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科技那么先进,为啥几乎看不到日本品牌的手机?

万唯问我


速度,速度,速度:日本企业的致命伤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速度,速度,速度。手机行业以及其他一些新兴的电子类行业对产品的迭代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隔三差五不来个新产品发布会,似乎就难以让人感受到期待和激动。快速的市场感知,快速的设计成型,快速的产品迭代,这是手机厂商必备的能力。而遗憾的是,日本企业固有的体制和文化难以作出快速反应。相对而言,复杂的层层决策体制、缺乏生机的年功序列、容易脱离潮流的白发高层、以及唯唯诺诺的行事文化,都会在速度上制约日本企业的产品迭代速度。

手机厂商自嗨的情况比较多,缺乏“合纵连横”

这一现象不仅仅只存在于手机领域。日本企业有一种倾向:我们拥有自己的技术,我们要把自己的技术用起来,我们想这么做(而不是市场需要我们这么做)。也就是,先整理整理自己公司的技术库,看看哪些技术可以用,然后就在设计中加入这些技术,尽量使用自己的东西。这就容易导致“自嗨”,一是难以“博采众长”,难以在手机中使用世界上最强的各种技术;二是容易滋生“肥胖症”,把一些实际上并不需要的功能加入到手机中来。日本总体上崇尚设计文化,战后几十年各种电子产品风靡世界的战绩让很多日本人觉得他们的设计居于世界顶级水平,说得更直接一点,有些沾沾自喜,加上一些顽固。“我的设计有自己的理念和风格,我就想这么做。”结果是,与市场需求脱节,自嗨而已。

更多地聚焦去满足日本用户,缺乏通用模型

其实,这也是日本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日本厂商的一个基本想法是,日本用户对质量的要求在全球都很高,满足了日本用户的要求,也就能满足世界的要求。素不知,这里的日本用户与世界用户不尽相同,甚至截然不同。不仅日本与世界上的其他用户在文化、习惯、思维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日本国内也存在很多细分的小众文化,加上人口基数并不太大,这就导致即使满足了某些日本用户的需求,实际上在全球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小,难以形成通用模型,也就难以走向世界。当然,这与语言也有一定的关系。

上面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产品小红书



商业核心目标是赚钱,很多赚钱的东西是消费者看不见,也接触不到的。日本微电子产业确实很厉害,哪怕是到今天,设备的技术也是中国需要去追赶超越的。至于日本为啥在全球市场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手机品牌,为啥索尼、夏普这些品牌没把手机做起来?原因比较复杂。

思维方式差异,决定产品形态差异

学过管理的人应该知道,日本企业是作为企业管理里面经典的案例存在的,也是必须要学习的一类知识。不是因为日本企业管理水平就一定多么多么好,而是整体的架构设置相当完美。完美到故步自封上面去。

当年盛田昭夫创办索尼的时候,说要把索尼打造成为“工程师的乐园”,于是索尼的产品给人的印象就是“精致”;当年乔布斯创办苹果的时候,本身就是看见了普通消费者未来肯定会对电脑有需求,于是做了苹果电脑,给到个人用户使用,所以苹果的产品给人的印象是“好用”。

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就直接导致产品方面的差异。日本企业始终是以工程师的思想为主导,工程师说好就是好的;美国、中国企业始终是以用户为导向,用户说好的产品才是真正好的。

做手机也是一样,索尼的手机工业设计是出色的,很早就开始做防水手机,使用正反双面玻璃,纤维或金属边框,做工扎实,完全不输iPhone,但是!“索半斤”的称号不是白来的,索尼的手机就是重,压手,工程师可能觉得这样有质感,用户会这样觉得吗?苹果这些厂商是想方设法把手机做轻一点,做薄一点,索尼除外......

系统方面也是一样,同样是安卓系统,中国的厂商比入小米,会加入很多第三方功能,会听取用户的建议做修改,快速的迭代版本,总之就是要让系统变得更好用;但是索尼并不会,不仅不会,而且还会让体验变差,拍摄照片存储到相册,不缓冲几秒都对不起索尼这个名字,工程师当然希望能够拍摄更好的照片意味着需要进行更多的计算,但是从来不会说用一些动画或者其它方案去中和一下用户的等待过程。

全球化导致的关注点变化

如今世界发展到这个阶段,一个产业从技术、制造、市场三个环节来看,相互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像苹果这样的手机巨头,技术方面一边可以自己研发,另一边可以使用其它厂商的技术,或者直接收购(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地图等等都是这么来的),嗯......财大气粗,库克现在什么都不敢,苹果躺着烧钱都可以烧十几年不倒。

