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阴阳”与拳术之微议(功夫与思想之七)


功夫与思想之七

易经中的“阴阳”与拳术之微议(功夫与思想之七)

都说《易经》为中国文化之母,只要是在文化方面,也都少不了《易经》方面的阐述,譬如武术,象近代史出现的较为出名的拳系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都取自于以易经里面的东西来命名的。

最早的八卦掌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主,极为注重基本功训练,其运动时的步法与“周易”八卦图的卦象相似,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故名八卦掌。

而形意拳基本内容是以“三体式”为桩功、有五行拳与十二形拳等。形意拳的桩功又有着“万法源于三体式”的说法,三体式又名“三才式”乃天、地、人三才之意,其五行拳则是以金、木、水、火、土为属性,而这些内容都有着溶厚的道家印记与易经思想。

就以太极拳而言,其有重要的两篇拳论,一是张三丰的《太极拳经》,一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后世学拳者通常以这两个版本作为太极拳的指导说法。

象张三丰的《太极拳经》对太极十三势的说法完全按《易经》作为蓝本来比象论形: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先天八卦)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盼、顾、定,即为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而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则开篇便论“阴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中的六十四卦都是由阴爻、阳爻所组合。可以说“阴阳”是《易经》的核心思想。

也有人说中国武术是“阴性武术”,这就引起了疑问,什么叫阴性武术?

但如果有人理解为阳奉阴违之“阴”或阴狠之意则不啻于天冠地屦了。

老子道:“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虽然是将“阴阳”两个字都有提到,但却是先“阴”而后“阳”,古人文字文章都很精简,在文章中,文字的先后顺序皆有所指。

“阴”先于“阳”,内因控制外因,量变到质变,是一个循变的过程,而科学发展的进程正越来越清晰的告诉我们:世界上我们已知的物质只占5%,剩下的95% 的物质,我们并不了解。


超微观世界决定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我们看得见的世界。我们看得见的世界可以说是“阳”的,而看不见的则为“阴”的,因此老子先讲“阴”而后再论“阳”,或者说是“阴”决定于“阳” ,这些都是古人智慧。

“万物负阴而抱阳”揭示了练习武术的本质,练习“看不见”的去决定“看得见”的造诣,譬如“站桩”“练劲”等等或者我们所说的“内功”吧。而我们所下的“内功”,就是人前“看不见”的东西,这些往往才是决定我们的练功质量的好坏以及真正意义上所要得到的东西!所以说中国武术是“阴性武术”不无道理。


所谓的“易”字,上“阳”下“阴”,“阴”支撑着“阳”。


除了可以在哲学上以“阴”控制于“阳”来论述外,在拳法的技术上来说,同样也是“阴”控制于“阳”论,譬如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拳法训练中,传统的门派中几乎每派都有“桩功”,巩固与训练下半身的力量可以决定一个人功夫的优劣,或者倘若没有好的、灵活的步法,再花的拳法也等于零!因此从下半身“阴”主导上半身“阳”当中,完全也可以判断一个人在拳法上的造诣。

老子先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然后又接着说说“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在一种激荡之中而完成了它们的和谐。

阴阳激荡是把握武术的核心与法则,在张三丰的《太极拳经》写道:“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此便是拳法中阴阳激荡中的六面浑圆力只有在在阴阳激荡中才能产生六面浑圆力!

而王宗岳在他的《太极拳论》却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能够将“阴阳”练得非常状态,是什么状态呢?

身体将极为灵敏,王宗岳用了一个很文学化的形容“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这句话引发了后面练习太极拳的拳众们地无限遐想,而可爱的太极雷雷先生在公开的电视节目中,用魔术师的手段,硬是绑了个鸽子在手上捣来倒去,正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鸟不知我,我独知鸟。

易经中的“阴阳”与拳术之微议(功夫与思想之七)

古人在写文章有时是“象形取意”的来点想象,后人却闹出了笑话。


“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变化之道是可以由阳变阴,也可以由阴变阳,既是阴阳对立,又是阴阳互根,阴阳之间此消而彼长,互为转化,于是便有了开合,有了先后,有了由简化繁,最后再由繁化简,便是一个“道”生阴阳的过程。

先论阴阳对立吧,应该说没有对立就没有激荡,没有激荡,就会缺少劲力中的“脆力”与“穿透力”,不仅仅力量失去了激烈中的平衡,同时力量也失去了激情!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阴阳互根,彼此转化。譬如,“站桩”为静的,但桩功有着“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之说,所谓的“不动之动”便是静中之动,“阴”中之“阳”;而太极拳也有“打大圈不如打小圈,打小圈不如打不显形之圈”,而这个“打小圈不如打不显形之圈”便为动中之静,“阳”中之“阴”。

易经中的“阴阳”与拳术之微议(功夫与思想之七)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便是“合”,“阴”便是蓄势以待,打太极拳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但为什么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呢?


总不是为“沉肩坠肘”而“沉肩坠肘”,为”含胸拔背”而”含胸拔背”吧?


但不知有多少练太极拳的人去想这个问题呢?


易经中的“阴阳”与拳术之微议(功夫与思想之七)


“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从身体结构而言,是将整个身体“束”起来,将“弹簧”按住,按住的本质还是为“弹出”服务的,所以“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就是“束”,就是“合”,“束与合”是阴性的,而“张与开”是阳性的,有多少张力的大开与体现,便是“束与合”的成果,这就是阴阳互根,这就是武术辩证法的体现!


易经中的“阴阳”与拳术之微议(功夫与思想之七)


其实,无论静也罢,动也罢,终究静还是为更好的去动,守也罢,攻也罢,守也还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合”是为了“开”,“开”是为了“合”,“静”是为了“动”,“动”是为了“静”,阴阴阳阳,阳阳阴阴,正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云:“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文章最后,还是那句话:以拳论拳,不足以论,以拳论道,其道大矣!


文章随笔 | 易学论道 | 吉祥文化 | 功夫思想 | 书画自娱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文章随笔 | 易学论道 | 吉祥文化 | 功夫思想 | 书画自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关岳庙对面讲武巷灵慈街178号 易风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