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美国国债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走势及启示

作为目前全球最强的经济体,美国仍然在全球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元和美国国债是美国国力的体现,美国国债收益率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美国国债收益率是全球真正的无风险利率,是所有外汇的基准,也是所有资产定价的锚;

二是因为美元是全球流动性的源泉。

美联储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的央行,为全球提供美元流动性。

所以,我们其实是处在美元世界里,而美元世界最重要的利率有两个:一个是美联储公布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另一个就是美国国债收益率。

美国国债收益率最近波动很大,上下波动近100BP,这次走势是独特的,还是历史的重复?

我们可以回望历史,复盘美国国债在大萧条和08年金融危机的走势。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结论:

美国处于金融危机期间,美债收益率走势都有一条相似的演变路径,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大萧条


每一次危机之前,都有一段美好的岁月,大萧条也不例外。

整个美国的1920年代,被称为“新时代”或“咆哮的二十年代”,这一时间美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这段时间正值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包括石油在内的美国工业体系的建立,美国的消费水平激增和股市的牛市行情,使得整个美国经济在一个快车道上。

此时,由于美联储还没有走向成熟,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地方联邦储备银行的关系仍然十分复杂,甚至有巨大分歧。

实际上,这一时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能够主导美联储体系(当然今天的纽约联储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

美联储在这一时期,对货币政策于经济影响的理解远没有达到今天这样深刻,为后来很多危机埋下隐患。

第一阶段:高评级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开始暴跌,一个月的时间里,道琼斯指数从254跌到162。

实际上,美国股市暴跌既是因为美国经济从高点的滑坡,也是因为之前股市的位置过高,易跌不易涨。

股市的暴跌和经济下行形成巨大的负反馈,股市越跌经济越不好,经济越不好股市越跌。

市场形成巨大的避险需求。

1930年11月11日,美国银行破产,1931年5月,奥地利最大的银行Kreditan-stalt银行倒闭,德国和英国也有很多私营银行宣布倒闭。

银行的倒闭潮加速了危机的深化,政府债券和高等级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同时,信用利差快速走阔,低评级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

高评级公司债从1929年的4.59%一路下行,最低到1931年5月的3.99%,而低评级债券出现大量抛盘,收益率从6%左右,一路上行超过10%,

由于美国银行业持有大量的低评级债券,使得1930年美国产生了一次较大的银行倒闭潮。

第二阶段:流动性危机

1931年美国国债利率下行到3%,美国财政部充分利用了低利率,开始了长期限国债的发行。国债供给的大幅增加,使得债券供需脱离平衡。

9月,英国宣布脱离金本位,使得超过25个国家跟随,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纽约抛售美元换取黄金,美国黄金储量快速下降,1931年9月10月两个月的时间,美国黄金储备下降超过7亿美元,使得全球对美元的不信任达到高潮。

为了稳定美元币值,联储决定加息。10月两次提高再贴现率,从最低的1.5%提高到3.5%,这是联储历史上短期加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美联储在金融稳定和汇率之间,选择了汇率,最终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直接促成了大萧条。

美国银行业的大规模倒闭潮开始了。

从1931年8月到1932年1月,全美超过1800家银行倒闭。

银行倒闭潮使得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大增,联储又加息,美国债券市场崩了。

从1931年5月到1932年6月,高评级债券收益率从3.99%一路上行到4.83。

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备忘录这样写道: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国政府债券的价格下跌了10%,高评级公司债的价格下跌幅度超过了20%,低评级公司债价格下跌幅度更大。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必然加剧银行的困境,单个机构为了加强自身头寸所做的努力,已经严重的恶化了银行业的头寸情况,这一点目前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第三阶段:经济衰退

在银行业流动性危机面前,联储不再坐视。1932年4月,联储开始进行大规模公开市场购买行动。

联储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使得美国金融局势有所稳定。

但是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1932年、1933年又相继爆发银行倒闭潮,这次银行破产潮正式宣告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美国开始经济衰退。

美国高评级债券利率再一次进行下行期,债券进行牛市,这一波牛市幅度非常长。

高等级债券收益率,从1932年6月的4.83%,一路下行,到1941年10月,已经到2.5%的水平。


复盘美国国债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走势及启示


所以,美国大萧条时期,利率走势是这样的:

