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最近留言詢問我這方面問題的人好多,都在問我怎麼辦,最近被孩子“氣死”的導火索也都是因為如此。

我想告訴大家,你們不是一個人,我家也是這樣的,也是最容易讓我“爆炸”的點之一。那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吧。

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1

孩子守規則的“秘密”

談具體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一起想一想,讓孩子守規則的秘密是什麼?

你不妨也思考一下告訴我,有人會說是,言傳身教;有人會說是,每次做錯要求道歉;有人會說,循循善誘;也有人會說,多給孩子掌控感。

都挺對的,在宏觀層面,親密感、掌控感、力量感是前提,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但有了這三個前提,在具體操作層面,孩子還是不一定就遵守規則,這就是開頭很多媽媽的疑問,為啥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呢?

所以在微觀層面,也有三個要素,分別是認知成熟度、身體控制能力、規則清明的環境。

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1、認知成熟度

孩子要理解這件事為什麼能做或者不能做,一般從2歲左右開始,之後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對“規則”清晰。

我之前分享過,1歲左右孩子的管教方法就是很簡單的“轉移注意力”,因為那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他講道理他聽不懂,不如在當下,制止他的錯誤行為,然後給予一個替代方案。

所以第一點,我們需要自查的就是,孩子的認知能力是否具備理解這個規則。

如果你發現孩子也許真的可能不太懂這件事意味著什麼,那就不要每次都是大道理教育“對著幹”。

不妨先使用“轉移注意力”的緩兵之計,或者遊戲力方法的好玩之計。

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2、規則清明的環境

成人是孩子成長的軟環境,只有當我們自己時刻清晰規則、遵守規則並且有規則意識時,我們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規則,讓孩子真正遵守規則。

我們見過太多了,爸爸自己不洗手,然後數落孩子不注意個人衛生習慣的;一邊自己對著孩子大叫,一邊對孩子說,要好好說話,不要大叫。

在管教孩子這件事上,我們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了孩子的“法官”,變成了高高在上的規則制定者,而不是平等的共同遵守者。

那麼輕者,孩子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遵守規則;重者,孩子就出現對抗情緒,憑什麼你自己不做,什麼都要求我。

現在每次給孩子制定規則時,我都會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這個規則我們自己在遵守嗎?-這讓我和老公一致明確,
    這個規則是全家的,而不是針對孩子的;
  • 這個規則是我們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在遵守的嗎?-這提醒我們建立規則意識,隨時隨地言傳身教
    • 如果以上兩點答案是否定,那為什麼我卻要求孩子呢?-這幫助我精簡了很多規則,抓大放小,也就是我常說的“規則之內給予最大的自由”。而最關鍵的是,我們也藉著這個機會“和孩子一起慢慢變好”。
    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看到這裡,大家都可以先反思一下,上面兩條我們做的如何?

    有些朋友也許會說,我家孩子都4、5歲了,認知沒問題,自問我們父母也都是以身作則的,那為什麼還是屢教不改呢?

    這就涉及到三要素裡的第三點了,身體控制能力。

    2

    心裡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心裡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就是很好解釋這個原因了。

    人本質都是衝動性生物,我們很多原始慾望都是受身體本能支配的。控制衝動的大腦前額葉需要一直到青春期以後才能慢慢發育成熟。

    控制身體是反天性的,這不僅僅需要前額葉發育成熟,還要配合長久以來的道德規範的自我約束。

    (成年人因為衝動釀成大錯的,也是時有發生,可見就是因為這第三點在作祟)。

    明白這點了,自然就能理解孩子,為什麼之前做錯了,也都認識錯誤了,為啥同樣事情還要做錯?!

    因為他們就是“衝動”本人啊!

    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基於這個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再來聊聊該怎麼辦?

    1、過程中制止但不教育

    孩子犯錯的過程中,即使是“屢教不改”的,也不要碎碎念來教育,“怎麼又這樣啊?你這孩子上次不是答應媽媽了,不能這麼做的。你怎麼說話不算數呢?”

    這些話有道理,但在當下孩子聽不進去的,接收到的只是“嘮叨”,“嘮叨”帶來的效果就是牴觸、排斥、反感,然後任何信息都聽不進了。

    更加不要威脅,“我數到3,你再不停下來,我就XXX”。

    第一次也許有用,但“權力對抗”機制卻建立了,之後要麼我們的條件不斷加碼,要麼馬上就會被“反噬”。

    因此對待這個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簡潔、堅定的制止,“不可以”。

    很多朋友看到這肯定有疑問了,我以前說那麼一大段都沒用,現在說三個字怎麼可能有效?

    的確沒效,但我們這麼做是為了強化“規則清明的環境”,任何時候讓孩子明確我們對於規則的態度,也能強化他們的認知意識。

    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2、過程後承擔後果

    針對這個問題最關鍵的是第二步和第三步,也就是事後的處理方式。

    一般來說,我們針對事後肯定想到,讓孩子道歉,幫助孩子認識錯誤。這一點沒問題,但不該只是停留在說“對不起”。

    不然,反而會強化“屢教不改”,孩子似乎就進入了一個怪圈,做錯了,說句“對不起”就好了。

    做錯了最有效的“悔改”不是說出那句“對不起”,而是承擔做錯事的後果,遊樂場打人了,所以不得不提前終止玩耍時間;吃飯大叫,所以只能結束這頓飯了。

    我的任何行為都是有後果的,我現在開始需要為自己行為負責了。

    我一般並不會花很多時間讓說出“對不起”,但我花了很多時間在讓承擔後果。

    犯錯後的孩子,第一時間選擇的就是逃避,還會經常通過大哭大鬧來表示抗議。

    我會陪伴孩子平靜情緒,我也會陪孩子共同完成,但是幾乎沒有一次我會讓她輕易逃避不負責。

    整個過程中,我也會反覆強調,規則是什麼、孩子為什麼做錯了和我們都要為自己行為負責。

    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3、防患未然,約定暗號

    接下來,我會在當晚或者第二天,和孩子進行“情景演練”,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我們可以怎麼做?

    一般來說到了“明知故犯”階段的孩子,他們在心平氣和的狀態,是可以和我們一起想出一些正確的做法的。

    但是不要忘記,回到我說的三要素,他們的心智已經成熟,但身體還是衝動。

    所以光說好“可以怎麼做”,哪怕進行了很多次角色演練還不夠。

    最關鍵的是,還要和孩子一起約定一個暗號,一兩個詞可以幫助孩子想起我們之前的約定。

    這是因為孩子在“爆炸”的當下是聽不了一整段故事的,但這時一個關鍵詞,也許就能起到讓衝動的身體“暫停”的作用。

    孩子屢教不改,明知故犯,只是因為你不懂這三點

    最後呢,分享一個自己的感悟吧。

    想想我們自己多少次“道理都懂,還是控制不住吼”,如果我們非常努力,還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那麼孩子並不比我們更容易。

    當我們伸出一根食指指向孩子說,“你怎麼這樣”,其實要記得,有三個手指都是指向自己的。

    放下控制改變他人的心,而是先嚐試體諒理解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