制造方面更不用担心,早期的美国企业还会自己开工厂生产,到了改革开放过后,中国的劳动力比欧美国家便宜,自然在制造业上就全部外包了,目前苹果除了在欧洲还有一家自己的工厂生产iMac电脑之外,所有产品全部外包给了中国和东南亚的工厂制造。

市场才是目前厂商抓的最核心领域,广告投放,直营店选址、分销渠道、电商渠道、自媒体造势,确保足够的用户曝光度,这些才是厂商目前相互比拼的大环节,尤其是现在手机产品越来越趋同,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困难的时候。连苹果都需要推出降价、以旧换新、24期免息来吸引消费者。

考验手机厂商的已经不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资源的整合能力。但是这一点上,索尼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索尼手机从技术方面来说一直都不错,尤其是拍照方面,毕竟索尼是全球最大最好的手机CMOS生产厂商,苹果和华为的手机相机都使用索尼生产的感光原件。但是营销方面索尼没办法与其它手机厂商相提并论,你甚至都很少看见索尼手机的广告。

总体的感觉就是,索尼这种企业像一个勤勤恳恳的老工匠,埋头做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产品,等到把产品做好,准备推上市面的时候;发现消费者早就被其它厂商“坑蒙拐骗”领走了,只剩下一些索粉们进退为难的身影。


思想上的差异导致了产品体验的差异,而全球化又导致了关注点的变化,其实索尼这样的日本品牌造手机,已经算是造一款亏一款的状态了,为什么还要造呢?或许只是为了老工匠的一种情怀和标志吧。


PM宋先生


嗯,日本的电子技术很先进,手机有自己的品牌,不走出国门,自己在家里玩。

来自苹果的财务报告称,在其生产的手机1300多个零部件中,50%来自日本,包括有显示屏、内存、光学部件等。以国产手机为例,打开后盖,至少50%的零部件都是来自日本生产的。国产手机的崛起,全球智能手机风行,应该说日本是最大的收益者,智能手机里日本的科技贡献很大。

不是因为日本的智能手机不发达以及技术落后,恰恰相反,是日本人善于学习,在智能与功能手机综合为一体的领域,独自开发属于自己特色的手机拥有无可替代的特色,是手机领域科技遥遥领先的佼佼者。日本在手机研发研制方面是非常有实力的,除了苹果手机,海外手机的所有厂商几乎都无法与之竞争,纷纷退出了日本市场。

日本的翻盖功能手机一方面有智能手机的优点,又融合了键盘和触屏的优点(去年还制作出了iphone的翻盖手机)。发展到目前,日本的翻盖功能手机【是带着键盘的,披着功能机外壳的,智能机】,而且普遍具有NFC支付功能,这些都是海外及中国手机想进入日本市场的巨大壁垒和普遍感觉水土不服的原因。

日本市场对产品的标准是经得起检验的,但凡一件产品能在日本立足,打入全球任何市场基本都不会有问题。①日本的手机软件非常强大,海外的手机很难匹配日本市场的需求。还有日本的智能机是运营商主导的订制机文化,是运营商根据日本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的内容本化订制的,海外厂商自带的订制系统、应用与电子商店基本与日本的习惯兴趣相左。②日本对硬件要求也非常苛刻,崇尚耐用精致的工艺文化,三防手机盛行(防水防尘防摔),体现日本加工制造业细节打磨的精良与品质感。③低价格和高性能的性价比优势在日本没有出路。因为日本人收入比较高,对手机品牌和精致性的要求,所以在日本人看来,iPhone 已经是很便宜了。

附图:新款手机


姐姐虞美人


很少见日本的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甚至电视(大法除外)了吧

同样的,很少见日本的电脑了吧

手机也一样

这个和价值链分工有关系

大量日本厂商牢牢把控着高价值高科技的零部件,获取着高额利润。

手机为例

华为小米OV,哪个没有大量日本零件?

日本随手怼一下韩国,瞬间三星几个就要凉

至于说日本科技不先进的,不值一驳。

当年日本政府宣布2000~2050要拿30个诺贝尔奖,被国内好一顿讥笑。今年2019年,已经拿了19个了,严重超额完成任务啊!


