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下的毒油价大战三国演义(二):沙国王储的我要打十个


2019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带来严重经济冲击,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滑,油价跟着跳水,沙特阿拉伯原本在 2019 年以身作则说服油国减产拉抬油价的努力完全落空,与俄国不欢而散,不仅不再减产,还大力增产打起油价大战,出手之猛让俄国态度马上软化,震波横扫美国页岩油产业界,其他产油国家也遭池鱼之殃,但沙国自己也同样受创,指标性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Aramco)股价跌破 30 沙特阿拉伯里亚尔。


疫情笼罩下的毒油价大战三国演义(二):沙国王储的我要打十个


许多国际媒体敏感察觉到,就在沙国对外于冠状病毒危机中还掀起油价大战的同时,对内也掀起风暴,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曼(Mohammed bin Salman)于 2020 年 3 月初指控两名重量级亲王企图发动政变并逮捕,也逮捕了数十名内政部官员与军方人士,大动作肃清异己令人侧目,这也让许多人意识,对外掀起油价大战的底层因素,或许并非只有沙国能源战略这般单纯。

石油对沙国来说从来都是「总体战略」,从国际外交与区域战略布局,到国内政治经济产业各方面,全部一切都有紧密关系,代表性的指标,正是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这也是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虽然利润丰厚、配息诱人,但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的根本原因。


早自 2016 年 1 月沙国王储就宣布计划出售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5% 股权,预定募资 1,000 亿美元,为国家转型计划雄图大业的重要资金环节,这个计划将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的预估市值定在 2 兆美元,消息传出,市场反应严重分歧,由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肩负太多沙国国际战略与国内政治任务,公司营运并非以股东权益或最大获利为目标,遭批评财务不透明,决策伤害股东权益,投资机构认为不值得那么高的预估市值,使上市计划一波三折。

沙国因担心各种公开透明公司治理的审查恐怕不过关,预估市值又可能不满意,暂时退缩,停摆在欧美主流市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计划。到 2019 年时,沙国重新推动上市,为此异动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高层,但不论沙国如何努力,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的透明度与政策性质还是受质疑,市场可能接受的预估市值仍然低于沙国目标,于是,沙国决定干脆不到欧美发行了,而是关起门来在沙乌地证券交易所(Tadawul)发行。

在沙国有绝对控制力的主场沙乌地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聚拢友好阿拉伯国家一起共襄盛举买进,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扬眉吐气,达成设定 2 兆市值的目标,且虽然只能在沙乌地证券交易所交易,但国际投资人透过贝莱德(BlackRock)发行的 iShares MSCI Saudi Arabia ETF KSA 等投资工具,还是可间接投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股票。

美好算盘因冠状病毒威胁破灭

疫情笼罩下的毒油价大战三国演义(二):沙国王储的我要打十个


这个让沙国与王储面子与里子兼顾的美好算盘,在新冠病毒威胁下应声破灭。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股价跌破 30 沙特阿拉伯里亚尔,不仅王储颜面无光,同时也对沙国外交造成伤害,因上市发行时捧场的多是兄弟之邦。

这场上市后摔跤,还只是沙国王储最新起颜面无光事件。先前沙国王储在诸多战略与外交事件就不断受挫。沙国近年来与伊朗在中东打起小型「大赛局」,彼此互相大包围,伊朗资助黎巴嫩真主党、北也门胡塞叛军,并在伊拉克渗透活动,又拉拢有天然气田共同利益的卡达,从各方向包围沙国,而沙国四出反制,然而沙国本身行动却都造成反效果。


沙国与卡达割席绝交,率领阿拉伯盟国共同抵制卡达,结果只是逼卡达更倾向伊朗;沙国大动作操作,让原本是逊尼派盟友的前黎巴嫩总理哈里里突然访问沙国后闪电下台,结果造成黎巴嫩政局大乱,伊朗支持的真主党反而上台;沙国在北也门出动美制 M1A2 战车,却遭北也门胡塞叛军击毁而颜面尽失。不仅向外行动吃瘪,2019 年 9 月可能为伊朗资助胡塞叛军的无人机还长驱直入,袭击沙国本土重要炼油设施。

王储对抗异议分子的手段过头也一度引起国际危机,2018 年 10 月,几名「失控的沙国特工」在沙乌地驻土耳其总领事馆「失手杀害」沙乌地异议记者哈绍吉(Jamal Khashoggi),将他大卸八块分尸,事件不仅震惊全球,还引起沙国与土耳其外交关系紧张,沙乌地被迫坦承「哈绍吉确实是杀死在外馆」,最后好不容易在美国一心袒护下,这起事件才逐渐「船过水无痕」被人淡忘。

若纯粹沙国与俄国的油价大战,那么沙国或许还得三思而后行,一般认为沙国开采石油成本在每桶 9 美元,所以有本钱打油价大战,但沙国许多油田开采已久,开采成本会随之逐渐提升;另一方面,俄罗斯开采成本在制度与汇率有优势。税率面,俄罗斯对石油开采的税率与油价挂勾,低油价时税率压低,另一方面,由于俄罗斯汇率大跌,使相对成本下降。

