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點擊收聽蔣勳老師親述音頻↓↓


編柳條


她們“順著柳堤走來”,“因見柳葉才吐淺碧,絲若垂金”。一到春天,你就會發現行道樹裡的那個小葉欖仁的綠是非常漂亮的,像嬰兒一樣有種新嫩的美,能讓你整個人都喜悅起來。


鶯兒便笑說:“你會拿這柳條子編東西不會?”“蕊官笑道:‘編什麼東西?’”蕊官從小學戲,所以不懂。


“鶯兒道:‘什麼編不得?玩的、使的都可。等我摘些下來,帶著葉子編他一個花籃,採了各色花兒放在裡頭,才是好玩呢。’”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鶯兒“說著,且不去取硝”,我很喜歡這句話,人生中一定要有忘記目的的時刻,有一天忘掉了某件事情,也許是該慶幸的事。


然後鶯兒就“伸手攙翠披金”,作者用了“攙翠”和“披”兩個手的動作來講女孩子跟柳條的關係,寫的是手的動作,感受到的是樹枝的美。


鶯兒“採了許多嫩條,命蕊官拿著”,注意她一面走一面編花籃,完全是在玩兒。“隨路見花便採一二枝,編出一個玲瓏過樑的籃子。”“枝上自有本來的翠葉滿布,將花放上,卻也別致有趣。”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鶯兒編了花籃以後,蕊官高興得不得了,說:“好姐姐,給了我罷。”鶯兒道:“這一個咱們送林姑娘,回來咱們再多采些,編幾個大家玩。”說著,來到了瀟湘館。


黛玉也正在晨妝,真的是春天了。“晨妝”本身就預示著自己也要像花一樣去盛放,黛玉一向是憂愁的,是感傷的,可此時,我們能感覺到黛玉難得的喜悅跟快樂。


她看到鶯兒來了,又看到她編的籃子,“便笑說:‘這個新鮮花籃是誰編的?’鶯兒笑說:‘我編了送姑娘玩的。’黛玉接了笑道:‘怪道人人贊你的手巧,這玩意兒卻也別緻。’一面瞧了,一面便命紫鵑掛在那裡”。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黛玉是個蠻清高的女孩子,很少讚美別人,她看到鶯兒編的東西也覺得別緻,這不是一種世俗的美,它裡面有一種心境,美只有在與心境契合的時候才特別動人。


“鶯兒又問候了薛姨媽,方和黛玉要硝。黛玉忙命紫鵑包了一包,遞與鶯兒。”她們一路玩過來,最後還記得要薔薇硝,所以說生命的目的跟美並不衝突。


然後黛玉又說道:“我好了,今日要出去逛逛。你回去說與姐姐,不用過來問候媽媽。”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也不敢勞他來瞧,我梳了頭,同媽都過去往你們那裡去,連飯也端了那裡去吃,大家熱鬧些。”


這真是非常喜悅的一天,連黛玉都喜悅起來了,黛玉平常是不太想跟別人在一起的,可是這一天她也想跟大家分享這個春天的感覺。


柳絮詞


大觀園裡這回的詩社,主題就是柳絮。“柳絮詞”其實寫到這些女孩子將要分離,就是飄散的感覺,怎麼綁都綁不住的,也牽絆不住的。


大家來了以後,抽出籤來,“寶釵便拈得了《臨江仙》,寶琴拈得了《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寶玉拈得了《蝶戀花》”。


“紫鵑炷了一支夢甜香,大家思索起來。”炷香是為了限時間,要在香燒完以前把這個詞填完。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探春只寫了半首《南柯子》。“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柳條細細的,一根根像線一樣。


“也難綰系也難羈”,線條是有牽掛的,可又很難牽掛。“一任東南西北各分離”。探春這一句是個預言,接下來每一個人嫁到不同的地方。


寶玉的第一句是:“落去君休惜。”若探春這個詞前面講的是花的飄零,講女子的分散,我想寶玉接著寫其實是安慰,意思是花落了,你不要可惜。“飛來我自知”,你們飄零了我是知道。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鶯愁蝶倦晚芳時”,他還是覺得這麼美好的青春,不要總哀傷春天的逝去,我們明年或者下一輩子還會在一起,還要預期下一個春天。


下面是黛玉的《唐多令》,這其實在講黛玉非常漂泊的命運,是唱給自己的輓歌。


“粉墮百花洲”,傳說百花洲是過去西施浣紗的地方,在開滿了花的河邊,所以每一個人到了這裡都有對西施的一個哀嘆。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香殘燕子樓”,燕子樓是唐太宗時一個叫關盼盼的歌妓的住處,是當時他的愛人張愔為她所建。後來張愔死了,她本可以改嫁,卻從此十幾年不下樓、不見客。


