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四十三:日本佛教的发展1


佛教之四十三:日本佛教的发展1

佛教之四十三:日本佛教的发展1
  

二十世纪上半期,日本佛教继续兴宗办学,新兴宗教竞相发展,佛教机构相继成立,佛学研究成果丰硕。


  


(1)各宗办学


  日本一些学僧为振兴佛教而致力佛教教育事业。幼儿时期的佛教教育一般在幼儿园和保育所里进行,统称为" 佛保园" ,其教育称作" 佛教保育"。佛保园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最早出现于明治时期。随后,各地逐渐设佛保园,1929年,全国佛保园的联络机关" 佛教保育协会" 成立。二次大战时一度瘫痪,战后重建。星期日学校是佛教教育机制的另一形式,受基督教影响于明治后期创立。1931年至1935年是佛教星期日学校的大发展时期,战时受到很大损失。


宗立大学是日本佛教界实施综合教育的高等学府和从事佛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战前的日本宗立大学,实施近似单一的佛教教育,整个校园的宗教气氛很浓,学生自身的佛教信仰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水平相对较高。

从明治初年到大正年间(1912-1926)佛教各派兴起不少大学,著名的有净土真宗大谷派创立的大谷大学,起源于1665年东本愿寺弟子的修学道场" 学寮" ,1896年曾称" 真宗大学" ,1901年采取文科大学的体制,1922年改称" 大谷大学"。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龙谷大学,最早始于1639年西本愿寺内的" 学寮" ,1875年正式成为本派的宗立学校,1922年发展为综合大学规模,称" 龙谷大学"。曹洞宗有驹泽大学、东北福祉大学和爱知学院大学。驹泽大学的前身为曹洞宗大学林,后称曹洞宗大学,1925年取现在名称。临济宗有花园大学,临济宗妙心寺派于1872年创办的" 般若林" 为该校的起源,1898年为妙心寺派的普通学林高等部,1934年为临济学院专门学校。1926年,真言宗创办高野山大学;同年,由真言宗智山派、丰山派、天台宗、净土宗四宗派联合创立大正大学。日莲宗的立正大学源于1580年创设的檀林,后几经扩建,至1904年发展为日莲宗大学,1924年改称立正大学。此外,还有净土宗的佛教大学等。


  


(2)佛教和社会政治活动


  明治维新以后,佛教虽然没有以前那种特殊地位和影响,但从整体来看,它仍依附于君主立宪的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为它服务,其中传统教团表现尤为突出。大正时期佛教僧人获得参政权。各宗管长联合组成" 佛教护国团"。在国家日益法西斯化,向外推行侵略扩张时,一些传统教团表示" 护持天皇制,战争协力"。


1940年为适应战争体制,政府公布《宗教团体法》,对各宗派进行合并统编,把原来的十三宗五十六派编为十三宗二十八派。神道教、佛教、基督教联合组成" 大日本宗教报国会" ,作为" 大政翼赞运动" 的一环,开展拥护战争的宣传和资助活动。战时,日本当局也把宗教当作" 战斗力量" 一部分,使得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社会基础的日本传统佛教,也以" 皇国佛教" 的形式,被网罗到日本侵略战争体制之中。1937年后,日本佛教各宗联合成立" 日满佛教协会" ,联合组织" 兴亚佛教会" 等。日本一些主要佛教派别还纷纷到中国扩建寺庙,积极与日本当时的侵略战争合作。


  这一时期的日本佛教团体继续兴办" 社会慈善事业"。1928年召开了以神道教为主的" 日本宗教大会" ,佛教、基督教也有代表参加,大会决议提出以宗教教导国民思想,使宗教成为" 共产主义思想的防护堤"。佛教界一部分上层追随政府侵略政策的言论和行动,受到教团内部和广大人民的批评和抵制。


  


(3)佛教机构及研究成果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佛教学者改变传统的" 训古式或注释式" 研究方法,开始了现代佛学的研究,并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学术研究的现代化。日本各著名大学设有佛教研究机构、设立佛学研究的有关课程。各宗也建有许多教育、研究机构。日本从事佛教研究的团体很多。


  1927年,日本佛教学会成立,由各佛教大学以大学为单位参加,每年开会一次,出版年报。


  1934年在日本东京设立了日华佛教会,以同中国僧侣提携合作,同年出版了机关刊物《日华佛教》;又在京都设立了日华佛教研究会,该会出版了《日华佛教研究年报》。


  高楠顺次郎于1924-1934 年间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录经籍3493部,13520 余卷,共计100 册,并具有自创的目录体系,成为国际上颇为流行的汉文藏经版本,多次印刷,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常盘大定(1870 -1945年)是专门从事中国佛教研究的学者,曾多次来中国各地进行佛教史迹考察。著有《中国佛教史迹踏查记》等。铃木大拙(1870-1966 年)是临济宗著名学者。一生中多次赴美国、英国讲学,传授禅宗教义,在禅宗向全世界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


  《南传大藏经》,始修于1935年,由高楠顺次郎监修,译自南传巴利语三藏。1928年,日本东京出版寺本婉雅之日译本《印度佛教史》(藏传佛教觉囊派学者多罗那他〈又名庆喜藏〉著于1608年)。


  1925年,在日本召开" 东亚佛教大会" ,出席的中国代表30人,还有锡兰、暹罗、缅甸代表以及英、美来宾。这次会议是1924年在中国召开的" 世界佛教联合会" 议定的。这一时期的日本佛教继续向海外发展,并取得了一定影响。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