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研究」吳敏文:“腦死亡”陰影下的北約70週年峰會

吳敏文:“腦死亡”陰影下的北約70週年峰會

「北约研究」吴敏文:“脑死亡”阴影下的北约70周年峰会

2019年12月3日和4日,29個現正式成員國在英國首都倫敦召開了北約成立70週年峰會。由於此前的10月2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發表了“北約正在腦死亡”的言論,引發美國、德國、加拿大、波蘭等國和北約、歐盟等組織高官的猛烈抨擊。然而,北約確實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馬克龍此論並非空穴來風,此次峰會在某種程度上籠罩在“腦死亡”論的陰影之中。

“腦死亡”論餘波未了

對於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論,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非常惡毒”。引發此番風波的直接原因,是美國未與任何北約盟國協商就從敘利亞撤軍,為土耳其出兵敘利亞、打擊在圍剿“伊斯蘭國”中與北約軍隊並肩作戰的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大開綠燈。為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馬克龍非常不滿,並迅即反擊:“你才應該去查查是不是腦死亡了。”

儘管相關各方對北約“腦死亡”論表示了強烈反對,但這掩蓋不了北約內部矛盾與分歧的公開化。對此,加拿大廣播公司援引本國全球事務研究所軍事專家佩裡的話稱:“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總統有時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他與俄羅斯總統的關係,比他與歐洲甚至加拿大等一些北約盟國領導人的關係更好。”對於土耳其,加拿大媒體也明確表示了不滿:“(土耳其)不但從俄羅斯購買武器,還威脅其他(北約)成員國。”因此,使得土耳其表現得更像是一個對手,而不是北約盟國。

或是對美國默許土耳其出兵敘利亞的投桃報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態力挺北約。11月13日,埃爾多安專程赴美,特朗普則表示:“我和埃爾多安總統相處得很好。土耳其是一個非常好的北約成員。”特朗普的肯定給了埃爾多安底氣,對於法國有關“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是否合格”的質疑,埃爾多安直接回擊:“這不是法國所能決定的。”

鑑於法國在北約令人矚目的重要作用,對於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論,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一方面嚴厲批駁馬克龍,稱這種言論“會造成北約的內部分裂”;另一方面專門趕赴法國安撫馬克龍。但是,馬克龍並不買賬,拒絕為其言論道歉,並稱北約需要這樣的警鐘。

為了對沖馬克龍北約“腦死亡”論的影響,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重點就北約成員的“責任分擔”和“戰備擴充”等進行了強調。11月29日發佈的最新版北約防務支出報告顯示,北約歐洲成員國和加拿大2019年軍費開支同比上升4.6%,連續5年保持增長。在2019年,有9個北約成員國的軍費支出比例超過本國GDP的2%,預計到2024年絕大多數北約盟國將達到這一既定目標。

與此同時,北約在擴充戰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2014年在英國威爾士舉行的峰會上,北約推出了“戰備行動計劃”,以應對烏克蘭危機帶來的安全挑戰。在2018年的布魯塞爾峰會上,北約提出了簡稱為“4個30”的戰備計劃,即在30天之內將30個機械化營、30支空軍中隊和30艘海軍艦艇部署到位並做好戰鬥準備。據斯托爾滕貝格透露,這一計劃目前已經完成90%。另外,為適應新挑戰,此次北約倫敦峰會正式批准把太空納入北約防務領域,與陸、海、空和網絡並列為五大戰場。

「北约研究」吴敏文:“脑死亡”阴影下的北约70周年峰会

北約確實面臨挑戰

首先,北約國家所面對的威脅大為減小。一個軍事聯盟是否成立,決定因素是其所面對的威脅是否存在。從成立的時間節點看,北約組織正式成立於1949年8月,先於它的對手華約組織的成立時間1955年5月,但這改變不了北約和華約是二戰後兩級世界的產物,以及北約以華約為對手的實質。

然而,隨著蘇聯的解體和華約的廢除,以及如波羅的海三國等蘇聯加盟共和國和波蘭等華約盟國加入北約,北約的對手和北約盟國的威脅大多不復存在。北約雖逆勢擴張,但改變不了因為共同威脅的大幅減小而導致北約內部凝聚力出現鬆動的客觀事實。如果過去的威脅依然如故,那麼紛繁複雜的政治表象、經濟糾葛,甚至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論等,或許根本就不會發生。

其次,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對外政策涵蓋美國的北約盟友,使盟國產生離心傾向。特朗普上任以來,向包括北約盟國在內的貿易伙伴揮舞關稅大棒,主要北約盟國和歐洲大國如德國、法國等不能倖免。對此,相關盟國紛紛進行貿易反擊。年輕氣盛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將對全球年營業額在7.5億歐元以上且在法國境內年營業額2500萬歐元以上的數字服務類企業加徵3%的數字稅。矛頭所向直指美國網絡和數字產業巨頭。

