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后期怎样做?

oXom0_一叶知秋


手机后期修图虽然宽容度有限,不能与单反raw格式的图片相比,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到最大程度的润饰或挽救。后期可以让我们的图片更出彩,但我们不应该完全依赖后期,能在前期做好的尽量在前期做好。比如我这里的图一,前期构图布光拍摄一步到位,手机iphonex直出,这是最为理想的情况。但是通常我们会希望锦上添花或废片复活,此时后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以近年自己的一些手机作品为例谈谈手机图片的后期。

我的设备:iphone5\\6\\6s\\x,华为p9。

修图APP:snapseed、美易。

加字APP:黄油相机、印象。

第二张作品的修图方法和流程:这张图摄于四川色达。严格意义上讲,根本就不是作品,2015年用iphone5拍摄,是真正的“随拍”废片,很久以后翻出来发现还能起死回生。这张图片的构图、影调、色调都大有问题,我们先打开snapseed,导入原图。

1、构图:用“工具”里面的“裁剪”,裁切掉左边杂乱的部分和右边入镜的后视镜,完成二次构图。

2、影调调节

用“工具”里面的“调整图片”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氛围、高光、阴影、暖色调,这个相当于lightroom或ps里面的基础调节,就这张图来说,只需调高对比度和氛围,可以辅助“突出细节”增加画面的清晰度和天空细节。

3、色调调节

snapeed的色调调节功能稍弱,可以通过调高蓝色曲线使天空变蓝,但是又需要在蒙版中擦处其他部分的蓝色。这里我推荐用美易或泼辣修图,可以通过色调分离和可选颜色来达到调色目的。

4、用“局部”或“画笔”微调局部,着眼细微处的刻画。

5、修好后的图,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滤镜,添加文字水印等,前提是不参赛的情况下,很多摄影比赛是要求不能添加水印的。

下面通过几张前后对比图来说明,步骤我就不详述了,根据图片的实际情况设定好修图思路后,流程大体相似。

百分之百原创,字是一个一个打出来的,图是一张一张辛苦拍出来的。尊重知识产权,转发请注明出处。








天天天天澜澜


合理的后期可以让你的照片焕然一新!!

说到图片后期,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 加滤镜 。但是在图片后期的过程中,一键滤镜常常会损坏图片的清晰度,或者过分美化,达不到大家越来越高的要求,还是需要借助基础的调整工具对图片进行二次加工。

拍摄完成后,一般基础的处理图片的步骤如下:

二次构图:

可能大家会遇到明明面前的景物是横平竖直的,但是拍到手机里就歪斜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旋转画面或者翻转画面进行调整,如果是手机镜头畸变的原因,就就要手动调整回来。图片中关键的主体没有放在黄金分割线上,要重新裁剪。想要表现大场景画面的,需要几张照片进行拼接。一般手机自带的编辑照片功能就可以完成第一个步骤。

基础调色:

图片本身的氛围感不够浓厚时,例如想要表达一种冷静的感觉,就要偏用冷色调。如果想要表达一种温暖的感觉,就要偏用暖色调。此时可以用调色工具进行涂抹或加深减淡。或者想要改变某一种色彩的色相、饱和度、明亮度,想要调成特定的效果色,例如电影灰调、日系清新、ins风等颜色,也可以选择已经有的只能滤镜,对照片进行加工。

细节调整

增加景深、模糊处理、添加文字、曝光处理、添加贴纸、等其他细节问题。一张好的照片由很多个条件支撑,后期就是弥补拍摄时没有兼顾到的条件,当所有的元素恰到好处时,才能构成一张完整的照片。

以上建议(snapseed、泼辣修图、黄油相机)手机app都可以完成。


有答无答


近来带孩子太忙,就忘了这篇文章没写完,真是抱歉,今天得空继续写,看能写多少吧!

很多人当拿到一张照片的时候,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这个时候,我们要反问一句:你心里是不是有它你想要的样子?