黛玉這裡面有一種生命中的絕對,就是她的生命只是來跟寶玉做最後一次的“了所有的淚”,用“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來表示她自己那種一心一意的感覺。


“一團團逐隊成毬。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柳絮在風裡飄來飄去,是一個無根的東西。黛玉想到自己這麼薄命,父母雙亡,有再多的眷戀,其實還是要走。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寶琴寫了《西江月》:“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傳說漢朝皇宮中的長楊宮等處多植柳樹,隋煬帝修運河的時候,堤防邊都種了柳樹,比漢苑的規模盛多了。


“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三春”指春天快過完了,三春也暗示探春沒多久要嫁了。“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古代會折柳條告別。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寶釵用理性的方法對抗命運的悲劇,她覺得是要結婚,是要走了,是要散了,可生命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個不同的希望,或者能比較喜悅地去看待?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她覺得生命是會聚會散的,不用強求。“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


別人都看到柳絮的飄零,她看到的是柳絮被風吹上青雲。所以寶釵最後要爭到富貴,絕不放手。


雖然都在講填詞寫詩,可也是寫自己的命運。


放風箏


“一語未了,只聽窗外竹子上一聲響,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唬了一跳。丫環出去瞧時,簾外丫環嚷道:‘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了。’”


春天是放風箏的季節。有很多的資料顯示,曹雪芹後來家道衰落到最窮的時候,是靠賣風箏維生的,所以他很懂風箏。


“眾丫環笑道:‘好一個齊整風箏!不知是誰家放的,斷了繩。拿下他來。’”紫鵑要把這個風箏拿起來。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探春說:“紫鵑也學小氣了。你們一般的也有,這會子拾人家丟了的,也不怕忌諱?”黛玉也說:“可是呢,知道是誰放晦氣的,快掉出去罷。把我們的拿出來,我們也放晦氣。”


過去人講放風箏是放晦氣。放風箏時一直放線,放到線根的地方,連根剪斷,意思是把所有不好的東西連根剪斷,讓晦氣隨著風箏走掉。


“紫鵑聽了,趕著令小丫頭們,將這風箏送出與園門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來找,好與他們去的。這裡小丫頭子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一個美人風箏來。”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丫頭去了,同幾個人扛了一個美人並籰子來。”大家的風箏都放起來了,“獨有寶玉的美人放不起來,寶玉說:‘丫頭們不會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來了。急的寶玉頭上出汗,眾人又笑”。


“寶玉恨的擲在地下,指著風箏道:‘若不是個美人,我一頓腳跺個稀爛。’”寶玉是小孩子個性,因為他很疼女孩子,如果是別的東西,他就把它踩爛了。


這種話處處透露出寶玉對女孩子的心疼,連美人風箏他都捨不得踩爛。黛玉就說:“那是頂線不好,拿出去另打了頂線就好了。”頂線如果沒有綁好,就沒有辦法放起來。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一時,丫鬟又都拿了許多各式各樣的送飯的,玩了一會。”“送飯的”是風箏上掛的很多可以發出響聲的東西。


紫鵑說:“這一回的勁大了,姑娘來放罷!”紫鵑希望黛玉來放,因為知道黛玉身體不好,就讓她把病放走。“黛玉聽說,用手帕墊著手,頓了一頓,果然風緊力大。”


黛玉讓眾人來放,那大家就說:“各人都有,你先請罷。”黛玉說:“這一放雖有趣,只是不忍。”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紫鵑笑道:‘我們姑娘越發小氣了。那一年不放幾個子?今日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說著,便向雪雁手中接過一把西洋小銀剪子來,齊籰子根下寸絲不留,‘咯登’一聲鉸斷,笑道:‘這一去把病根兒可都帶了去了!’”


黛玉的病“走了”,預示她的生命要結束了。因為她的病和眼淚都是為了寶玉,如果她病走了、不掉淚了,表示欠寶玉的東西還完了,她就要走了。


這一回的結尾,探春的鳳凰風箏和另外一個鳳凰風箏絞在一起了,然後又有第三個風箏加入。三個風箏纏在一起,最後線一起斷掉,一起飛走,暗示著探春要遠嫁,再也回不來了。


蔣勳:宅了一整個寒冬,今天跟紅樓女孩去踏春


這也暗示了她們各自要走向各自命運的終結。這些有過生命緣分的少女們,在做最後的感傷與不捨。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作者大概覺得生命裡曾經擁有過,便是值得。所有這些青春時刻共同經歷過的,包括作詩,一起放風箏,都變成了美麗的記憶。


(END)



歡迎來評論區和我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