對於特朗普催逼北約盟國將防務開支增加到國內生產總值2%以上,甚至要求達到4%的要求,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一致反應是:歐洲防務依靠美國和北約的時代已經結束,歐洲必須建設一支自己的軍隊,由歐洲國家主導歐洲的安全與防務。對於特朗普威脅要“從歐洲撤軍”,歐洲國家的回應是“別忘了帶走你的核武器”。

再次,俄羅斯發展與歐洲國家和北約國家的關係卓有成效。美國執意退出《中導條約》,使得歐洲成為美俄軍事博弈的潛在受害者。因為如果俄羅斯大量研發和部署中短程導彈,歐洲國家勢必成為美俄軍事對峙的前沿。俄羅斯總統普京非常高明地宣佈不會部署針對歐洲的中短程導彈,成功減少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警覺和敵意,也使得美國的退約顯得自私和無視歐洲國家安全。

此前,俄羅斯通過向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及時提供情報,使得後者在2016年得以成功化解針對自己的國內政變;在敘利亞內戰問題上與土耳其協調立場,全力改善了俄羅斯與土耳其的關係。作為北約盟國的土耳其不顧美國壓力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在被踢出美國最新戰鬥機F-35的研製生產體系後聲稱將購買俄羅斯新一代戰鬥機等,使得土耳其幾乎一隻腳已經跨出了北約的門檻。

與此同時,德國不顧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反覆警告和堅決反對,堅持發展投資達95億歐元、每年向歐洲國家輸送550億立方俄羅斯天然氣的“北溪二號”工程。馬克龍不僅邀請俄羅斯總統成功訪問法國,還公開表示“歐洲必須重新思考與俄羅斯的關係”,以避免歐洲淪為美俄戰略博弈的舞臺。

由此可見,北約面臨的挑戰既來自威脅減弱的客觀因素,也來自美國的單邊主義和無視盟國利益、安全等人為因素。在北約70週年峰會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說:“蘇聯和華約早已消失,而對應的軍事集團北約不僅沒有消失,甚至還在擴張。在俄羅斯邊境附近增加軍事基礎設施,這是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感到威脅的俄羅斯絕不會坐以待斃。北約的存在到底是給北約盟國帶來了安全,還是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本身成為問題。

「北约研究」吴敏文:“脑死亡”阴影下的北约70周年峰会

北約內部凝聚力依然較強

但是,北約面臨的挑戰,以及北約盟國之間的分歧,還遠遠沒有達到造成北約分裂甚至瓦解的地步。即使是發表北約“腦死亡”論的馬克龍,也強調他發出的是對北約的警鐘。很顯然,警鐘不是喪鐘。發出警鐘的目的,是為了警示北約的盟主美國以及其他盟國,加強在防務問題上的協調和團結,而不是為了削弱或者終結北約。事實證明,北約仍然具有內生動力和生命力。

首先,北約的主體框架、組織結構完好無損,運行機制完善,日常運作正常。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由成員國外長組成,必要時國防部長、財政部長和政府首腦也可與會。北約理事會榮譽主席由各國外長輪流擔任,任期1年。北約理事會下設的常務機構有北約秘書處,設秘書長1人,現任為斯托爾滕貝格,曾任挪威首相。北約軍事委員會是北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由參加軍事一體化指揮系統成員國的總參謀長組成,日常事務由各國總參謀長任命的常駐軍事代表組成的軍事代表委員會負責辦理。北約盟軍最高司令一般由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兼任,以體現美國在北約中的領導地位。當前,這一切都沒有任何改變。

其次,冷戰結束後,北約不僅沒有像對手華約那樣解散,反而逆勢擴張且勢頭並未停止。1994年1月,第13次北約首腦會議通過了美國提出的關於同原華約成員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建立“和平夥伴關係”的計劃。1997年7月,第14次北約首腦會議決定接受首批原華約國家波蘭、匈牙利和捷克3國加入北約。此次北約峰會,又有北馬其頓加入,使北約成員國增加為30個。

再次,北約內部的凝聚力雖被削弱,但依然存在甚至比較強勁。馬克龍關於“北約正在腦死亡”的言論一出,立即引發美國和其他北約盟國的強烈批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回應稱:“我認為北約依然是歷史上最重要、最關鍵、最具歷史意義的戰略伙伴關係。”德國總理默克爾稱馬克龍的言論“過於激烈”“沒有必要”,“我認為,即使我們面臨問題,即使我們需要更多協調和理解,但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默克爾還首次明確承諾,德國的防務開支將在2024年達到特朗普的底線要求,即佔GDP的2%。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鄭重強調:“北約仍是歐洲安全的基石,任何試圖讓歐洲與美國脫鉤的嘗試,都將傷害歐洲自身。”