HarryLou


营销方面的短视,设计上的守旧……这些时常被认为是日系手机没落的原因。这些都是表面的,根源还是日系企业这一套管理方法已经落伍了,战后日本曾经靠这一套在全球市场上几乎战无不克,可惜天下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绝学,时也命也运也,轮到你下去了,这一套就变成毒药了。

我来举个实例说明,大概在2011年前后,当时恰逢功能机转智能机的风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都在不断上扬,日本某公司的一款IC产品,功能机时代在同类产品中占了差不多1/3的份额。销售们是处在“商业战场”的最前线,常年在前线作战的销售人员是最能感受到战况变化的,这家公司的销售多次向日本总部反馈,竞争对手纷纷向客户提案新产品,新产品是针对智能手机开发的,此款产品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电路中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数量。还可以简化客户研发人员的设计方式,最关键的是价格并没有涨太多,几相加成,实则整体价格还降了。

当销售们把对手的情况汇报给日本总部,经由日本营业部传递给各部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要跟着对手起舞,我司产品的优点是良率高;另外产品从设计,生产,测试都严格按照日系标准把关,业界无出其右;自家有晶元厂,可以保证产能。高层让底下打仗的士兵就拿这几条“烧火棍”去和对手的真刀真枪干,结果可想而知,客户根本不买账,份额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销售反馈,产品被竞争对手切换,份额降到0……

看到销售报表,身处日本的大中华区营业本部的领导们勃然大怒,要求给个说法,为什么销售额降了,如何挽回……待过日企的应该对这一幕不陌生,好吧,上面发话了,下面的日本人煞有其事的召开各级销售开会,与会销售一致吐苦水,如果不顺应形势升级产品,压根就没戏,台上日本人听的很认真,笔记写的很勤快……可是,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要强化销售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要具体落实ほうれんそう、这几个鸟文啥意思呢?ほう(報告)、れん(連絡)、そう(相談),看到没又回到形式主义那一套。

又过了差不多大半年,这家公司此款产品的份额几乎都降到忽略不计了,很多客户都忘了原来你们也可以做这块产品,每次拿厚厚的产品目录给客户,客户看到这款产品都要问一下,也就是问一下,看到提案后都是连连摇头,他们也许忘了三年前这家公司的这款产品在市场上相当能打。

如果你笨也就罢了,加上贱就更了不得了,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了,这家公司的高层突然幡然醒悟,指示研发要紧跟行业潮流(其实别家都玩了两三年了)不是,您早干嘛去了,产品开发出来了,销售们去推吧,结果去客户那又碰一鼻子灰,首先别家拉出来的客户群一打一打的,您是一个没有,可靠性稳定性不是靠你一句日系品质就可以的,是靠上亿台手机实机测试的,你怎么和人家比?更可笑的是价格依然打不过,道理很简单,卖的越多降成本的空间就越大。不在中国住的大中华营业本部又怒了,又要找原因,写挽回对策。结果鼓捣了半天又搞出个形式主义来,有什么意义?

说白了日企体系臃肿,没有效率,老人思维当政,迷信日系品质,愚忠物作り(制造),这一套已经落伍了,再不改变只能越来越向下沉沦。





淮楠青


日本的科技还先进?那是过去!

据日经中文网3月12日的报道,文章说: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基于荷兰学术信息企业爱思唯尔(Elsevier)2015年至2017年的数据,对被引用次数进入前10%的高质量研究论文进行了调查。计算出各国在151个研究领域所占份额,结果显示,美国在80个领域位居首位,中国在71个领域居首,第一的位置被两国垄断。

众所周知,在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领域,中美两国实力突出,不过从此次分析可以看出,两国在具体各个领域的优劣情况。

美国占据优势的领域是生命科学。在具体46个领域中,“癌症研究”、“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40个领域占据首位。在高效改变基因的基因组编辑和再生医疗等研究方面成为领头羊,在初创企业等参与的产业应用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也在46个领域中的众多领域位居第2,迅速追赶美国。中国在生命伦理和法规等层面限制比其他国家少,被认为易于推进研究。最近,中国研究人员使基因编辑双胞胎女婴诞生,引发全球学界震动。

在工程学、化学、材料领域,中国具有压倒性的存在感。在具体39个领域中,中国在“航空航天工程学”、“电气电子工程学”、“机械工程”和“金属·合金”等31个领域位居首位。中国正在推进力争实现制造强国的产业升级政策“中国制造2025”,在制造相关领域提高了实力。

