好的章程。它屬於國家資源,只給高高在上的統治階層服務,普通百姓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由於驛站的侷限性,導致民間的一些商業往來沒有安全保障機構。所以到了清朝早期,隨著我國金融業的興起,就逐漸出現了鏢局。

古代快遞公司鏢局,不僅送貨還送人

鏢局的由來

鏢局又稱鏢行,是受人錢財,憑藉武功,專門為人保護財物或人身安全的機構。根據近代學者衛聚賢所著《山西票號史》考證,鏢師之鼻祖,應當為山西人神拳張黑五。《山西票號史》記載:

“考創設鏢局之鼻祖,仍系乾隆時神力達摩王,山西人神拳張黑五者,請於達摩王,轉奏乾隆,領聖旨,開設興隆鏢局於北京順天府前門外大街,嗣由其子懷玉繼以走鏢,是鏢局的嚆矢。”

有進一步推論,說鏢局是明末清初顧炎武、傅山、戴廷軾為反清復明,以保護商人運送現銀而設。後來的鏢師們一旦看到遠處山上有土匪,趟子手就大喊:“合吾一聲鏢車走,半年江湖平安回。”據說,這個 “合吾”即“黑五”的諧音,以資紀念。

過去那會兒交通不便,客旅艱辛不安全,便有鏢戶走鏢,為鏢局保鏢的雛形。隨著社會生活日益複雜,鏢局承擔的工作也越來越廣泛,私家財物保送+地方官上繳的餉銀護送+匯款業務等等都會找到鏢局。

到了清朝中葉,隨著金融業的興起(票號的產生),鏢局的主要業務就是為票號押送銀鏢,這就形成了鏢局走鏢的兩大鏢系:銀鏢和票鏢。清朝末期,隨著票號的逐漸衰敗,鏢局的主要業務對象就轉化為給有錢人押送衣、物、手飾和保其人身安全。這就形成了“糧鏢、物鏢、人身鏢”三大鏢系。

古代快遞公司鏢局,不僅送貨還送人

鏢局的業務

鏢局的業務主要是走鏢,就是護送人和物到達目的地。但也有其他業務,比如看家護院、保護商館、保護庫丁等。

為王孫貴族、朝廷要員、富豪巨賈護院,這其中,最為輕鬆的就是王孫貴族了。王貴府邸,已經是重重保護,甚至有親兵把守,鏢師在其中的角色也只是給府邸主人一點心理安慰而已。不過對於很多在江湖上有名頭的鏢師來說,被派到這裡工作,看似輕鬆又賺得多,其實是沒面子的一件事。

保護朝廷要員和富商巨賈的壓力要大許多。朝廷要員面臨的大多不是劫財,而是政治仇敵的刺殺。那些刺客的目的就是取人性命,不完成任務暫不罷休,而鏢師必然以命相拼。

而保護商人要好很多,那些綠林賊匪,一般只圖財不害命,遇上身手好的鏢師,他們也不會拼命,通常打不過就放棄。而且,大多鏢師跟江洋大盜有聯繫有交情,儘管不相為謀,也都會給對面幾分薄面。所以一些招攬一些有名氣的鏢師放在家裡,本身就是一道鎮宅辟邪的“符咒”。

古代快遞公司鏢局,不僅送貨還送人

保護商管不受地痞流氓訛詐、搞亂,風險比較低,因為前來搗亂的多是社會上小混混,沒有真功夫,通常見到有鏢師坐鎮就會自覺出去。當然,也有為了出風頭,硬是要跟鏢師過幾招的。跟這些人過招,要拳拳到肉,卻不傷其筋骨,因為一旦對方傷重,店家要賠償醫藥費。

保護庫丁,保護的對象是在銀庫熔鑄銀子的小役。這些小工無權無地位,卻有不少不義之財。從雍正時期開始,清政府的稅收都是現銀。百姓收入不多,能上繳的都是碎銀子。地方官員利用這一點,上報朝廷,稱碎銀不便於計算和入庫,最好都熔鑄成統一標準的整錠銀子(官銀),朝廷准奏。此後,各地方都有從熔鑄銀子上貪汙公款的現象。那些負責熔鑄銀錠的小工,雖然不如上級官員那麼明目張膽,但也能從中獲利。清政府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對銀庫的管理非常嚴苛,甚至有些變態。但庫丁總有能想方設法偷點銀子帶出來,日積月累,一年也有成百上千兩橫財。不少盜賊知道庫丁有錢,就向他們下手,而庫丁也不敢報官,無奈又驚恐,庫丁只好自己花錢找鏢局,鏢局負責每天接送庫丁上下班,有專車專線。除此之外,庫丁被綁票,其家人也會找鏢局來偵破,不會驚動官府。

古代快遞公司鏢局,不僅送貨還送人

鏢局架構

鏢局的架構組織一般是包括鏢局主人、總鏢頭、從事保鏢工作的鏢頭和鏢師、大掌櫃、管理雜務的夥計和雜役等。

最初鏢局是幾個習武之人結成一個小團體,往往是師兄弟之間的自由組合。友情為重,所領的股份也比較平均,人際關係也比較平等,大家基本上凡事都有發言權,編制處於有無之間。這些人大多有血緣關係,有生死與共、唇齒相依的英雄氣概和血脈親情。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他們的地位劃分和股份份額上出現了僱傭關係。

鏢局的組成人員還有一類是退伍士兵。在統治階級裁軍後,一些士兵沒有得到適當的安置,一些行伍之兵重德守講道義,除了一身的武功之外,又別無謀生之技,於是湊在一起開設鏢局共度餘生,風雨同舟,患難與共。

古代快遞公司鏢局,不僅送貨還送人

鏢行雖然是一種商業行為,但是鏢師也都是武林出身,不但要講究師承,還需要廣交朋友,好為自己的職業活動提供方便。例如晚清八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他們的靠山便是晚清名臣李鴻章。它的創辦人宋彥超,更是在朝廷的神機營供過職,他與八卦掌祖師董海川是摯友。清末,李鴻章在北京的住所,就由會友鏢局負責保護。

八大鏢局裡還有個著名的源順鏢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創辦人大有名氣,他就是京師武林名俠,人稱“大刀王五”的王子斌,他與譚嗣同一文一武之間的交往,被後世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