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今人還能理解嗎?


古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今人還能理解嗎?

隨著科技的發達,相思對現在人來說已經是不可想象的了,即時通訊,視頻聊天已經成為每一個人的標配。隨著高鐵、飛機公交化,很多城市實現了半小時、一小時生活經濟圈,想念一個人,隨時買張票就行了。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了。不少家庭是異地上班,同城生活。當然也有一些是沒有時間相思,渴望有自己更多的空間和時間,不少男女甚至選擇一人終老,認為這樣更自由,生活質量更高,相思也就無從談起。


古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今人還能理解嗎?

但一兩百年前的古人可不這樣,他們一旦離家,少則幾個月,多則好幾年,還有些是一去不復返,音信全無。比如說柳宗元的母親是在他的貶謫地永州離開人間,他自己則是第二次被貶柳州時不幸逝世。李白被流放後,雖獲得自由之身,終因生活落魄,最後客死他鄉。而杜甫從逃難成都開始,先後十餘年期望回到家鄉洛陽,但終其一生也沒有實現,發出“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感慨,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


古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今人還能理解嗎?

對於沒有經歷思念的人是不知道它的滋味的,杜甫自己也說“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認為小孩子不理解這種思念。當然,思念一般是相互的,相思相思,情之所至,憂思如焚。古代離家的一般是男性,女性則居家。離家之人思念居家之人,居家之人同樣對遠方的親人刻骨銘心的想念。這種思念,經常還有經濟壓力,畢竟那時沒有銀行卡,家裡的男人離家了,就要自負生計,自己去種地,這是重體力活。晚上則是孤燈照壁,無限思念。


古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今人還能理解嗎?

唐代詩人王建曾寫了一首《望夫石》: 望夫處,江悠悠。 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人當然不會變為石頭,但思念這種情感完全可以物化為石頭。日日夜夜的思念,神情恍惚,太陽昇起的第一刻,就是看看他有沒有回來?夕陽西下的晚霞下,那個熟悉的身影是否會出現?當夜幕降臨,獨自看著窗外的殘月,多麼希望依偎在你身旁!然而日復一日,朝朝暮暮,都是失望,進而絕望。寧願自己化為那塊石頭,一直遙望你遠去的方向。望盡天涯路,或許你會化作一股清風,撲面而來,讓我歡喜,不負相思不負君。


古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今人還能理解嗎?

石頭天天在風雨中守望、思念。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當你回來時,我就靠在你的肩膀上,張開嘴,傾訴分開以來的風風雨雨。然而,你什麼時候回來?什麼時候回來!難道真的只能絕望!

另外一首唐代溫庭筠的《望江南》也頗有這種山稜崩決的思念: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古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今人還能理解嗎?

天天的希望,天天的遙望,天天的絕望,每天精心梳妝打扮,希望讓你看見最美的自己,然而每天也只能獨倚江邊,在淒冷的望江樓中佇立凝望,秀髮在風中凌亂的飄起又灑落,拂起江水的一點點漣漪,讓它給你託去書信,我在這裡等你,快點回來,這還有你溫暖的家。然而,來來往往的風帆,只迎來了夕陽西下,殘陽如血,相思如江水滔滔不絕。


古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今人還能理解嗎?

這首詞很短,卻是一首近似絕望的絕唱,隨晨風而來,獨倚江邊,隨晚風而去,冷燈殘月,孤枕難眠,無處訴說,相思無限,斷腸人在天涯。

今天的流行音樂也有不少寫相思的傑作,但很少具有穿透力,直擊心底的作品。或許是因為現在的人不需要相思,也沒時間相思吧?對於相思,您還能理解其悽苦悲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