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還不如自己做,這位"80後"爸爸自制1000多個玩具,真正做到陪伴

一直很喜歡聽陳奕迅的歌,道出了紛雜世界裡的各色人生。其中有首叫做

《孤獨患者》的單曲尤為喜愛,它描述了成年後的心酸往事

沒人想孤獨,甚至大家都害怕孤獨,而治療它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陪伴。大人需要,小孩子更需要。

買還不如自己做,這位

不知道你們是否看過一則硬核老爸的新聞他向網友實力展示瞭如何叫做寵孩子。因為家中有個寶貝公主,於是他在當代魯班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位老爸在女兒眼中是萬能的哆啦A夢,自己想要什麼都能從口袋中掏出來。對於小朋友來說,無論男孩還是女孩,玩具的吸引力無窮大。

恰巧,硬核老爸的手工活十分厲害,隨時都能捏出寶貝女兒想要的東西。

買還不如自己做,這位

像是2019年的大爆動漫電影中主角哪吒,活靈活現的手辦精緻極了。還有一排可愛垃圾桶,不僅會走路還能跳舞呢。

根據主人公說他們家已有上千件的手辦玩具,讓孩子高興的同時,他自己也挺有成就感。這位80後老爸一開始就不是從事黏土玩具專業的,完全業餘,一次次嘗試最終做到有模有樣乃至完美。

說真的,寵孩子不如愛孩子,買玩具不如自己做玩具。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可以鍛鍊智力和手動能力。

買還不如自己做,這位

所謂陪伴不就是如此嗎?隨著生活節奏變快,工作壓力大,作為早已成家的人,每次深夜下班孩子已然睡去。

而清晨離開,小寶貝則還在夢中沒有醒來。當然也可以理解,想要帶領家人追求幸福生活,那麼勢必要捨棄一些東西。但是小孩的成長非常迅速,再多財富也比不上陪伴孩子的快樂。

1、 學會高質量陪伴,時間短也可以

工薪族們大都只有週末有時間,碰上出差和加班,基本很難兼顧到家庭。成年人的疲憊從身到心,所以要怎麼才能做到高質量陪伴呢?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陪伴在精不在多。

有些父母每天都將孩子帶在身邊,看似做到了長久陪伴,但其實不然。大多數時候,父母的注意力放在手機上。因此所謂高質量陪伴要做到精神意義上的溝通,而不是僅僅浮於表面。

買還不如自己做,這位

比如說去了解孩子最近做了什麼,在學校上學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和他們的相處中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從而在過程中達到培養孩子好習慣,高情商的作用。

2、 把自己變成小孩,和他們平等相處

學會放下身段,將自己變成小孩,與他們平等相處。世間最自然和合理的關係便是朋友,比起父母、夫妻和兄弟,這種相處方式會更讓大家舒適。

因此在許多育兒專欄上可以看到一些文章提及到"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在陪伴孩子時,不要放在家長的位置上,要和娃娃們共同體會成長的煩惱和小確幸。

不僅是孩子向父母學習,父母也會和孩子學到不少東西哦。

買還不如自己做,這位

學習時,嚴謹有效的學習。該玩的時候敞開了玩,敢跳、敢跑、敢瘋狂,再次坐上時光機穿梭到童年時代吧。

3、 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得營造一種閱讀氛圍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我們從小就學。任何年齡,任何階段都不能放下書籍。保持閱讀習慣將會讓人受益一生,大人們應當做好榜樣哦。

除了空間陪伴外,孩子的心靈需要格外注重。愛能化解一切,在愛中長大的小朋友將會更加勇敢和自信。

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是海綿裡的人,擠一擠就會有的。哪怕父母再忙,一天中抽出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出來陪伴孩子看書,進行閱讀總能做到

像是孩子在臨睡前,爸爸媽媽們可以給他們閱讀童話繪本和簡單的英文版故事啊。

買還不如自己做,這位

因為經過專家的研究表明,睡前閱讀的效果是最好的,不會讀過就忘。而且孩子會十分依賴父母,喜歡聽父母的聲音。總之,孩子能獲得了幸福感的同時,家長們也享受這來自不易的親子時光。

於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即實現了高質量的陪伴。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很關鍵,所以光有愛不信,還得有愛的能力。在這段歲月中,與他們一同跌跌撞撞成長,看看廣闊又美麗的世界。

其實孩子很單純,成日在象牙塔裡的學生沒有沾染上一點色彩,全靠家長怎麼引導了。請記住,兒女的成長只有一次,與他們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