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大戰,屍橫遍野,有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疫情無法控制?

春秋戰國人物故事


古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就是說大災時大量人員短期內集中死亡,隨之而來就會出現大規模的瘟疫。戰國年間戰爭頻發,軍隊、百姓死亡無數,為什麼沒有發生大的疫情?

古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就是說大災時大量人員短期內集中死亡,隨之而來就會出現大規模的瘟疫。戰國年間戰爭頻發,軍隊、百姓死亡無數,為什麼沒有發生大的疫情?

傳染病在古代稱為“疫”,疫字在《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疫,民皆疾也。”——老百姓都得病就叫疫。疫字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周禮》中:“遂令始難歐疫”,那時人們就意識到疫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傳染性疾病。

湖北出土的《封診式》竹簡中記載了在戰國時期就有逐級報告傳染病和對可疑病例調查的制度。據秦代出土的竹簡記載,凡來秦國入城的賓客入城時,其乘車和馬具要經過火燎煙燻以消毒防疫。宋太祖時規定,所有被派往到邊塞的將官,都要帶隨行醫官負責防疫和健康。

中國古代醫家很早就認識到一些瘟疫病的傳染性,並發現隔離具有傳染性的病人是必要的預防措施。在漢代中國就有“病遷坊”,專門用來隔離麻風病人。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主要原因是大量人員在短時期裡集中死亡,大量死屍沒有得到迅速及時掩埋,大量暴露在外的腐爛的屍體就會出現病菌,從而引起大規模瘟疫。

先民們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通過血的教訓,形成一種經驗教訓,就是腐爛的屍體會給活人帶來疫病!考古發現在原始穴居時代早期,居住山洞的先民就有尊崇死者的習慣,會把死者的遺體留在居住的山洞裡,但後來這樣做的部落越來越少,直到沒有。據推測,一個原因是有些部落裡一些智慧高的人總結出每次部落發生疫病前,都有死者留在山洞裡的屍體腐爛發臭,雖然不知道兩者之間的確切聯席和原因,但認識到兩者之間顯然有某種關聯,從此開始改變處理死者遺體的方式。

另一個原因是繼續堅持這樣保存屍體的部落,最終都自然消亡了……所以,從那個時代活下來的古人,是知道屍體會產生疫病的。戰國時代在我國曆史上,屬於先秦時期,而先秦時期給我們留下不多的文獻典籍當中,已經可以看到先民們對“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總結,而且我國傳統當中,“災”的概念,除自然災害之外,同樣還包括“兵災”、“匪災”之類由戰亂引起的兵禍。

一旦出現了短時間裡大規模集中死亡,只要有能力就會盡快處理屍體,沒能力的話,就會扶老攜幼逃離相關地區。我們從歷史記載中可以瞭解到,在戰國那個奴隸制末期的時代裡,還保留很多殘酷的習慣,比如斬人頭記功,比如用對方屍體壘成“京觀”顯示武功威嚇敵方等。

不過也可以看到,那時候的人,卻懂得用石灰醃製處理割下來的敵方腦袋,因為那時是用首級去記功領賞的,如果這個腦袋腐爛了,可就麻麻煩了。石灰最早記載於《周禮》,除了建築戰爭煉丹印染用於房屋塗抹,驅蟲消毒,墓葬。端午節有些地方的習俗有將混合有雄黃酒的石灰水灑於房屋角落。《左傳》成書於公六年(前585年)記載:“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當時,我們的祖先已經掌握了採用深埋和土層過濾處理汙水的方法,來防治疫病。這些都對戰爭結束後在客觀上對疫病爆發產生了一定的阻止作用。