坦率地说,很多人后期的问题,技术上都是可以很快的弥补,但是审美和认知的差异的确需要日积月累。因为这关系到,在你拍摄一张照片以后,能否在心中描绘出你希望的样子。更重要的是,手机摄影后期的方向往往是自己的风格为指引才对,一些知名的摄影师能够脱颖而出,就是以独特的摄影后期风格见长。

所以除了学习这些所谓的摄影后期干货,我们更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多去看好作品,找到自己的喜欢类型,并用后期去实践,这样慢慢的我们就会做到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表达。

但摄影后期并不只是天马行空的,他还是有着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向。我会把后期分为两个大的方向,分别是第一步的基础后期,和进阶的创意后期。

1.基础后期

我们先来看一个对比图:

这是一张照片在后期前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发现,后期后的照片更加的具有观赏性,甚至是可以说,没有后期之间的照片是“废片”,而后期之后的照片是一幅好照片。所以你看,后期就是这么的神奇,他甚至可以改变一张照片的“命运”。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来总结,第二张照片到底比第一张照片好在哪里呢?如果用一个词来进行概括,那就是“通透”。而这个“通透”隐藏的含义包括:有着合适的冷暖氛围,悦目的对比度和恰当的饱和度等等。

接下来,基础后期一般都包含哪些内容,然后再展示常用的后期软件是如何调节他们的:

全局调整:

(1)画面的基础矫正

什么是画面的基础矫正呢?我相信大家一定会遇到过拍摄的照片,景物明明是横平竖直的,但是拍出来却是斜的。这其实是手机镜头的畸变原因,由于手机是一颗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就有着典型的“桶形畸变”,而这种畸变的存在让我们不能很好的还原一些建筑照片的原貌。而为了修饰这些畸变,一些透视校正工具就很有必要:在这里需要介绍一款非常厉害的畸变纠正软件,也就是SKRWT。如果你是一个很喜欢拍摄建筑的人,那就一定不要错过。

(2)二次构图和裁切

这是一个经常被忽略但是又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后期步骤。我们都知道对于摄影而言,构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框选方式,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张力。但是在拍摄时,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构图,或者很多时候别说构图了,我们很多人连基本的横平竖直都不能很好的做到。这个时候,二次构图就可以让我们重新选择。二次构图不仅仅能够解决画面内容的重新放置,而是给我们更多的框选方式。

在这里,我使用一张图,分别是用不同的构图比例,来尝试解读不同的视觉感受:

方形构图

16:9 构图

可以看到,不同的裁切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所以在我们开始后期之前,别着急所谓的调色,先找到合适的裁切方式,而往往这种裁切方式能够对一张照片起着非常大的改观。

(3)白平衡

如果你没有听过,那你可以回忆一下,我们的太阳光,是不是太阳落山之前就会变为暖黄色,而到了早上就是冷蓝色。这个冷暖的调节就是白平衡调节的一部分,而另一个部分就是色调,色调看起来就是决定这个照片是红还是绿,二者组合到一起就决定了画面的白平衡。

对于手机摄影而言,我认为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期待的氛围即可。这句话是说,我想要一张照片表达温暖,热烈的氛围我就会让白平衡暖一点。而如果我希望一张照片表达是肃穆,冷峻的感觉,那我就可以让色温冷一些。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在画面中的不同部分选择不同的色彩倾向,例如最常用的在阴影部分嵌入冷色调,高光部分嵌入暖色调,从而实现画面的冷暖对比。

(4)正确的曝光

曝光几乎是摄影的拍摄的一个最重要做成部分。最简单的理解可以是一张照片的明暗。很多摄影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与曝光有着密切联系。以我们最最熟悉的日式小清新为例,就是使用一种曝光过度的拍摄和后期手法来实现。在了解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先要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摄影学习理念—直方图,直方图的含义通俗地说,就是他的横坐标是亮度的递增,从最暗到最亮。而他的纵坐标就是他的像素数量。

例如下面分别是曝光不足,正确曝光,和曝光过度的一张照片的不同直方图形式。

从以上可以看到,我们通过直方图就可以引导我们调整合适的曝光。

在有了以上的直方图以后,我们就可以充分理解下面的参数:

