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搏擊路在何方?郭晨冬連線著名解說員:這才是最終出路

近日,勇士的榮耀創始人郭晨冬在直播中連麥了著名格鬥解說員王琰博,兩個人討論了中國職業搏擊如何盈利,賽事如何生存,以及中國搏擊將來該如何發展。

中國搏擊路在何方?郭晨冬連線著名解說員:這才是最終出路

郭晨冬認為,賽事將來一定要做起核心工作人員及運動員的分賬模式、付費模式和打賞模式,假如運動員有排名和話題,這些都要算進薪酬當中,也就是出場費是按照運動員的商業價值分配的,運動員可以參與賽事票房分賬,這也是國外格鬥賽事以及很多體育賽事的主流盈利模式,王琰博對此表示了贊同。

中國搏擊路在何方?郭晨冬連線著名解說員:這才是最終出路

郭晨冬所說的,也就是職業拳擊、UFC和WWE都採取的PPV模式,觀眾通過單次付費來觀看比賽,賽事通過PPV盈收,同時也將PPV給明星拳手分成,比如UFC嘴炮的迴歸之戰,PPV賣出了200萬份,約1.3億美金,這份成績在UFC近期的比賽當中相當可觀了,是因為比賽的水平多高麼?

中國搏擊路在何方?郭晨冬連線著名解說員:這才是最終出路

也不是,牛仔唐納德接連被KO,已經成了人見人虐的小菜,之所以票房這麼高,自然是因為UFC最大牌明星嘴炮的迴歸,拳迷在看到嘴炮40秒KO牛仔後,估計都覺得錢花的太虧了——剛去上個廁所比賽結束了,而牛仔也憑藉和嘴炮這一戰,拿到了一筆可觀的PPV分成,比他之前任何一場收入都要高。由於可見,擁有一位巨星,對於賽事來說是多重要。

中國搏擊路在何方?郭晨冬連線著名解說員:這才是最終出路

PPV即單次付費直播,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拳擊界有一位超級巨星——穆罕默德·阿里,在1974年他和福爾曼的大戰引起了5000萬人的觀看,電視臺突發奇想,為何不採取收費觀看的模式來讓拳手和賽事都能夠大賺一筆?1975年,阿里和弗雷澤進行大戰時,PPV就此誕生,通過美國HBO電視臺播出,賣出了50萬份,最終電視轉播和現場門票收入達到了2000萬美金,這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從此之後,職業拳擊的PPV經常超過百萬份,很多頂級拳擊明星,也憑藉PPV分賬邁入了億元俱樂部。如今的梅威瑟正是憑藉這筆收入才能力壓其他領域的體育明星,這才是一個體育賽事良性發展的出路,同時也是中國搏擊未來努力的目標。

中國搏擊路在何方?郭晨冬連線著名解說員:這才是最終出路

目前,中國的賽事還沒有一套成熟的分賬模式,付費直播也只是偶爾有賽事做一兩次,然後不了了之,郭晨冬表示,首先是因為大多數賽事老闆沒有學習國外賽事這種模式的意識,其次是就算有人有這個想法,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不能夠支持。對此,郭晨冬有信心邁出這一步。

中國搏擊路在何方?郭晨冬連線著名解說員:這才是最終出路

而早在之前,郭晨冬就曾為運動員劃分S、A、B、C等級,根據等級支付收入,拳手也可以通過自己努力來晉升級別,大東翔俱樂部也施行了年薪加獎金的薪酬制度作為對旗下運動員的薪酬結算方式,即使運動員因為某些原因沒比賽可打,也能擁有一筆可觀的收入,這在中國搏擊圈都是前所未有的舉動,在創新和學習方面,目前賽事大佬可能還沒人能跟郭晨冬相比。

中國搏擊路在何方?郭晨冬連線著名解說員:這才是最終出路

提出的這種模式,能夠激發運動員和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運動員不只是埋頭訓練,也要像嘴炮和梅威瑟一樣,為自己樹立人設,提升自己的實力和知名度,只要打得好,票房賣得高,自己收入也高,運動員能不拼命為大家奉獻精彩比賽麼?目前在明星拳手方面,旗下擁有邱建良、鐵英華、鄧澤奇等國內一線頂級明星的郭晨冬最有優勢,而他的思想和意識也最先進,他有信心帶領中國搏擊打好第一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