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最近幾年時間互聯網發展特別迅速,帶來最直接的變化之一,就是有越來越多的方式能賺到錢,讓每個人的選擇增加了很多種。

常規的方式大都是單一選擇比如工作、考研、創業或者做一個自由職業者,而現在是一個放射性的道路,可以選擇全職,可以選擇創業,可以成為斜槓青年,可以成為自由職業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做,開啟多重身份、多面人生!而其中自由職業,成為了人們最嚮往的職業狀態:

每天睡到自然醒,時間隨意支配,沒有束縛地做喜歡或擅長的事情,在家輕鬆賺錢,想浪就浪,想玩就玩,聽起來就是人生贏家。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成千上萬的人體驗了一把自由職業。本想這是直接躺贏的“人生贏家”,卻不想很多人卻反而哭著喊著想去上班,比如下面圖片中的的靈魂拷問: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下方的留言,可以說很真實了: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很多人都表示春節閒了十來天,接著公司說在家遠程辦公,作息都亂套了……再不去公司上班我怕是要廢了。

我覺得這其實挺好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的“假期”讓很多人認清了現實——自由對多數人來說,並沒有想象中值錢;而多數人,並不適合自由職業。

上班時畢竟節制,有人安排任務、有人監督、有人考核,一旦把主動權拿回來,很多人只會用來熬夜刷劇、再睡到地老天荒。上班時你覺得各種負擔,可不上班時才發現,逃離職場後的負擔更重,分分鐘能把日子過廢。

所以真相是:

你想要的“自由”,只是好吃懶做地放縱自我;你追求的“自由職業”,只是隨心所欲就能掙錢。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如果在體驗自由職業者的狀態後,依然嚮往或者還沒有放棄自由職業的心中“小火苗”,有本書可能對你非常有幫助,叫《知識變現》,我看過這本書後也是受益匪淺,作者是蕭秋水和剽悍一隻貓,他們都是自媒體的大咖,他們在書中採訪了數十位斜槓青年和自由職業者,書中呈現了自由職業者的成長曆程,很有借鑑意義。這是我目前看過的關於自由職業這方面的最好書籍之一。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總結來說,要成為自由職業者,有幾個基本要點是要考慮清楚的:

第一,自律是自由的大前提。誰不知道在家躺著舒服啊?可很多自由職業者,就是因為太舒服了導致工作動力喪失,混吃等死好一陣子,只好又重新找工作乖乖上班。嚴守工作紀律,才可能在寬鬆的環境下把一切經營好。

第二,自由職業特別看中輸出結果。沒人約束你,沒人監督你,做出什麼樣全靠自己控制。因此你必須確保,成果有人買單,還要讓客戶對你有信賴感。

在公司,如果你說好下週一交付版本,交付前突然發現有bug,如果你是員工,你可能還會和上司討價還價:“哎呀bug怕是改不完,多給我幾天吧。”大不了就扣KPI績效嘛。但自由職業者,沒法這麼說啊。

你必須按時、按質量要求交付對應產品。一旦給客戶留下“不靠譜”的印象,你自己都會坐立不安,擔心以後他還會不會找你。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第三,要先有能力,再考慮變現:

自由職業都大都是靠能力或手藝接活,你必須要在某方面達到專業水平,我認識的不少自由職業者都是這一行業中頂尖水平。一個愛好者跟一個職業人士,要求的能力和衡量的標準完全不一樣。

如果想靠愛好賺錢,第一件事需要提高某項愛好的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能力,最少能達到職業水平,然後才行。

一個寫作愛好者,可能一定要等靈感來了才會寫作。但一個專業作家,不要他有沒有靈感,是否有狀態,每天寫作多少字是基本功。

經常在後臺收到留言,說想成為自由職業者,然後在家賺錢,是否有具體的方法。但再具體一點,我問你都有哪些專業技能,很少有人能說得出。

所以要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首先要想你有什麼優勢,有什麼能力,可以做出什麼事情,這件事是有需求的嗎?只有當你的能力可以滿足市面上對你的要求,你高於市面需求的能力,你才有變現機會。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第四,不斷建立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也叫知名度,這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非常重要。當你在工作中有意識的去建立知名度,會在自由職業者時體驗上知名度能給你帶來多大的收益和影響力。

對於專業知名度大的人,轉職成自由職業會非常的容易。而沒有知名度的人,想成為自由職業者會比較困難。當你工作幾年之後,會慢慢接觸行業中的方方面面,能力在本單位做出成績容易一點,想在一個行業中建立知名度和影響力,會比較困難,需要你有能證明自己能力的突出業績,一旦在行業建立你的知識度,不管是跳槽、創業,還是做自由職業者,都會比較容易。


在行業建立知名度有如下幾種方式:

1、在行業中做幾個標杆項目,金額足夠大,並且有一定的技術創新,只要項目完成的比較漂亮,以後你就是行業內的專家了。

2、出書:出本技術含量足夠高的書,是最好的建立行業知名度的方式,但難度較高,需要你的各種能力和實驗,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行。

3、在網絡堅持寫公眾號或各平臺投放文章,不斷輸出自己的作品和觀點,持續的去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這是慢功,要花很長時間,不太容易堅持。

4、定期或不定期做分享或培訓,分享個人心得和行業的最新技術,只要你的分享有足夠的價值,堅持半年到一年,就能讓很多行業人士知道你。現在網絡分享,開個微課或微信群分享之類的非常方便,建議多去嘗試。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第五,有儲備積蓄。

支撐“自由”的是什麼?——物質基礎。

《自由職業者聖經》的作者Sara Horowitz曾表達過一個觀點:

一個人需要有財務緩衝來度過工作的低潮期。

你必須能夠從每個月的薪水中保留一定比例來支付你的稅務、健康與人壽保險、假期和退休儲蓄。低估僱主從你的薪水或保險扣除的費用、是“給人帶來後果最大的事物。”

所以首先,需要做好最壞打算,比如連續幾個月0收入時,你至少有一定積蓄生存下去。


古典老師在專欄提過一個概念:“比‘自由職業者’更酷的,是‘自由職業態’。”

  • “自由職業的自由,不是辭職的自由,而是選擇的自由,這個選擇背後,是能力的自由。
  • “有了這些能力的人,你成為某種超級個體,在公司裡公司外都還挺自由的。
  • “自由職業不是一份職業,而是一種能力狀態。
  • “與其叫作自由職業者,不如稱之為‘自由職業態’。
  • “自由職業態,意味著你自己能夠以自身能力為產品,自己構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我目前還是半職業半自由的職業者,主業做著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獵頭顧問,副業開啟生涯規劃的諮詢師和職場領域創作者,目前的狀態我還是比較滿意的,我自認為完全的自由職業者我還沒有做好準備。但是自由職業態我剛好能達到這一點,事務自由,選擇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時間有選擇的餘地。


疫情期間體驗的“自由職業”,疫情過後你還想繼續嗎?


如果以上你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那麼可以嘗試開啟你的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我還是覺得追求自由職業態會更適合,在現有環境中尋找自由度,並利用它做更多有益的事,或許是更穩妥的選擇。

沒有一份自由能唾手可得,沒有一份職業能輕鬆躺賺。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