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灵活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的能力,它是人们的活动技能、神经反应和各种身体素质在活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1.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


(1)生理因素。影响灵敏素质的生理因素主要有:大脑皮质神经反应的灵活性、运动分析器的功能、前庭分析器的功能等。运动分析器的灵活性与准确性,以及肌肉收缩的协调性与节奏感是影响灵敏素质的重要因素,在运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性,是因为支配该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的分析综合能力高度完善的结果。前庭分析器对空翻、转体及维持身体平衡、变换身体的方向位置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

(2)动作技术熟练程度。经过反复练习,最后形成熟练动作。动作越熟练,技术运用显得越灵活,越富有创造力,表现的灵敏素质也就越高。在实际动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处于动作学习的初级阶段时,一般运动员的表现都是不很协调,随着学习的进一步进行,当动作技术经历过泛化、巩固阶段达到动作的自动化阶段时,动作完成得就比较完美。不断积累运动经验和重复单个动作技术练习,有利于提高练习者的灵敏性。

(3)疲劳程度。疲劳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灵活性与机体活动能力降低。由于大脑皮质的能源物质供应不足,从而产生保持性抑制,导致反应迟钝、速度下降、动作不协调等,灵敏性显著下降。及时消除疲劳,保证良好体力,是发挥灵敏素质的最佳效果。

(4)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灵敏素质的发展是建立在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各项素质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爆发力量,控制身体的加速或减速;通过速度,控制身体的移动、躲闪、变换方向的快慢;通过耐力素质的提高,保证长时间的工作能力;通过柔韧保证力量、速度的发挥。因此,灵敏素质受其他身体素质发育水平的影响。

(5)身体形态。在运动实践中很容易看到身体外形臃肿的个体一般灵活性就比较差,比如一位体重100千克的个体由于他运动起来的惯性比较大,要想灵活地改变在运动中的方向就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自身的灵活性必然也因此而降低。肌肉发达适度的中等身高或者较为矮小的个体,往往有高度的控制力,在运动中也会表现得非常灵活。

(6)心理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情绪的变化,可能会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就会使肌肉和神经都处于迟钝状态,影响到灵敏素质的发挥,造成身体僵硬、动作不协调,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灵敏素质的发挥起积极的作用。

(7)环境温度。如果天气较冷,温度较低,肌肉的黏滞性相对就比较大,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也比较差,因此会影响肌肉收缩的速度,降低关节的灵活性与肌肉韧带的伸展性,进而造成灵敏性的下降。


2.灵敏素质的训练要素 灵敏素质的训练多采用变换训练的方法,以此来打破常规的训练适应和动作自动化。在实际的练习当中,各项训练要素的具体操作要求见表6-8。 表6-8 灵敏素质训练要素的具体操作要求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3.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

(1)十字变向跑。操作:听到开始的信号后,练习者按照箭头所示的方向尽快跑完全程。跑进中,不可触及障碍物。跑动路线见图6-45。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45 十字变向跑路线

注:在实际操作中路线方向的选择可以自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变。


(2)象限双脚跳。操作:练习者从起点开始,听到信号后迅速以双脚并跳,依次跳入A、B、C、D象限(图6-46),在练习的过程中跳动的路线可以发生变化,或者练习者根据指挥者的指定区域进行无规律移动,打破练习中较长时间按照既定顺序带来的适应性现象,更有效地发展练习者的灵敏素质。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46 象限跳示图

注: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以提高练习的效率,比如叫号A沿对角线方向移动至D等。


(3)步法移动练习手段 1)利用绳梯,见图6-47~50。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47 绳梯步法练习1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48 绳梯步法练习2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49 绳梯步法练习3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0 绳梯步法练习4


2)绳梯步法练习常用方法,见图6-51~6-55。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1 绳梯步法1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2 绳梯步法2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3 绳梯步法3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4 绳梯步法4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5 绳梯步法5


(4)拳击专项灵敏素质训练,见图6-56~6-63。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6 下潜防守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7 步法跳跃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8 技术配合练习1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59 技术配合练习2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60 步法灵敏练习1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61 步法灵敏练习2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62 防守灵敏练习1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图6-63 防守灵敏练习2


BF#拳击教学#自学课程实战篇:灵敏素质训练


4.灵敏素质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采取多种训练方法手段。

灵敏素质的发展与各种分析器和运动器官功能的改善有密切的关系。单一练习重复使用很容易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此时这一动作在发展灵敏素质上意义就不大了。因此,在进行灵敏素质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所采取的方法具有多变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效果,还可以避免枯燥,提高练习者的训练积极性。

(2)全面发展综合提高。

灵敏素质的发展应该与各项素质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不能一味只求发展灵敏单一素质。同时,灵敏素质的发展还要与具体的技术动作结合在一起,因为不同运动项目对灵敏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

(3)适宜负荷。灵敏素质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重复次数不宜过多。在进行练习过程中应有足够的间歇时间,但休息时间又不可过长,既不会使机体过于疲劳,又不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而影响灵敏素质的发展。一般练习的时间如果达到1分钟,休息时间应该在3分钟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