另外還有兩個原因,也使我國戰國時期,大戰之後很少有疫病大規模爆發的狀況,其一是我國從地理環境上相對封閉,在海洋、高原、荒漠環繞下,先民們已經適應地區性生物環境,天生已經對該地區疫病有足夠的抗性,後世我們所熟知的那些鼎鼎大名的傳染病;天花、霍亂、鼠疫……這時都還沒傳進我們國家,這些烈性傳染病都要到漢代開始,才由胡人經西域通道傳進我國。外來物種的生物侵害,產生的疫情,遠非本地原生病毒可比,戰國時代流行的原生病毒傳染疫病,原生態環境下的生物,包括人,都有足夠的適應性抗體,幾乎不存在後世面對外來病毒完全沒有抵抗性,這才會出現所謂十室九空,屍橫遍野的慘狀。

另一個,是古代人口不多,遠遠沒有達到今天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步。戰國時代還只是城市發展的初期,所謂城,就是一些有土圍子的鎮子,我們從很多文學作品裡還可以看到,到一千多年後的唐宋時期,世界上第一座百萬人口的長安城,甚至到了更後面北宋的東京汴梁城,城裡居然還可以有菜園子,城外更是動不動那條路就出現大蟲,導致道路中斷,更何況一千多年前的戰國?

所以,即使真有疫病發生,有條件逃出百里的人屈指可數,而這時候,還有能力逃出百里之外的人,身體條件,基本也不可能是病人了,所以即使有疫病發生,在那個時代,也多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裡,處在疫區裡的人基本上就是自生自滅,無法形成大範圍嚴重的疫情。

總結一下,戰國年代雖然戰爭頻發,軍人、百姓死傷無數,但是並沒有發生太大的疫情,主要原因有:

第一,古人注重陰陽相隔,會將死者及時掩埋,而且生活區、生產區、墓葬區是嚴格分離的。人們的活動區域,通常是遠離墓葬區的。這些習俗有效的防範了疫情的發生。

第二,古代統治者,對疫情極為重視。一旦出現疫情就馬上將疫區隔離,能治就派醫者救治,無能為力時就殺光疫區百姓,放火將疫區燒光,雞犬不留。而且事後會徹底拋棄這個地區,不會再讓人到疫區進行生產生活。這些手段雖然殘忍,但是有效阻止了疫情的擴散與漫延。

第三,後來對我國產生嚴重影響的瘟疫,多為外來瘟疫。戰國時,基本上還沒有傳入我國。例如鼠疫,源於今天的中亞吉爾吉斯的天山以北區域,匈奴人打不過漢朝,就將鼠疫傳入中原,導致疫情爆發。鼠疫對人、老鼠有害,但對牛、羊、馬的作用不大,匈奴人就是利用邊境貿易將鼠疫引入中原。後來很多王朝嚴管草原與中原的貿易往來,這也是原因之一。天花、麻疹、猩紅熱……都源於東南亞,當時並沒有傳入我國。古代東南亞人口少,主要也是瘟疫較多的原因。近代東南亞人口增長迅猛,是由於醫學防治能力大幅增強,有效的防控了疫情。霍來自於西域,戰國時還沒傳入我國。梅毒則來自美洲,愛滋病、艾博拉……也是近百年才出現的,戰國時更不可能有。

第四,古代中醫傳承體系完整,由於人口偏少,環境優良,中藥採集容易,用藥成本較低,也比較利於防治疫病。

第五,我國主要位於溫帶、亞熱帶氣候區,氣溫適中,環境適宜,本就不屬於瘟疫高發區。

這些就是最終使戰國時期即便戰亂頻繁,大量人員死亡,卻始終沒有爆發大規模瘟疫的原因。


月夜luck


《春秋公羊傳》裡曾經記載過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魯莊公20年夏天的時候,齊國發生了大災,這裡的大災就是疫情。

當時的疫情便是波及全國的傳染病。這裡的全國指的不僅僅是齊國,因為這裡專門記載道,這一傳染病已經波及到了魯國境內。

這本書的作者是齊國人公羊高,可是本書卻是以魯國的視角來撰寫的。因為這場疫情,從齊國傳到了魯國,所以特地記載了下來。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因為連年兵禍,的確是爆發過傳染病疫情的。