在不停诞生技术创新的计算机科学、数学领域,中美展开激烈竞争。26个领域中,中美各夺得13个领域的冠军宝座。美国在“软件”和“信息系统”等领域居首,而中国则占据AI领域的首位。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扩大对AI领域投资的总统令,美国也正在举全国之力强化AI研发。

相比之下,日本的存在感十分薄弱。在151个领域中,只有18个领域的份额跻身前5。最高排名是癌症研究等领域的第3,未能登上冠亚军。不仅落后于中美两国,还被英国和德国超越,甚至在各国大力开发的AI领域,日本也只有靠近第10的排名。

以上是日经中文网引用的日本科技振兴机构(JST)的调查结果。JST是日本政府下属的机构。



北美看亚洲


说到手机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谁?想必最多的就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魅族等手机品牌吧。至于说受欢迎的日本手机品牌,小编能够想到的也就是索尼和夏普了,而且这两个还都是卖的不怎么好,据说一直是在亏本状态。像索尼手机的话前几年还能看到有个同事在用,现在则是完全看不到它的身影了。

日本手机除了在国内卖的不好,在本土也不是很给力。在最近关于日本的一份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中,销量前十里面全部都是iPhone和华为,日本本土的巨头索尼和夏普各自只有一款手机入榜。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感觉奇怪。要知道日本虽然说人口不多,面积也不是很大,但是在技术上还是很给力的,在科技领域很有优势。就拿索尼来说, 索尼的镜头一直是手机里面的抢手货,所有拍照给力的手机基本上都是用的索尼的手机镜头。明明索尼镜头这么厉害,但是论拍照貌似并没有听说索尼哪款手机特别的厉害?

据了解,日本手机不火是有原因的,具体如下几点:

1.日本手机利润低,因为日本手机厂商不能发布裸机,所有手机都跟运营商合作,所以大头都被运营商拿了,手机没啥利润。像iPhone手机能够在日本卖的好,主要就是因为讨好了日本运营商,给了运营商们高额的提成。

2.日本手机不懂的宣传手机,并且跟不上手机发展的脚步。继续拿索尼为例子,明明有镜头这么大的优势,但是索尼并不会去打磨手机拍照这些,而且也不会请代言人宣传自己的手机等。在外观设计上,其他手机都是全面屏了,索尼的新品则还停留在以前的非全面屏时代,设计非常古老。

3.不是日本手机不给力,而是竞争太强。手机市场的竞争可谓是非常的残酷,在短短几十年历史中就淘汰了成百上千个手机品牌,甚至一些大品牌也都是成为了过去。像以前国内非常火爆的联想、诺基亚、中兴、三星等等,现在都已经没那么火爆了。


技术小助手


日本仅仅是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做的精细些罢了。自人类有史以来,日本永远是个随从,从来也没有原创,我不知道为啥现在人把日本吹成大天了。

我看有人回答日本是不屑于做整机,而是做更高端的元器件。[捂脸][捂脸][捂脸]是特么猴子派来的逗比吗?那苹果直接卖处理器得了,做啥整机。高通多少年前就想做整机,那是法规不允许他上下游一起做。所有主机厂即使采购元器件,永远不可能一家供应商,而且一个元器件举个例子,100块,一部手机用一个,他挣一半,50,行么?可是我一部手机卖几千,我最次也得挣几百吧?你告诉我,哪个挣得多?

而且你以为卖一个手机,他就是一个手机?他是一个移动终端,万物互联的基础,主机厂掌握了这个终端的市场保有量,可以做许多的扩展,明白吗?你买个元器件还衍生个屁啊。

而且提问的难道都是00后么,我初中的时候,日本的夏普,松下,索尼(后来的索爱),NEC,这些手机那都相当牛叉,无论是设计,功能和档次,那都不比诺基亚和三星低,价格还高。消失的原因就跟诺基亚一样,被打趴下来了呗。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事求是,看看全球顶尖科技分析报告,中美平分秋色,日本好多榜单都进不去。事实上,日本制造80年代之前,就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与中国10年之前类似。但后来慢慢的开始了提升,口碑也有了转变。但显然日本没有跟上信息化的趟,终端市场也见不到他的影子,目前只能深耕小的元器件。这仅仅是被动的选择而已。


