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小校長: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糖便是對孩子的關愛、鼓勵;而鈣則是讓孩子學會自強自立;鹽的話,便是讓孩子能學會直面困難、挫折。適當地給孩子一點“吃苦教育”,讓孩子學會珍惜眼前,心懷感恩。不過,在我國許多家庭的教育裡,孩子基本都是在溺愛中成長的。“糖”已經飽和,而“鈣”和“鹽”則非常的缺乏。

不久前,一則新聞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一位安徽農村的21歲年輕小夥子,四肢健全,身體很健康。就是這樣年富力強的年輕人,居然離奇的死在家中。經過法醫的解刨以及公安機關的偵查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名年輕的小夥子是活活餓死在家中,而他的父母剛離世不到一個星期。

在警方的通報中,也說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他的鄰居們都說,這名小夥子從小就備受父母的寵愛,雖然在農村,但他的父母從來都不讓他做任何的家務以及農活。

一向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甚至是在8歲以前都不會給他下地走路的機會。父母前一週因為車禍雙雙離世,沒想到,小夥子也因為不會照顧自己,活活餓死了。

清華附小校長: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古訓,想必每一位中國人都知道。但是,許多父母太過於疼愛自己的孩子,以至於全然忘記。養育一個孩子,就宛如做一道美味的湯,當“糖、鈣、鹽”都具備了,這道湯才能美味又營養。

一、一個孩子的成長,“糖、鈣、鹽”的缺乏,將對孩子的成長有何影響?

1、缺少“糖”,孩子很難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糖”便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愛、鼓勵,失去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無疑是“苦澀”的。孩子從小缺乏關愛,將變得十分缺乏安全感、自卑、敏感。而缺乏鼓勵,則無法讓孩子擁有足夠的自信心,無法勇敢地挑戰一切難題。就像愛默生所言:“自信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秘訣”。

孩子們的自信、果敢,父母們不要吝嗇對於孩子的關愛與鼓勵,每一個父母的肯定,都能對孩子的心理成長起到推動作用。

2、缺少“鈣”,孩子將無法學會自強自立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指出:“家庭教育中,應重視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以及教育。否則,孩子將無法形成獨立的人格,未來的生活中,將吃盡苦頭。”


清華附小校長: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

對孩子成長中添加的“鈣”便是讓孩子學會自強自立。一直讓孩子活在父母的庇護下,孩子沒有機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只知道按照父母規劃好的路線成長,按部就班。

為了孩子能有一個獨立自強的品格,父母們應該學會適時的放手,不要事事皆為孩子完成,變得過於依賴父母。

3、缺少“鹽”,孩子將無法學會面對困難與挫折

著名的心理學研究大師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對於孩子而言,苦難、挫折都是他們成長的必經過程。”

在教育的過程中,只有讓孩子適當地進行“吃苦教育”,才能讓他們知道,生活並不是一直一帆風順的,困難與挫折是完全無法避免的事情。太過於平順的成長環境,將導致孩子無法學會面對困難與挫折。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知道,在社會上生活,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要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困難。如果孩子無法面對這些,如何能在社會中生存呢?

清華附小校長: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

如何給孩子進行完美的家庭教育?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給出了答案:“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這三樣東西在孩子的教育中,是缺一不可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果敢自信、堅強自立、富有擔當的優秀的人。

如果孩子的教育是一道“湯”,不僅僅是需要“糖、鈣、鹽”一齊加入,更要懂得合理有序地加入,才能讓這道“湯”更加地營養全面。

二、在孩子的教育中,如何放入“糖、鈣、鹽”?

1、孩子的成長過程,應先放入“糖”

甜食可以使人心情愉悅,而大部分孩子對“糖”天生就充滿了喜愛。對孩子的教育,也應抓住孩子的天性,並且順應孩子的天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保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與鼓勵、肯定。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著的,變得自信、陽光、果敢,整個成長過程能充滿“甜味”。

清華附小校長: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

父母們在孩子還在襁褓中時,就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與關心了,多一些親吻與擁抱,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2、讓“鹽”成為孩子成長過程的必需品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適當地給孩子一點“吃苦教育”,更能讓孩子學會珍惜眼前,心懷感恩。適時的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與失敗,讓孩子學會面對這些挫折與困難,抗壓能力也能得到很好地提升。經歷一些生活上的小磕小碰,讓孩子體會到生活並非都是順意的。

成長過程沒有“鹽”的孩子,以後是經受不起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風吹雨打的。父母們不妨與孩子進行一些遊戲,故意贏了遊戲,使孩子體會到失敗,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挫折教育。

3、教育孩子時,不要忘了“補補鈣”

從小被溺愛的孩子,是無法真正成長起來的,亦無法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生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應“狠心”的對孩子放手,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生存的能力,學會自立自強,懂得如何自己獨自生存。在未來的風雨中,孩子才能自己抵擋。

清華附小校長: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

父母們不必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為孩子鋪好道路,更不用以為孩子好而強行給他們指定成長的方向。應該是教會他們自強自立後,獨自不斷地嘗試。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家庭教育,不僅僅是“糖”,“鹽”和“鈣”也不可或缺,這樣才可以讓孩子的人生有滋有味。父母對於孩子的保護是必須的,但是,也要讓孩子知道人世間的疾苦,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未來的道路,父母是無法陪伴他們一直走下去,他們必須自己面對。父母能為孩子做的,便是將他們培養成一個果敢自信,獨立自強的人,更好地自己闖蕩!

對於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應該如何添加“糖”、“鹽”和“鈣”,作為過來人的你,有什麼意見與建議呢?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