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曾國藩》血祭 第四章 天王定都


本章主要講了洪秀全江寧稱王定都南陵(今南京附近)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主要是三個事情1、決策定都 ;2、定都後的建制與開科舉;3、後續的戰略決策。

今天主要講講洪秀全決策定都南陵的事情,因為類似的錯誤在多個朝代中反覆上演。如明朝的朱宸濠,造反後也選擇定都南京,最終慘淡收場。而歷史老人似乎喜歡出同樣的考題,在朱宸濠定都南京後,曾有謀士給出三策:上策直搗黃龍殺向背景;中策是劃江而治,鞏固南方9省,統巴川收江南;下策就是蝸居南京,朱宸濠選了蝸居南京的錯誤答案,結果身首異處。可惜咱們高考落榜生洪秀全同學,號稱熟讀史書,結果開卷考都答錯了,還把優等生羅大綱給的標準答案(是的,羅大綱就給出了相同的三策)撕爛了,在南京選擇了紙醉金迷,真當南京是小天堂,無關乎後面直接涼涼。所以思路決定出路,思維方式決定了決策質量,尤其是高位的同志們,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思維質量,如果洪秀全讀過《思辨與立場》,會使用批判性思考方式,那麼肯定不會抄多抄不對了,下面我們按《思辨與立場》一書中的8個思維要素對這場定都決策進行分析。

目的:定都金陵是否正確?

觀點:對起義影響的角度分析,定都金陵是否有利於起義以及其短長期影響。

關鍵問題:天王及部分員工是小富即安的心態,想盡快兌現自己起義以來所受的擔驚受怕、戰爭勞累的付出,想在所謂的小天堂金陵開始享受人生,從他們個人的角度、短期的角度進行了決策。羅大綱提出了上策全力北伐、中策定南九省、下策守南京的建設性意見,並指出天下未定,欲安金陵,起能長久的呼聲。

信息:時機:此時洪秀全勢如破竹,從兩廣一起,僅三個月就達到了南京,可謂北上是一氣呵成的氣勢,如定都南京,必然耽誤戰機。清朝雖然失守了南京及部分兩廣地區的城市,但從長沙保衛戰可以看出,清朝並非毫無戰力,只是事發突然,這個陳舊腐朽的清朝還未及反應,待到他們反應過來時,這邊的天國起義就錯失良機,所以從時機上講揮軍北上視為上策。地利:南京不是兩廣,也不是受洪秀全的拜上帝教長期洗腦的地方,所以根本沒有支持的地方組織,況且南京一隅經濟上也無法支撐起義的費用,所以中策是進湘楚,定漢川,收淮揚是中策,就是選擇不爆清朝的頭,而是發展自己的地盤,為持久戰打下基礎,但定都南京同樣是貽誤戰機。你說清朝動作再慢,也不會讓你升級發展而毫不動作吧?人和:支持定都南京的基本上不是文弱書生就是別有用心的人,大部分一線的戰士都是持反對意見的,所以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手下意見不統一時,至少要停下來好好分析分析,多聽聽意見,最忌剛愎自用。此外,洪秀全有意定都也可以看出起義的最終結果,根本就沒有堅定的起義決心,老大都這樣,下面的人會怎麼樣可想而知。

意涵:洪秀全的意涵是自己是天王的兄弟,自由天王保佑,這種宗教忽悠人把自己忽悠倒的也是沒有誰了,就這水平怪不得是留級大隊長,反觀楊秀清就理智多了,拜上帝教也好拜下流教也好,反正都是隻是用於團結和控制組織的洗腦工具,做大事就需要有很多人,人多了就需要有組織,控制組織就需要精神洗腦,僅此而已。

概念、推論 :NA

綜上所述,從起義的影響,以及天時、地利和人和等多個方面可以看出,洪秀全定都南京已經為起義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基本是送人頭給曾國藩同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