Damonshui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水平都很高,并且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在日本的许多发达产业中,科技业是比较出名的,例如机器人、相机、打印机、芯片等等,这些都是日本科技业非常擅长的产品。但唯独手机领域,我们几乎看到日本有什么动静,在我们国内市场上也几乎看不到日本品牌的手机,难道日本人造不出智能手机来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其实在日本还是有很多人使用自己国家制造的手机,但是这些手机几乎都是具有按键功能的早期手机,这可能和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因为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没有我们中国人强,因此对手机的要求也不高,另外日本科技主要厉害在芯片和电子配件方面,他们制造的电子配件一直都被很多国家所使用。校长认为我们在中国很少看见日本品牌的手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手机更新快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家用的手机几乎每半年就会更新换代一次,半年的时间市面上就又出了一款新手机了,并且功能齐全、处理器非常快。能做到这么快的更新速度,除了和消费者的需求很足之外,还和国产手机强大的制造商有关系,国产手机制造商资金雄厚、研发资金充足,并且国人的创新能力很强,所以手机的更新速度很快,从这方面来说,日本手机由于制造商资金缩水等问题,不足以研发更先进的手机,反倒是相机领域日本做得很好。

二、缺乏劳动力

日本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本来对劳动力方面就比较稀缺、并且制造手机需要面积庞大的工厂,日本本来就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国家,因此日本想要大批量制造手机是很困难的。就连国外著名品牌的手机公司,也会利用其他公司廉价的流水线工人帮忙生产,所以劳动力的缺乏,他们的手机难以做大做强,更难以冲击中国市场了。

三、日本人的性格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是比较严谨、守旧、固执的,所以他们能在一个领域里面深入研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手机是多个领域相互结合的一个成果,比如芯片、屏幕、处理器等等,日本并不擅长整合,并且电子产品是一个快速迭代和更新的产品,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生存下来。

最后校长认为,虽然我们很少看见日本品牌的手机,但是国产手机已经足够强大,我相信中国未来能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手机,在手机领域方面做到世界最强。


怀柔平谷土著


我从我自己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的理解。

日本手机不是没有辉煌的时候。在早几年的时候,索尼、夏普都是非常不错的手机。

比如说夏普曾经在2014年推出了号称世界上第一款全面屏手机Crystal,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仅仅从技术上说,先进性就摆在那里。

而索尼即便是现在也在市场上保留了一席之地,早期也有很多很惊艳的手机产品,尤其是索尼还和爱立信一起,使用索爱作为品牌的时候,确实设计出来很多非常具有辨识性的手机产品。如下图所示,就是我很喜欢的一款手机LT18,即便现在看起来设计都还很不错。

为什么日本偏偏没有把手机做起来呢?

我认为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日本企业的整合能力有限,只能够做出来顶尖的零件,却拿不出完善的产品。

比如说索尼手机,明明索尼自己在影像系统上是全球最顶尖的,但是偏偏手机的相机系统就是被其他手机品牌甩在后面。包括最近的一款Xperia 1(如下图所示),终于扭扭捏捏地号称跟相机部门合作,加入了人眼追焦和所谓的BIONZ X for mobile影像处理引擎,但是依然反响平平,毕竟现在的对手都是各种怪物,而且这些新技术可操作性太差,根本不是手机用户想用的。

如果早两年索尼就意识到动用自己旗下的影像部门好好打磨相机系统,至于现在堂堂索尼根本在手机摄影方面就排不上号吗?如果能够多从用户出发,把手机相机系统打造成“可以用来拍照的手机”,而不是“集成了相机系统的手机”,还至于连相机体验本身都做不好吗?

我也不知道这些日本企业内部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但是很明显感觉到他们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掣肘严重。

比如说华为设计一款手机,恨不得找全世界优秀的企业,把他们最优秀的基因融入进去,所以华为手机跟徕卡的影像部门合作,跟索尼联合研发相机传感器,跟保时捷设计要外形,跟潘通要调色,自己旗下还有强大的通讯和芯片部门,一切都是要最好的,然后融合到一起。但是索尼呢?却连自己的旗下的影像部门都没有做好。

夏普也是一样的,根本就不是想做好一款好手机,而是拼命炫耀自己屏幕技术多牛逼,最后的结果同样是泯然众人,连屏幕都做不下去了。

这些日本企业就是想一招鲜、吃遍天,相机好,就只想做相机,其他部门想要分一杯羹都不给;屏幕好,就只想做屏幕,其他的部分一点儿都不在意。但是手机实际上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子设备,外形、通讯、相机、屏幕、系统、续航……哪一块差了都不行,可惜日本手机企业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然了,日本在零部件生产上依然保持了相当的优势,但是可惜,手机这一块大蛋糕就是拱手让人了。只能说是他们自己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