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檢察藍”,守好“生態綠”

當你遊走于山水之間

呼吸著新鮮空氣

身臨暖風佛面鳥語花香的春景

醉心於眼前那片盎然的綠

幸福感油然而生

……

這宜居環境的背後

有他們默默的付出和守護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有關森林保護的那些事兒~


守護林地: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亮出“檢察藍”,守好“生態綠”


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的劉某上墳時引燃了燒紙和周邊的乾草及鞭炮,導致某林場起火,火勢迅速蔓延。發現火情無法控制後,劉某擔心事情敗露,遂畏罪潛逃。


後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劉某對全部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嵐山區農業林業局對現場進行勘驗、評估認定,該林地為省級重點公益林,其中造成損害的森林面積為8.87公頃,生態價值損失為176.76萬元。

亮出“檢察藍”,守好“生態綠”

檢察機關以涉嫌放火罪對該案提起刑事訴訟。因林地所有權人放棄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生態環境仍處於受侵害狀態。


為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經省檢察院批准,檢察機關依法向嵐山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被告人劉某對被毀壞的林地,通過補種等方式恢復原狀;如不能恢復原狀,由被告對森林火災生態價值損失176.76萬元承擔賠償責任。

最終,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劉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同時判決其賠償生態價值損失176.76萬元。

亮出“檢察藍”,守好“生態綠”


森林保護:

依法發出檢察建議

亮出“檢察藍”,守好“生態綠”


檢察機關在辦理一起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的案件中發現,莒縣某村存在非法採石現象,致使大面積林地被破壞。


經森林公安現場勘驗測量,被破壞林地共計4573.16平方米,摺合6.859畝。林地地類為喬木林,林種為防護林,森林類別為重點公益林、國家公益保護林,保護等級為3級。經偵查機關偵查,嫌疑人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刑事立案。

亮出“檢察藍”,守好“生態綠”

嫌疑人雖然承擔了刑事責任,但被破壞的林地沒有得到修復,公共利益依然處於受損害的狀態。檢察機關依法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責令破壞林地的違法行為人限期恢復林地原狀,並依法履行後續監督、管理職責,對恢復、補種進行驗收。


相關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後高度重視,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植被恢復方案,並及時通知違法行為人嚴格按照該方案恢復植被。檢察機關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進行實地查驗時發現,昔日的荒山舊貌換新顏。

亮出“檢察藍”,守好“生態綠”


亮出“檢察藍”,守好“生態綠”

一個個具體的案例,是公益訴訟檢察官履職盡責的生動實踐。


他們用腳步丈量著日照這座城市的距離。炎炎烈日下,有他們實地勘察現場的身影;凜凜寒風中,有他們摸排線索、調查取證的堅定步伐。


自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作為公共利益的守護者,檢察機關不斷延伸執法辦案觸角,搭建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平臺,堅決追究破壞生態者的法律責任,開展生態損害賠償修復工作,著力打造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知識拓展


何為公益訴訟:

檢察公益訴訟是指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違法行為或者行政違法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制度,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


行政公益訴訟範圍: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

食品藥品安全

國有財產保護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民事公益訴訟範圍:

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

食品藥品安全領域

英烈權益保護領域


生態環境方面: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鹽鹼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大氣汙染、土壤汙染、水汙染以及土地、林木、草原、礦產、水產等資源被破壞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都是檢察機關堅決打擊的對象。


來源丨山東省檢察院、日照市人民檢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