「北约研究」吴敏文:“脑死亡”阴影下的北约70周年峰会

北約不會在短時間內消亡

首先,北約不會在短時間內消亡,不僅因為它們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而且因為這一組織所面臨的威脅並未完全消失,美國、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地緣政治爭奪依然存在,變化不過是博弈呈現出更加複雜的局面,體現出經濟與軍事有時混雜有時剝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博弈有合作等新的特徵而已。

雖然德國、法國、土耳其等北約的重要成員國,甚至美國自身,都在不斷努力與俄羅斯改善關係,其中的一些經濟合作,如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能源合作項目,堪稱具有戰略意義,但是俄羅斯與美國和北約之間的軍事博弈卻並沒有停止。

北約東擴不斷推進,跨越原華約界限和蘇聯邊界,甚至不斷接近現俄羅斯國境線,這本身就是北約與俄羅斯軍事博弈不斷加劇的明顯指徵。近日,北約與格魯吉亞在黑海海域舉行聯合軍演,共有來自格魯吉亞海岸警衛隊和北約的5艘艦船參演,演習內容包括水下聯合訓練和機動部署等。與此同時,為提升針對俄羅斯的戰略威懾能力,北約多措並舉推進“閃擊”俄羅斯的軍事演習。俄羅斯則針鋒相對,強化歐洲方向軍事部署、展示先進武器戰力,雙方的戰略博弈和軍事對峙有升級的趨勢,相互威脅客觀存在。

美軍歐洲司令部是實際上的北約盟軍最高司令部,據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透露,美軍計劃2020年春季在歐洲地區舉行大規模演習,並計劃在北約框架內進行25年來向歐洲大陸進行最大規模的兵力投送。此次軍演代號為“捍衛者-2020”,參演兵力包括來自19個北約國家的3.7萬名官兵(其中美軍官兵達2萬名),演習主要目的是提高北約國家軍隊的戰備水平,有效威懾潛在作戰對手。這個作戰對手是誰不言而喻。

其次,馬克龍提出“北約正在腦死亡”論的針對性非常具體,而對歐洲國家而言,集體防禦機制顯然優於單打獨鬥。特朗普背叛敘利亞庫爾德盟友的決定和行為,直接挑戰《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款“約定的共同防禦”。第五條款被視為北約的核心條款和存在依據,因為它規定對任何締約國的攻擊都將被視為對北約所有成員國的攻擊,締約國有義務互相給予軍事支持。特朗普背棄敘利亞庫爾德盟友的可恥舉動,導致馬克龍認為“(美國)正在背棄我們(歐洲)”。不排除馬克龍此言有故作驚人之言的可能。馬克龍此說所要表達的,有對美國種種不顧盟友利益的自私做法的不滿,也有增加法國在北約內部發言權的考慮。但總的來說,北約國家單獨面對威脅,遠不及集體防禦來得有效。

再次,北約的防區外功能已經發揮作用,其存在意義已經超出傳統防禦範圍。北約成立的初衷是為了維護美國和歐洲國家的集體安全,目的是防禦性的。但是,冷戰結束導致兩級世界的終結,北約的歐洲強敵頓時消散。1990年的海灣戰爭,以北約盟國為主體組成的多國部隊發動海灣戰爭,是北約首次的防區外作戰,也使得北約的集體防禦功能蝶變成防區外的進攻作戰。此後的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是北約防區外作戰的繼續和發展。當前,基於美國的全球霸權需要,打造針對伊朗的海灣護航聯盟這一“海灣版北約”,以及試圖打造實行“印太戰略”、針對中國的“印太版北約”的努力,正在成為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軍事冒險的新動向。

雖然東道主英國的《衛報》將此次北約峰會描述成“德國和東歐生法國的氣,法國生土耳其和美國的氣,美國生所有人的氣”,但總的來說,美國與北約盟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大於分歧,矛盾是淺層和具體的,共同利益是深層和整體的。那種認為美歐即將分手、北約即將離散的看法,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北約作為一個軍事集團的存在是基本事實,其未來發展和作用仍然不可小覷。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警覺和清醒的認識。

「北约研究」吴敏文:“脑死亡”阴影下的北约70周年峰会

數字經濟智庫

「北约研究」吴敏文:“脑死亡”阴影下的北约70周年峰会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