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感

親情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親情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厚度的感情,它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散去,反而會隨著歲月的洗禮愈加深厚。

高爾基曾說,時間的流逝,許多往事已經淡化了,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顆星星永遠閃亮,那便是親情,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捨不去的,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

在所有親情的關係裡,母親與孩子之情區別於其他的親情關係,大多數人還是和自己母親關係更為親近。尤其是在幼孩時期,每個孩子幾乎都是黏在媽媽身上的。等到漸漸長大,可能和母親的關係不在那麼親密無間,但是內心深處仍舊最依戀母親。

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感

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存在很多特例,母親和子女的關係並不那麼和諧。比如《安家》中房似錦與媽媽潘貴雨,《都挺好》中蘇明玉與媽媽趙美蘭,《歡樂頌》中的樊勝美與媽媽劉美蘭,她們的母女關係都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而變得怨恨滿天。

除卻重男輕女,現實生活中還有因為母親不尊重孩子處處想控制孩子而造成的家庭悲劇。

一、一個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

我媽親手葬送了我的未來,而她也在用她的後半生為之贖罪。是她讓我在生日那天顏面盡失,我悔恨之下喝了農藥,從此留下病根。

我媽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而我爸卻是個中學校長。他們的結合讓我覺得格外不匹配,我媽嘴碎,愛嘮叨個不停,而我爸卻帶著一股書生氣,喜歡安靜。

兩個如此水火不容的人,卻相守了大半輩子。初中時,同學們都問我你爸怎麼能受得了你媽?

還記得初二時,我過生日,爸爸說我可以帶同學去家裡玩,他去幫我買蛋糕,然後回家給我們做好吃的。我特別高興,於是乎叫上了平時玩得好的幾個姐妹,還有班長和同桌,總共五個人。

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感

回家後,我媽在睡覺,我就沒打擾她。我們幾個人在我房間裡聊天說笑。突然我媽就進來了,她看見這麼多人,似乎是嚇了一跳,沒說話就出去了。

幾分鐘後端著一些小零食進來了。我高興地說:“謝謝媽。”她還是沒說話,放下就出去了。

我爸回來了,進屋說你們先玩會兒,一會兒就開飯。之後他就直奔廚房。

飯桌上,我爸祝我生日快樂,還特意在蛋糕上插上蠟燭,讓我許願。我媽這時候來了一句還搞這名堂,蠟燭水都滴在蛋糕上了還怎麼吃。

沒人吱聲,我無奈地說:“這沒事兒,一下就好了。”吹完蠟燭我趕緊拿掉了蠟燭。我媽說:“蛋糕拿過來等會兒再吃,先吃飯。”說著她起身端起蛋糕往廚房走。

飯畢吃蛋糕,媽媽端出了半塊蛋糕說:“你們快吃吧,吃了就趕緊回家。”同學們都有些坐不住了,蛋糕沒吃就走了。

我特別生氣,質問她怎麼能這樣,好好的生日宴她非得整得這麼小氣吧啦的,幹嘛啊?她比我聲音還大:“過生日就過生日叫這麼多人幹嘛,徵得我同意了嗎?有沒有把我放在眼裡。”我委屈地哭出聲來,氣得把她手裡的半塊蛋糕扔在了地上。

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感

她在院子裡罵罵咧咧地指責我沒教養,又訓斥爸爸自作主張,我當時特別恨她。於是就喝了半瓶農藥,喝了之後我就後悔我不想死。

我走出房間告訴爸爸我喝了農藥,媽媽說別聽她在那搬弄是非,爸爸著急地抱起我就往醫院趕,洗胃的那一刻,我覺得我的一生就這樣完蛋了。

二、一瓶農藥結束生日宴鬧劇,從此人生路被改寫,母女關係陷入絕境

後來,我輟學了,呆在家裡,天天與母親四目相對,她還是從前那麼嘴碎,我還是那麼恨她,是她葬送了我的未來,讓我的後半生一眼都可以望到底。

我沒有學上,是我自己要輟學,因為害怕被同學嘲笑,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路在何方?

