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看得電影越多,你就越會發現,韓國電影絕對是一座大寶藏。


你可能看過今年斬獲奧斯卡的《寄生蟲》,但你如果看過奉俊昊的其他作品,如《殺人回憶》,就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震撼。


你可能知道《請回答1988》,但不知道這部韓劇的導演申源浩還拍了好幾部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神劇。


宅在家的這一個月,除了工作、做飯、看新聞,就是刷劇了。


短時間內接收從各路媒體推來的疫情消息,差點沒把人給整崩潰。


直到我看到這個: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梨泰院Class》最開始在某短視頻平臺火起來,就是因為這個耳光。


看多了韓劇裡柔柔弱弱、長髮飄飄的女生,《梨泰院Class》裡女生的行事風格讓人神清氣爽。


認準的事情就去做,認準的人就去跟,遇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就直接懟回去。


沒錯,趙以瑞這個角色的設定就是:智商高,情商高,家境好,門門功課第一,聰明又漂亮,還是Ins網紅。性格乾脆果斷,不按套路出牌,但又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總之,普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世俗成功,在她眼裡那就是小菜一碟。


世上還有比這更爽的事嗎?


在其它地方可能沒有,但在《梨泰院Class》裡還有,那就是觸底反彈,然後升級打怪的逆襲劇情。


1


再悲慘的小人物,也能逆襲


《梨泰院Class》用了整整兩集的時長,交代男主角樸世路的學生時代:因為替同學出頭被迫退學,父親意外身亡,自己深陷牢獄有了案底。


這種劇情和角色設定,要麼變成《悲慘世界》裡那種社會新聞,要麼變成《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戲碼。


但在《梨泰院Class》裡,男主的悲慘人生還有巧妙的設計——可以慘,但是也不能讓他太慘。既慘,又能像爽劇那樣,照顧好觀眾的小心臟。


因此,樸世路這個“史上最慘韓劇男主角”,即使沒錢,主角光環也不會少:


高中沒有畢業,在遠洋航船上工作幾年之後,就在梨泰院這樣的地方開一家店;


男主角的店就算被舉報,兩個月不能營業,也可以經常和朋友去酒吧;


不會做營銷,不會搞網紅店,就有趙以瑞這個外援;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以及普通人根本羨慕不來的投資眼光: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不過,我覺得樸世路這個角色身上最大的爽點,還不是觸底反彈的開掛人生。


有一句話叫“不撞南牆不回頭”,不過這麼頭鐵的人,撞了南牆之後,不僅沒有回頭,還能越走越遠。


劇中有這樣一段對話——新來的獄友看到男主角在監獄裡也看書學習,說:“我們這樣有前科的人別人是不會僱傭的。”


樸世路的回答是:“因為出生貧窮,因為沒有學習,因為有前科,所以你說不行,但是,不要拿你的理論來說服我。”


所以即使面對信奉弱肉強食的長家會長,愣頭青男主角在氣勢上也一點沒輸。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雖然,這兩個人實際的階層和身份的差距真的不是一點點,即使是在劇裡。


其實,《梨泰院Class》是一部很強調“身份”的電視劇:


長家會長第一次出場,周圍人的反應就說明,這個人處於金字塔頂端;


窮人家的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因為出身低微,身邊的人都沉默不語,因為霸凌者是富二代;


女主人公趙以瑞被同學的母親找麻煩,選擇懟回去,老師強調人家是區長夫人,這麼做會帶來麻煩;


長家的長子,警告男主人公 不要接近自己的心上人,也是在強調“身份”——即將繼承家業的富二代,和高中沒畢業的小老闆;


趙以瑞願意花精力去應付的“傻瓜”,是“檢察長的女兒”、“圓形毛織品社長的女兒”,她對劇中的男二號說:“我願意和你來往是因為我知道你是富二代”。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儘管才20歲,但是女主角趙以瑞身上有著介於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間,看透世情的老成。


《梨泰院class》裡,其實每個人都懂的社會規則和潛規則,男主角也懂。


但在劇情的安排下,他不願服從這套規則,不願被階級身份綁架,最後竟然也能成功了。被生活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的我們,看著簡直不要太爽。


2


沒那麼簡單


但真實的世界,沒這麼簡單。

韓國有一個紀錄片叫《我的家在考試院》,裡面有一個細節提到——


有一些常年住在這裡、沒有地方可去的人,不一定就是因為懶、壞、好吃懶做淪落到這裡。這些人以前可能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然而一次失業或者一次錯誤的投資,人生可能就從此一蹶不振了。