公元673年,是魯莊公20年,也是齊桓公12年。

齊桓公5年的時候,齊國攻打魯國,魯國戰敗以後,選擇將遂邑獻給齊國,以此換取和平。此後齊桓公與魯莊公達成盟約。

再往後並沒有記載這段時間發生過戰爭,期間在齊桓公14年的時候,陳厲公的兒子完前來投靠齊桓公,秦桓公想要讓他作為自己的卿,可是完表示推辭。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夏,齊大災。大災者何?大痔也。大痔者何?痢也。---《春秋羊公傳》

由此可見,這一段時間,齊國沒有因為這一場疫情而停止國家運轉。至少沒有采取隔離措施,陳國的公子可以自如地逃到齊國來,可見這一場疫情當時應該已經結束了。

齊桓公這段時間依舊處於稱霸狀態,可見齊國並沒有因為疫情而衰弱。疫情傳播到了魯國,但是魯國這段時間也沒有相應的突發情況。由此可見這一場疫情應該不是很嚴重。

可能是傳染性比較強,但是致死率不高,而且恢復起來比較容易。我認為這應該是普通的病毒性流感,雖然在當時來說已經比較難治療了,可畢竟不是太嚴重的疾病。

所以說,從有限的資料上來推測,這一場疫情,和戰爭沒有任何關係。應該是因為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疫情。

趙惠文王22年,趙國爆發疫情。

這個故事是在《史記》裡面有記載的,趙惠文王是個比較喜歡打仗的國王,他是趙武靈王的小兒子,因為得到父親的寵愛,所以取代長子,成為了繼承人。

他在任期間,手下有一票非常著名的文臣武將,比如說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勝、趙奢等人。

能人異士這麼多,趙惠文王自然也是不甘寂寞。恰逢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結束,趙國軍事實力大為提升,所以趙惠文王為了地盤問題常常和其他國家發生戰爭。

一旦有戰爭,就會有大量士卒死亡,而士卒的死亡,則是疫情爆發的關鍵點。趙惠文王20年的時候,廉頗帶領大軍,進攻強大的齊國。而趙惠文王本人則和秦昭王一起在河西之外相會。

趙惠文王21年的時候,他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漳水改道的事情,他將漳水改到了武平的西邊,這件事對瘟疫到底有沒有影響呢?很難說清楚。

因為第二年,也就是趙惠文王22年,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這場瘟疫對趙國的影響大不大呢?其實也不是很大。

在瘟疫爆發的當年,趙惠文王將公子丹立為了太子,僅僅過了一年以後,趙國大臣樓昌便帶領大軍進攻魏國的幾邑,可惜沒打下來的。

二十年,廉頗將,攻齊。王與秦昭王遇西河外。二十一年,趙徙漳水武平西。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為太子。二十三年,樓昌將,攻魏幾,不能取。十二月,廉頗將,攻幾,取之。二十四年,廉頗將,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還。又攻安陽,取之。---《史記》

等到12月份的時候,廉頗親自帶兵,這才打下了幾邑。這麼來說,趙國爆發瘟疫的第二年就能帶兵出征,可見瘟疫對國家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這次瘟疫極有可能是因為漳水改道所造成的。河水改道極有可能造成洪水爆發,而洪水爆發是瘟疫盛行的條件之一。

伴隨著洪水的消失,瘟疫也逐漸慢慢跟著消失了。我們找不到治療的相關記錄,由此可以認為,這場瘟疫無疾而終了。

秦始皇4年,蝗災出現,天下大疫。

公元前243年,這個時候秦始皇嬴政還沒有一統天下,秦國將趙國的質子歸還給了趙國,也就是趙國太子出。

這一年的10年份,蝗蟲居然從東方飛來,可以說是遮天蔽日。於是就爆發了一場大瘟疫,這裡說是天下都有瘟疫,那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這場蝗災,導致了糧食嚴重減產,秦國國庫裡面的糧食也不多了。所以當時的老百姓只要能夠向國庫獻出一千石的糧食,那麼就可以提升一個級別的爵位。

