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乡村看脱贫·花地村

产业红火,村民乐呵


题记

花地村位于水城县陡箐镇东南部,由原花地村和波浪村合并而成,波浪村属非贫困村,花地村属深度贫困村。辖区共有23个村民组,总人口共1291户5514人。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村聚焦“三场革命”,紧盯产业“八要素”,力量下沉,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财力,全力补齐短板,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目前,花地村主导产业3000亩玛瑙红樱桃已经进入挂果期,本地甜桃1000亩在盛产期。


走乡村看脱贫·花地村 | 产业红火,村民乐呵

俯瞰花地村


阳春三月,水城县陡箐镇花地村百花齐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花地”,你们会不会以为是因为这里的桃花多才叫花地的呢?其实不然。花地村村支书陈宇告诉记者,数十年前,花地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种植棉花,每到棉花花开的季节,整个村庄雪白一片,花团锦簇,因此老人们把这个地方命名为“花地”村。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农村的不断发展,花地村的年轻人们不再靠守着那一分三亩地种植棉花过日子,而是选择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大人务工,孩子也在外上学,一走就是十多年。因为交通不便,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回家一次。


2014年,全国各地刮起了“脱贫风”,六盘水市开展了大规模的路网建设,政府对陡箐镇的乡村道路进行了翻修扩建,花地村的通组路也逐渐建完。从2014年至今,该村已建了17条47.2公里的通组路,实现了30户以上自然村寨公路全部硬化及联通。家乡的巨变以及村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村里在外务工的“生意人”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前景,便纷纷回到家乡发展种植业。


走乡村看脱贫·花地村 | 产业红火,村民乐呵

看到即将收获的蜂蜜,付应荣满脸笑颜


今年50岁的付应荣已是两个孙孙的爷爷了,早年间,他家一直都在外面做水果批发生意,四处奔波,起早贪黑,一干就是10多年。2015年,看到家乡的变化后,他决定结束在外奔波的日子,回乡搞种植。


“我们这个地方适合种桃子,以前家家户户周边都有桃树,味道又好,只是以前交通不便利,拿不出去卖,好多年轻人只有选择出去闯。现在交通好了,家乡的条件也好了,我们年纪大了,拖家带口的,也不想在外面闯了,在家乡做点事情,赚点小钱养老就行了,让娃娃们去闯吧!”付应荣如是说。


2015年,付应荣回到家乡以每年每亩500元的租金租了村民的几十亩地,开始盘算种植桃子、杨梅和蜂糖李。考虑到花地村的气候适合种植桃子,和村民签好租赁合同后,他便立马种下了40亩的桃树,随后慢慢种了少许杨梅和蜂糖李。


四年的时间里,付应荣把以前只种传统农作物的几十亩地打造成了他的“世外桃源”。因为儿子和儿媳外出打工,所以平时不忙碌的时候他和老伴带着两个孙儿在桃园里除除草,种点小菜,养些小牲口,在青山绿水白云间享受着清静悠闲的日子。到了水果成熟收获的季节,他便请附近的村民帮忙采摘,每人每天付给他们80至100的务工费,最忙的时候平均每天要请20个人左右。


“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种出来的东西也好卖。去年光桃子我就收益了6万多块钱,预计今年的收益还会有所增加!”说到以后的发展,付应荣信心十足。他告诉我们,自己在外面卖水果十多年,也认识了不少批发水果的人,他的水果每到成熟季,批发商就自己开车进村收,销路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村民罗朝希也和付应荣一样,也是近几年才回乡的创业者。早些年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他只能选择背井离乡打工赚钱,老婆在家带孩子。现在家乡的条件好了,他也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并于2016年成立了水城县陡箐镇康绿阳光农民专营合作社。合作社租了村民100亩土地,种了桃子、红心柚和30亩蔬菜。他家的蔬菜地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菜品,白菜、香菜、茄子,应有尽有。他还和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签了蔬菜配送协议,不定时的为他们供给蔬菜,其余的全部销往我市的农贸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罗朝希家的收益每年都在递增,他家也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


在花地村,像罗朝希和付应荣一样勤劳的人不计其数。到目前为止,该村的1000亩本地甜桃已进入盛产期,其主导产业3000亩玛瑙红樱桃已进入挂果期,涉及建档立卡户188户810人。现在,行走在花地村,多元化发展的产业,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一栋栋漂亮的农家别墅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记者手记

脱贫路上勤劳人,自力更生拔穷根


脱贫先立志,勤劳最光荣。一个个脱贫路上的勤劳人,用他们的励志经历喊出“我脱贫、我光荣、我奋斗、我幸福”的口号,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


花地村村民罗朝希和付应荣也是这样,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带动村民一起致富,相信他们会在自己打造的“世外桃源”里,迎风微笑,阔步前行。


总值班:田维娟

值班主任:巫娜



乌蒙新报全媒体记者 高永彦 王瑞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