這些年,我特別反感家裡的氛圍,媽媽有事沒事愛嘮叨,動不動就發脾氣,情緒失控。她希望家裡每個人都按照她的意願生活,大到家裡重大事情的決策,小到生活習慣。而爸爸就像溫柔的綿羊,任憑媽媽如何責罵他從來不還口,在她歇斯底里發瘋時他居然還能看書。

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感

我不理解,為什麼一個男人被一個女人控制成這樣,一點兒脾氣都沒有。如今,親媽讓自己的女兒變成這樣,而爸爸除了自責之外,只扇了媽媽一巴掌。

那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我忘不掉,要不是她,我現在也應該是個大學生。我的人生路已然被改寫,沒有幸福可言。

現在,我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卻始終沒人願意娶我,因為人人都說我被農藥傷了腦子,精神不正常。

而我媽現在才開始擔憂我的人生大事,常常寢食難安,這些年突然就變得越來越老了。我覺得這就是上天對她的懲罰。

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這對母女之間的隔閡到底有多深。現在的母親已經變了,她已經意識到自己曾經的錯誤,對女兒今生造成的傷害已經無法逆轉,她想通過女兒的婚姻大事儘可能彌補她人生的遺憾。所以她才日日擔憂,突然就白了頭髮。

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感

女兒到現在,依舊放不下,把自己遭受的所有傷害放大,全部歸罪於母親,這種思維方式就已經決定了她無法與過去和解。

三、我們在看故事裡做看客,也應該從中明白這些親情關係的真相:

1 親密關係裡的控制是最傷人的

故事裡媽媽是個控制慾極強的女人,她在女兒生日宴當天一系列不同尋常的做法,都是因為爸爸做了件沒有提前通知她的事情,替女兒做主在家過生日。這讓她感覺很不舒服,所以才有了女兒同學到家裡來,她很不歡迎的舉動。

爸爸的這一做法既讓她感覺丈夫不聽自己的,擅自做主了一件事情,又讓她感覺女兒也敢隨便帶同學回家而不經過她的允許。生活裡唯一受她控制的兩個人突然都不聽她的了,讓她很悲憤。

相信作為一個媽媽,她是愛自己的女兒,也愛這個家的。只是她的愛的方式錯了。

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感

真正的愛,是接納對方的所有,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而不是控制和壓抑。

不論電影《囧媽》徐媽媽對兒子徐伊萬,還是《小歡喜》裡喬英子都讓我們明白控制慾太強的人,最終都只會讓所愛之人感覺壓抑,逃離。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保持適度距離,親情也不例外。

2 一個家庭裡的女人很重要,她的脾氣修養通常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幸福感

故事裡的母親也愛自己的女兒,只是她敗在了自己脾氣和性格上。沒人喜歡嘴碎愛嘮叨不分場合的人。

女兒也是,做法有些太過激,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將來可能會吃大虧。

誰都會有小脾氣,誰都會有忍無可忍的時候。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要明白一個人做不了情緒的主人,就會淪為情緒的奴隸。和一個情緒穩定,懂得控制情緒的人相處,心裡會感到踏實,有安全感。反之,和一個不會控制情緒的人在一起,則常害怕萬一他突然暴怒傷到自己該怎麼辦?

網友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一個母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感

有時候人的煩惱不是因為別人傷害了你,而是因為你太過在意。適時換位思考,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心情。很多事情和人不能改變,但是情緒卻是可以選擇。

3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是漸行漸遠的分離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裡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孩子會長大,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想過的生活和人生。父母適時放手,讓他們自主選擇想過的人生,又何嘗不是種愛呢?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明白選擇的意義並且為之承擔責任。

父母子女一場,如果每個人都努力活出自己,那才是給對方最好的愛。

走在人生邊上,你會明白親情割捨不斷,最終都要學會接受和接納,當你選擇和解包容之後,可能會看到母親不一樣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