四年,拔篸、有詭。三月,軍罷。秦質子歸自趙,趙太子出歸國。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五年,將軍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史記》

那麼蝗災為何會爆發全國範圍的瘟疫呢?其實道理很簡單,蝗蟲過來把莊家都給吃了,沒有糧食吃的老百姓,餓死的居多。

一旦餓死的人多了,那在民間自然就會爆發瘟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年也就是秦始皇5年,蒙驁帶領大軍進攻魏國,打下了酸棗、燕、虛、長平等等20座城池。

由此可見,瘟疫對秦國的傷害,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至少士卒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可是魏國之所以丟了20座城池,跟他們的瘟疫是不是有關係呢?這裡沒有詳細記載,這次的瘟疫應該不是個小問題。

總結:古人的防範意識,應該還是很強的。

其實我們歷史上爆發瘟疫的次數非常多,可是中華民族卻越來越旺盛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祖先懂得如何面對瘟疫。

在現代,當然是待在家裡,儘量不要出門,出門必須要帶口罩,有條件的帶一次性手套最好。在古代如果發生瘟疫,一般都是因為戰爭、洪水等災難,屍體沒有妥善處理所導致的。所以說古人將屍體集中焚燒或許是一個好辦法。

《史記》

《春秋羊公傳》


江湖小曉生


一次大規模疫情疫情發生在戰國後期

秦王嬴政四年,拔畼、有詭。三月,軍罷。秦質子歸自趙,趙太子出歸國。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史記·秦始皇本紀》

在這不到五十個字的記載中,其中“天下疫”三個字說明了當年疫情規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這之前的中國歷史上雖然也有記載過疫情,但是都沒有這次的規模大,而且都是局部疫情。


秦王嬴政四年的這次疫情,導致當時出征在外的秦軍都不得不撤軍回國,以避免疫情的傳播。與疫情同時,蝗災也在同一年出現,可謂是雪上加霜,當時全天下民眾死傷無數,哀鴻遍野。

此次疫情最終應該還是被有效控制住了,畢竟當時的人口密度較少,交通條件也大大減緩了此次疫情的傳播。這次疫情標誌著中華大地上已經有可能爆發大範圍的疫情,自此之後每當社會出現劇烈動盪,疫情就會降臨到中國這片土地上。


浮沉的歷史


作為一個上了兩天初中歷史課的學生,我簡單的分析了一下:

古時候人口分佈比較廣,而且人口密度極其低,傳染病,流行病基本上無法傳播。

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開始大戰,大量的行軍佈陣就相當於現在的春運,給傳染病流行病帶來了第一個傳播的因素。

而每次戰後,誰也沒有閒心去整理屍體,就這樣橫屍遍野,這些變成了感染疫病的傳染源。

人口的大量逃離,還有行軍佈陣,還有押送俘虜,就像是一次長時間的春運。

有了發病源,再加上人口的大量流動,自然會構成疫情……就是古時候說的瘟疫。

我上網查了一下,戰國時期有四次關於瘟疫的記錄:

公元前674年,惠王三年,丁未年,齊國傳染病流行。——《公羊傳》莊二十年

公元前655年,惠王二十二年,丙寅年,趙國大疫流行。——《史記·趙世家》

公元前544年,景王元年,丁已年,真霍亂流行。——《公羊義疏》引《考異郵》

公元前369年,烈王七年,子年,秦國大疫。——《史記·六國年表》

春秋戰國時期的醫療條件,對於瘟疫,當然是無法控制的,只能做到封鎖城池,還有就是祈禱上蒼。

戰國時期,有過一本《左傳》,裡面這樣寫到:山川之神,則水旱、癘疫之災,於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則雪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

可見當時的人們,對瘟疫的瞭解,只存在於封建迷信,這是上蒼在懲罰戰亂。

當時沒有醫療團隊,沒有人出來闢謠,也沒有沒人出來反對封建迷信,因為恐慌、恐懼……無知而又無助人們,只有祈求上蒼,這種愚昧而又無知的治療方法,效果可想而知。

做一個上了兩天半初中歷史課的學生,我堅信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得到教訓,然後利用科學的手段來防範,不要犯下相似的錯誤。