市场避险情绪下先大幅下行,再在流动性危机小幅上行,经济衰退中进入大幅下行的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大萧条时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战胜了在任的共和党总统胡佛,入主白宫,在任期间罗斯福把凯恩斯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带领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之前,华尔街有一段甜蜜的岁月。

道琼斯指数从2002年7500点左右,一路上行到2007年的14000点,几乎翻倍。金融的各项创新使得全球主要金融机构们赚的盆满钵满,金融服务部门在2007年创造出全美40%的利润。

资本主义在这一期间高度发达,福山的“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论调在西方再次盛行。

再造花旗的桑迪威尔甚至说:全世界都将朝着以自由企业和资本市场为特色的美国模式前进。

在这座繁荣的大厦下面,还是裂出了一道缝。

第一阶段:次贷危机

2006年,伯南克成为美联储主席,保尔森入主美国财政部,他们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体系的拯救者。

2007年8月,市值2万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市场开始崩溃,但是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政部长保尔森(保尔森曾长期担任高盛的CEO)为代表的金融高层仍然认为:次贷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得到了控制。

他们最终大错特错,这说明即使是美联储主席和财政部长也会对事态判断失误。

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达到巅峰,美联储在这一年两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5.25%,这可能也是美国最后一次联邦基金利率在5%以上。

2006年底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下坠,到2009年美国房价下跌了30%多,而次级抵押贷款严重违约或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比例从2005年秋季的6%,到2009年底飙升到30%。

2007年,欧洲金融市场开始陷入危机,欧洲隔夜拆借利率达到4.7%,法国巴黎银行宣布三只基金停止赎回,贝尔斯登旗下两只投资房贷类证券的杠杆产品清盘。

次贷危机拉开序幕。

美联储和全球央行开始同步降息,并以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类似中国的MLF)的形式向银行系统流入流动性,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瑞士国家银行建立大额美元互换安排,以提高海外市场美元供应。(最近也有这招)

投资者出于避险情况,开始买入国债,美国国债收益率开始下行。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07年的高点5.3%的水平一路下行,2008年3月中旬到达3.3%左右。

第二阶段:流动性危机

贝尔斯登,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已经摇摇欲坠。详细情况请点击我们之前的文章(他山之石:美联储接管贝尔斯登的过程和启示)。

贝尔斯登问题出现后,整个隔夜拆借回购市场瞬间紧张,考虑到美国和中国一样,拆借都是以隔夜为主,这意味着在一瞬间,整个市场流动性就会蒸发。

在这样的情况面前,投资者只能转而抛售债券类资产,使得美国国债利率快速上行。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08年3月的3.3%左右,到6月已经上行到4.3%左右。

2008年7月,两房恶化,股份暴跌,美国国会紧急通过了《房市及经济复苏法案》,两房最终得到政府救助。

但是市场避险情绪再度升温,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到2008年9月,收益率从4.3%左右下行到3.4%左右。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史最大规模的破产案—雷曼宣布破产保护,整个市场立刻进入流动性枯竭的时刻,投资者只能再次抛售国债换取流动性,国债收益率快速走高。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4%左右快速上行,10月初上行到4.1%左右。

第三阶段:经济衰退

2008年四季度开始,美国进入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美国家庭消费支出大幅减少,美联储加速了降息进程,并开始了量化宽松,美国债券收益率开始了下行期。

十年期国债从2008年的4.1%左右,到2008年12月下行到2.1%左右的水平。


复盘美国国债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走势及启示


美国08年金融危机时期,几乎复制了大萧条的利率走势:

市场避险情绪下先大幅下行,再在流动性危机小幅上行(有两次小幅上行),经济衰退中进入大幅下行的轨道。

同样,2008年美国民主党总统侯选人奥巴马战胜共和党总统侯选人麦凯恩,入主白宫。

这一次?


2020年的这一次流动性危机,目前还远远谈不上结束,但是也有一些类似的轨迹。

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使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又遇到流动性危机收益率上行。

那么接下来,会有收益率大幅下行吗?

以及,民主党会再一次重现历史,战胜共和党,入主白宫吗?

一切等待历史回答。


参考文献:

1、美国货币史 弗里德曼、施瓦茨著 巴曙松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利率史 霍默、西勒著 肖新明、曹建海译 中信出版社

3、大而不倒 索尔金著 巴曙松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行动的勇气 本·伯南克著 蒋宗强译 中信出版集团


复盘美国国债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走势及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