俄罗斯的税率设计,在油价每桶 50 美元时税率达 40%,但若每桶跌到 25 美元,税率仅剩 20%,若油价 15~20 美元,税率几乎为 0。另一方面,俄罗斯石油公司大力将资本支出本土化,以 Rosneft 为例,资本支出已有 66% 为俄罗斯卢布,当国际油价下跌,卢布汇率也下跌,石油公司成本跟着下跌。这两大因素支持下,使得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竟能压低到惊人的每桶 4 美元,加上经由输油管基础设施输油的运费每桶 5 美元,以及资本成本每桶 6~8 美元,俄罗斯石油在每桶 20 美元油价时仍能获利。账面打起油价大战,沙国不见得占上风。

沙国王储并非只是打油价大战

疫情笼罩下的毒油价大战三国演义(二):沙国王储的我要打十个


不过,上述数字计算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沙国与俄国的石油策略都不是纯粹考虑经济因素。对俄国来说,虽然税率对石油公司有保障,但相对国家收入会骤减;虽然汇率暴跌有助石油公司生存,但经济体会发生输入性通货膨胀。财政短缺与严重通膨会导致普丁政权发生危机。因此,俄罗斯进行油价大战的实际底线,并不如账面低,这是俄国之所以先低头的原因。虽然这也不代表沙国容易胜出,因为就财政顾虑来说,沙国也是半斤八两。

那么沙国为何仍义无反顾地打油价战?因为对沙国来说,要考虑的因素远比俄国更复杂,而打油价战,目前沙国面对一连串外交与军事挫败,又碰到新冠病毒导致油价危机的挑战下,却意外不失为一次解决所有问题的强势手段,沙国王储形同利用油价大战宣示「我要打十个」。

首先,面对与伊朗的恩怨情仇,沙国虽然在周围代理战争连连挫败,但如今「天赐良机」,伊朗本身受新冠病毒重创,沙国「趁你病要你命」同时打油价大战,断绝伊朗营收来源,伊朗自然就无力支持真主党、北也门胡塞叛军等代理人势力。擒贼先擒王,如此可一举扭转之前的尴尬,还能反将一军,致伊朗于死地。

其次,由于新冠病毒疫情才是造成油价下跌的主因,油价已大跌且短时间没有回升的可能性下,沙国要维持财政开支,数学上唯一的办法,就是卖出更多石油。沙国要在已因新冠病毒造成全球经济急冻而大减的全球石油需求市场,赶紧夺取更多市占卖出比之前更多的原油数量,原本就必须赶在对手前杀价抢市,打油价大战刚好成为借口。

就产油国之间的矛盾本身,俄国虽然声称能在低油价时代存活,但沙国很了解彼此的底细,主动挑起油价大战,在「懦夫游戏」下,俄国态度率先软化,这有助于日后谈判,短期内更给沙国王储十足的面子。

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方面,美国原本正在进行大包围中国,拉高油价有助打压能源效率低落的中国,如今中国因新冠病毒疫情产业急冻,虽然美中双方还继续在口头交火,中国散播病毒来自美国的谣言,美国总统川普的反应是直称「中国病毒」,但与口水战的火爆相反,中国当前对美国已不具威胁性,低油价有助让俄罗斯也无力蠢动,维持国际局势稳定。

就市场面来看,油价大战也仍然有意义。新冠病毒疫情下,全球石油需求急冻的幅度,远超过谈判减产有可能达到的程度,势必只能靠强行将部分竞争对手逼出市场才能重新稳定局面,价格战本身就正是逼走对手的最有效率办法。

专制国家领导人的精采表演

美国页岩油产业已因应油价战大幅缩减资本支出,虽然美国页岩油产业如「打不死的蟑螂」未来终会恢复,但至少会有一段产能势必急冻。其他产油竞争对手,例如加拿大的油沙、非洲的奈及利亚、南美的委内瑞拉等,连同未来的威胁电动车,在超低油价下都会受到沉重打击。其中部分对手恢复力不如美国页岩油产业,有可能一蹶不振。

沙国王储之前因为周围代理人战争失利,以及土耳其揭发记者分尸案丑闻,政治权威受到相当影响,新冠病毒让油价大跌,更影响他引以为傲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股票上市,从风光变成尴尬,造成统治正当性危机。

他的对付方式是,一方面立即发动对内肃清异己,一方面干脆利用这个局势,轰轰烈烈打油价大战,在区域赛局,藉由拖垮伊朗本身,直捣黄龙反败为胜;让俄罗斯在产油谈判前倨后恭,因而对俄土的国际外交中拿回面子,向国民展现魄力。藉油价战的借口低价扩量抢市,卖出更多石油填补财政需求,并趁机试图将竞争对手逼出市场。

这场油价战可说一鱼多吃,是专制国家领导人的精采表演,并非表面看来那么不理性。只是若疫情持续扩大,国际需求长期冷冻,恐怕再如何技巧高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唯一可肯定的是,在两大核心玩家沙国与伊朗都受新冠病毒打击而力不从心下,双方彼此间的代理人战争,势必得缓一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