曝光:可以全局显著的调节画面的明暗,使直方图中的像素数量向左或者是向右移动。

阴影:调整画面中暗的部分,也就是直方图的左边。

高光:调整画面中亮的部分,也就是直方图的右边。

一般来说,所谓正确曝光的图片,我们的像素都是集中在画面的中间调,并有少量的黑色和白色。例如文章开头森林的示例照片,直方图的对比,明显看到修图前的直方图不够正确。

(5)适当的反差

除了画面的明暗以外,画面中还有反差和层次。有的照片,像素都比较集中(反差大),而有些照片像素比较分散(反差小)。而对比度就是调节反差的重要工具: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加大一点对比度让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是这样会损失画面中的细节,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去权衡。不过,你也会发现,在调整反差过程中,曝光也会变化(调整曝光时,反差也会变化),这二者其实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在调整的时候可以多次互相协调使用。

(6)恰当的饱和度

如果说我们在后期经常遇到的误区,相信饱和度一定是一个。很多人会在后期时过多调整饱和度。的确,更加鲜艳的颜色更加刺激眼球。但是当我们把一张照片,分别使用过度的饱和度和欠饱和度对比的时候,比如以下两张照片:

这个时候你一定会选择欠饱和度的。因为这样的照片更加的耐看,刺激的高饱和反而很容易让人视觉疲劳。

所以,在我们使用以上的饱和度调整工具的时候,一定要针对整个画面氛围进行调整,不要一味的过度追求高饱和度。

(7)暗角和晕影

现在都流行复古风潮,这也是胶片色和胶片味大行其道的原因。在以前,相机镜头会因为在设计或者制造中不能够很好的避免的在画面周围产生晕影,比如下面的效果:

这样的效果虽然很多时候是一种缺陷,但却也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氛围。因为本质上,这也是一种做减法的过程,可以让观者的视觉都集中在画面的中央。但是,依然是不要过度使用,不然就会让整个画面失去作为的通透。一般来说在黑白摄影中会有着更加突出的效果。

(8)颗粒

这也是一个胶片时代遗留的产物,在以前由于数码相机都是用胶卷。胶卷很容易产生噪点和颗粒。让整个画面有一种粗糙的质感。这种质感除了能够让你的照片拥有复古的味道以外,更重要的是起到一种“移觉”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颗粒这个功能一定要谨慎之用,过度使用很容易造成照片的视觉模糊!

局部调整:

我们说完了全局调整,那现在再来说说局部调整。顾名思义,全局调整是针对画面中的全部部分,只要是你动任何的参数,画面中的每一个相关部分都会被调节。而局部调整则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类工具实现画面的部分控制。

重要的是,局部调整工具也是决定一个后期软件是不是强大的基础软件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1)渐变工具

渐变工具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局部调整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从画面的一侧向画面中的中央产生一个有过渡效果的“选区”,而我们可以在这个区域进行我们希望的调整添加。举一个例子:下面的照片中,我希望画面中天空上半部分的颜色更加梦幻的冷一些。

我知道想要冷一些可以调整白平衡工具,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使用白平衡工具,就会造成画面的整体都变冷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渐变工具。我们可以让渐变工具从上向下拉动整体覆盖天空,然后在调节参数,这个时候色温调节的效果就会只作用在天空上。而且你也不只可以调节一个参数,其他的都可以,就像正常的全局调整一样。

综上,如果你想要的调整效果是画面的某一个部分向中间,就可以使用渐变滤镜。例如,有些时候画面周围过于明亮,而我们需要突出画面中央的主题,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渐变滤镜。

(2)径向工具

径向滤镜同样是可以让你调节画面中某一个部分的工具。只不过径向滤镜的“选取”更加的自由,“径向”的意思是你可以根据画面你需要调节的地方捏合成不同的圆弧形状。例如下面这种图例,我希望画面中的更亮一下,所以我只要用径向工具,先捏和一个差不多的大小的形状,放上去,在进行参数调整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配合径向工具的有一些参数,这些参数是让你的选取过度更加自然,因为如果我们使用一刀切的方式选择的话,就会这样像上面渐变滤镜一样不自然。

