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武漢的印象

大學我在武漢上的,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2018年畢業以後就離開武漢到了安徽參加工作,在武漢的四年,讓我百感交集,這是我第一次在一個外省的城市呆過時間最長的,四年的時間讓我對武漢這個城市好感逐漸增加。 2012年的9月,獨自一個人揹著行李到達漢口火車站,第一次出遠門竟然不知道有地鐵,竟然坐了公交車,一個半小時才到學校,晚上和室友們侃大山的時候說出這事被他們一直調侃到畢業,哈哈哈,大學裡的歡笑就是這麼單純。 大一的一整年好像都在瞭解武漢這個城市裡度過,武漢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人多,車多,天橋多,水多,哈哈,但是街上的路卻非常狹窄。不上課,我們宿舍就約在一起到處亂逛,什麼戶部巷,長江大橋,辛亥革命紀念館,曇華林,江漢路步行街,卓刀泉,虎泉,華師大,武大,武漢理工,當然除了去尋找美食,還有大學裡的美眉也是要欣賞的,武漢的美食不必多說,周黑鴨,熱乾麵,豆皮,藕湯……,美女也多,尤其是大學校園裡,對於我們大一的屌絲們來說真的是隻可遠觀。 大二的時候,我們突然感覺自己不太愛往外跑了,室友們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小歸屬,宿舍老大談了和女朋友,大二上學期就和女朋友在武大對面的廣八路一個小區租了房子住,儼然過上了家庭生活,老二整天往湖北省博物館、美術館跑,早出晚歸,他是學考古的,聽說這些地方就是他們的課堂,後來畢業聚餐,老二就說,早知道天天在這兩個地方上課,還考什麼大學,調侃一下。老四是個學霸,鼻樑上的厚重眼睛已經預示著以後他要走學術路線,果不其然,畢業後留在本校碩博連讀了,而我還是在探索武漢這個城市,依然喜歡到處跑,我在大二的一年騎著自行車去了漢陽,武昌,漢口的每一個地方,穿越各個小巷,品味美食,聽武漢本地人聊家常,樂不思蜀。 大三了,我開始意識到每個人臉上都彷彿寫著兩個字:學長,大三開始,我跟著導師開始做研究,主要是民國曆史,去了湖北很多城市,也不斷的寫了一些文章,這個時候才發現,大一大二的亂逛不是什麼壞事,大三的忙碌幾乎讓我失去了記憶,有時候突然感覺大三的時間不翼而飛,是一個時間漏洞,往往大學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大一大二的時光。 大四開始準備論文,由於和導師一起做研究,所以我報考了導師的研究生,比較順利,畢業兩年後,一直沒有機會回去武漢,因為這次疫情,心裡很難受,希望武漢能夠挺過來,武漢加油!

我對武漢的印象


我對武漢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