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驛堡又名鞍山城,位於鞍山舊堡區東鞍山鄉鞍山城村。小城東貼楊柳河,坐落在東西鞍山兩座山的中間地帶,呈“等腰梯形”。四面城牆長度分別為:東、西二牆為276米,南牆為290米,北牆為283米,總長1125米。牆高10米,基寬8米,石基高2米,磚砌層高7.5米,城牆厚度7.5米。城內用黃粘土夯築成,無夾物,夯土每層9釐米。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國後的一張地圖,圖中紅圈內為鞍山城所在位置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左右時的航拍圖,圖中紅框內為鞍山城所在區域

城內原有關帝廟、龍王廟兩處,為清代建築。西南門外有石井一眼,口小底大,有鐵劍、石臼、包石出土,有布紋瓦、繩紋磚、陶器殘片、乳白瓷片、瓷罐、碗等出土,疑為遼代古城遺井。目前城牆已頹廢,只有遺址尚存,西面土牆保存最高4米官牆,約長達500米。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04年日俄戰爭時期,日軍通過鞍山驛城門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偽時期的鞍山驛堡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偽時期的鞍山驛堡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國初期時的鞍山驛堡

  據文獻記載,鞍山驛堡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重修於明萬曆,為傳遞所。驛內車馬繁多,商賈極盛。據《遼陽縣誌》載:“鞍山驛堡,城西南六十里,有西南,東北二門,明時曾設驛站於此,駐巡檢一員,相傳為明初所建。西南站外舊有‘鞍山驛堡’四個大字,今頹毀,字跡無存”。又《遼東志》載:“鞍山驛,遼陽城南六十里,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驛,萬曆六年(1578年)重修。設百戶一員(武官六品),定遼中衛帶管,遞運所在鞍山站內,定遼前衛帶管,有走馬二十匹,驢一十頭,專司文報。”明清之際,這裡曾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交通要衝。城內商旅興盛,十分繁華,長大鐵路通車後逐漸失去重要地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12月,位於西側的角樓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12月,位於西南方向的殘餘城牆,長約290米,是整個小城保存下來的最好的一段,官牆最高處有4米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12月,西北側的城牆長約283米,目前只留下牆角的基石和上面夯土的痕跡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老建築丨明代古城—鞍山城(鞍山驛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12月15日拍攝,現存的城門及城內的老屋、老石構件


城設東北、西南兩門,東北門已毀,西南門保存尚好。門樓高13米,門洞寬3.9米。原門洞上方有磚雕花紋嵌有“鞍山驛堡”匾額,額下有“萬曆六年重修”款識,現已不存。1986年,鞍山市人民政府重修時,經墨玉雕刻“鞍山驛堡”匾額為補,其四字為遼寧著名書法家溫同春所題。2003年,遼寧省政府將其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更多老照片、老建築,盡在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