很明显,画面非常的不自然。因此其中“羽化”这个参数的目的就是让你的画面过度更加的自然。羽化就是让边缘产生一个过度的意思。

径向工具,一般都是使用在画面中的某一个部分需要调整的时候。

总结一下:

以上基本上就涵盖了所有的基本后期调整。那在这里,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如果说后期是有法可循的,那在基础后期阶段就是可以按照上述的思路进行后期。这不仅仅能够帮你获得一张还不错的照片,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后边创意后期的一种基础。

一些应用软件,其中snapseed,泼辣修图,和手机Lightroom是我觉得最强大的基础后期软件。


佳哲


有个软件叫mix手机修图蛮好用的(其实就是滤镜还不错 哈哈哈)适合新手 还可以用snapseed 好像用起来更专业一点




梅烦恼和李大头


说到手机摄影后期,绝大多数人一定会局限在调色,但真正意义上的后期绝对不仅仅是调色这么简单。

摄影师Erick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创意摄影师。对于Erick的后期手法,有着非常多的技巧,这是在精通Photoshop的基础上,已经到了运用自如的地步。但是再怎么繁杂的后期手段,都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而这个核心就是“画面的堆叠”,这也就是photoshop中的核心“图层”的概念。

例如在其揭秘视频中,就有这样关于不同图层的展示:

如果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形容就是说:

“让不同的画面叠加在一起,再通过展示出不同画面中的不同部分来合成一幅画面”

既然是画面的堆叠,就需要多张图片来实现,而Erick就是通过多张不同的画面来进行创作。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并不精通这些大型软件就不能创作这样的作品吗?

当然能,而且得益于今天手机硬件的发展以及优秀软件的出现,我们可以很快速的制作出类似Erick这样的作品。

但一开始,我们从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创作。既然是堆叠,就需要多张照片,所以必定大于等于两张。而最最简单的就是两张作品的堆叠。而这也可以有另一种说法,叫做

双重曝光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双重曝光是一种前期技法,在胶片事情就已经有了。那时候,摄影师通过拍摄一张照片后,重置快门但不过片,这样一张照片就经过了两次曝光,而两次曝光之后画面往往会产生非常奇妙的效果。有时候是一个个体在画面中再次出现,一个是不同物体之间的融合,无论哪一种都会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不过,由于数码摄影的飞速发展,双重曝光也慢慢变为了一种后期的方式,从而给我们更大的操作空间和想象。

双重曝光的第一种方式:双重世界

其实我们的思维定势是双重曝光就一定是两张照片,其实一张照片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双重曝光的第二种方式:梦幻的蒙太奇

想要营造梦幻感,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这样的后期魅力在于合成之前,你根本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只要你不断的尝试,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双重曝光的第三种方式:超现实主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大面积色块,无论是墙壁还是一些橱窗,而这些大面积色块的照片会非常适合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合成方式,合成的方法也和上面的步骤类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合成过程中要注意颜色的选取,前景照片中的色彩对比一样要强烈,这样才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小刘不想上网课


下载类似美图秀秀,MIX等图片处理APP,进行重构图裁剪,根据喜好或想表达的主题风格加滤镜,特别是加强光影对比,黑白、色彩调整等,基本可以改变照片平淡无奇的感觉。



有性格的虫


自然就好,不要过度后期,软件我用的是美图秀秀。更多的时候只用苹果自带的调节工具。(附一张今天拍的没后期的图)



鬼村x麻衣


一般的手机摄影后期主要是二次构图,曲线,曝光度等简单的微调。

如果后续还需要更精致的修改也可以下来手机版本的lr 或者 ps 更或者再加些滤镜会更美呢!


贪财好摄一木子李


手机摄影,后期有很多制作剪辑软件,手机摄影我一般用剪映软件制作比较方便,后期剪辑、字幕、配音、添加音乐等等可以制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73667a1930d4cafad5951a3aa3e6d66\

北漂杜哥


手机摄影保存之后要进行剪辑,剪辑是比较麻烦的事,剪辑不好,就不能呈现你所拍摄事物用意,就像写文章一样,重点不突出,读者找不到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看了那么长的视频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