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熱烈歡迎你和我一起熱烈討論,關注讓我們一起舉杯暢飲,暢談亂燉。


暢談亂燉


首先說答案:根據正史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至少有4次大規模疫情流行。

第一次,公元前674年,齊國疫情規模性爆發。

第二次,公元前655年, 趙國疫情規模性爆發。

第三次,公元前544年,霍亂在多國大爆發。

第四次,公元前369年,秦國疫情規模性爆發。

這四次疫情有一個很大相同點,則是當時的巫醫發生了積極作用。如齊國疫情,發生在今天山東的位置,痢疾大規模爆發,當時的巫醫起了好的作用,在較短時間控制了疫情,最終把疫情控制在一定範圍。其他三次情況雷同。

以上都是正史有詳細記載,至於沒有記錄的那就更多了。

但要強調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戰役不斷,但疫情爆發的總體規模、烈度和頻度並不算最嚴重,一句話:戰役和疫情並不平衡。

至於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儒家文化快速興起,社會治理特別是醫療、文化、行政水平在提高,基本防疫和治療水平有一定保障。


孤本集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在這500多年裡大大小小征戰連年不斷,幾乎很少有和平無戰事的時候。發生戰事在死亡人數較多時往往會出現瘟疫,就像地震之後多發生瘟疫一樣,可史料中很少有記載戰後發生大規模無法控制的疫情,對於這一中現象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瘟疫發生至無法控制要從人口密集程度以及人員流動性來分析其首要原因,其次是瘟疫時間季節,再次是戰爭後戰後處理情況。

先說一下人口問題,春秋戰國時期,人口最多的時候在2500萬人到3000萬人之間,隨著人口政策和農業技術的改進,據梁啟超推算,戰國後期才達到了3000萬人以上。就算戰事集中爆發以人口兵力5:1的比例計算,兵力最多達到600萬人,但是這六百萬人不可能一次性戰死,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每次征戰的人數並沒有那麼多,最多時是白起坑殺趙軍40萬人,40萬人通過現在考古發現也不是很準確,或者說不是一次性坑殺的。每次征戰的軍隊人數雙方投入在10萬左右。所以每次征戰的死亡人數不至於發生瘟疫,即使發生了,在當時人口稀少且人員分散,人口流動性很差,也不會快速傳染至無法控制。

再次從戰爭季節性來說,我們可以看看當時春秋戰國著名戰役的時間;邯鄲之戰在公元前259年9月之後,長平之戰公元前262年7月之後,桂陵之戰應該主要在公元前353年春,長勺之戰公元前684年春,通過上面幾個著名的戰役可以看出戰事發生時間一般在春天或者秋天,這個季節不是和瘟疫的爆發,無論從天氣溫度和溼度來說都不適合病菌的快速繁殖傳播,即使能夠傳播人員流動性時間長,存活的人到人員密集區估計對瘟疫產生抗體或者找到解決辦法了。

最後從戰後對待死亡士兵上來看,首先是埋,戰後的屍體腐爛會發生屍臭腐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坑埋葬,其次是火燒,燒掉的屍體自然不會產生瘟疫腐爛,最後一種是不佔領土地留下大量的屍體於荒野,既然在荒野人煙稀少,瘟疫自然傳播不起來,其次那年代野獸肯定也多。

綜上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戰事很多但是也沒有發生有記載的不可控制的瘟疫是有它的原因的。


望鴻


我認為應該會有,只不過沒有人記錄下來罷了。那個年代的人們也不懂的隔離、防控,只能將死人抬到荒郊野外掩埋,這算好的。還有的曝屍荒野任其腐爛,能不發生瘟疫嗎?古人平均壽命都很短,也可能就是感染了而渾然不知,時代的悲哀啊!


著犁


肯定有,缺少文字記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