前幾年,韓國的論壇上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兒,叫 “2030勺子階級理論”。這個話從那句“含著金湯勺出生”來的,意思就是父母的財產決定家庭的地位。


韓國年輕人自嘲,根據爹媽有多少財產,自己可以分為“金勺、銀勺、銅勺和土勺。”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2017年一項針對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大學生的調查研究中,超過一半的韓國大學生選出的成功的第一要素也是“父母的財力”。


不要說像男主角這樣中途輟學了,今天的韓國年輕人想考上好大學,過上安安穩穩的普通人生活,都需要拼盡十二分努力。中間需要拼腦力、拼體力,還要拼爹媽的財力。


高中階段不僅要在學校上課,很多孩子下了課之後還要去補習班。這些補習班費用高昂,加重了家長的負擔。


《紐約時報》曾有一篇報道專門介紹韓國的補習班學校。在這個地方,學生起碼會待到晚上十點,如果是高中生,每天只有五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而早在2013年,韓國的補習班老師就已經超過了學校裡的普通教師。


因為孩子的教育支出過高,一些人根本來不及為自己退休之後的生活做打算,這導致了韓國45%的老年貧困率。


家長負擔重,學生的擔子也不輕。


EBS有一個紀錄片專門講述韓國準備高考的孩子。其中有個細節特別讓人印象深刻:一個學生因為長期不停地學習,手都磨破了,還堅持用腕部的力量繼續學習。


2014年,一項針對30個國家的調查中也發現,韓國學生的幸福感最低、壓力最大;而導致他們壓力大的一項重要因素就是“學業壓力”。


備考過程疲憊不堪,考試本身也是體力消耗戰。


跟中國高考時長兩天,一天考兩門的量相比,韓國的大學入學考試本身就讓人崩潰得多——需要在一天內完成五門考試,從早上8:40到下午17:40。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即使成功考上大學,未來還是前途茫茫,因為找工作的壓力也很大。


在紀錄片《考試的背叛》中,一個大四的學生說:“最主要的是精神緊張,然後是漆黑的未來,這最讓我不安。因為不安,精神上就會開始疲憊無力。”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脫離現實背景,爽片還剩下安慰。


但這些普遍遭遇的困境,在《梨泰院Class》的劇中都不見了——坐了冤獄的主角有機會翻盤;理想主義者能夠感化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幫他實現理想;不出預料,壞人會得到懲罰,好人也會有好報。


不只是主角,就算是配角在這裡面都有光環。


被富二代欺負的高中同學,長期被霸凌不僅沒有留下心理陰影,還可以忍辱負重,和男主角一起復仇。而且內心依然是一個陽光大男孩。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現實是,韓國曾經發生過更為嚴重的校園霸凌。2017年9月,韓國釜山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校園霸凌案。五個女生把一個女生拖到一處工地上,進行了長達1個小時40分鐘的毆打,女生渾身是血跪在地上的照片瘋傳韓國。


而經受過霸凌的被害人,常常一生都伴隨著抹不掉的心理陰影。


像劇中人那麼幸運,太難了。


所以,儘管是一部以高口碑開頭的劇,在脫離現實的設定下,還是免不了以低口碑結尾。


尤其是在情節拖沓、男女主角人設崩塌時,這部劇又重回韓劇老套路:


女主角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幹啥啥都行,再加上這麼颯的性格,在觀眾眼裡是要做一番大事業的,可她卻為男主角的拒絕煩惱不已。


今年最爽的一部劇,怎麼就爛尾了


儘管編劇讓這個角色說出這樣的臺詞


男主角這麼就更扯了,喜歡了女二號吳秀雅十多年,某個瞬間,突然就看到忙前忙後為他拉投資的以瑞了。感情線這麼混亂,男主角的復仇商戰線就更別說了——趙以瑞絕對是今年最厲害的女主角,這個劇我站她!


其實這個劇爛尾太正常了。已知:“男主角樸世路不能改變自己的初衷”,以及“他是一個一文不名的小人物”,那麼“如何完成復仇逆襲”?


於是編劇給了男主角趙以瑞這個大殺器,並且讓她強行一心一意只為男主角辦事,就算中間被拒絕N次。


說白了,還是編劇的能力配不上這個劇的野心。不過也別忘了,這畢竟是個韓劇,其它都是浮雲,談情說愛才是正頭。


即便如此,我還是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花費整個週末,看完這部爽片。


明明知道里面的故事是編的,這樣的光環不會降臨在自己頭上,還是樂此不疲地為劇中人振奮或緊張。


因為虛構的故事可能是一杯糖水,給現實中疲憊不堪的人一點點甜。


起碼,故事裡的人物,都有一個公正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