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又跑了,和上次一樣


老外又跑了,和上次一樣

這個月初的時候,摩根士丹利在一篇報告中說,在全球資本市場因新冠肺炎而動盪的背景下,將中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列為資產避難國,他們還將中國和新加坡的股票評級提高至增持。

這篇報告發布的當天,美聯儲宣佈降息。

回頭來看,大摩要麼誤判了形勢,要麼對自己人在絕境下會做何選擇不夠了解。

今天早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跌了3%,港股只能用慘烈來形容了,中國恆大、融創中國、富力的跌幅都超過了10%,地產股一片哀鳴。

如果港股也有跌停板,很多地產股今天早盤就被拍在地板上了。

港股是個境外市場,今天遭遇重挫的幾支地產股都有一個共同點:

過去幾年,他們發了很多海外債。

大概計算一下,融創的海外債規模是6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是430億元。在融創的財務報表裡,去年上半年的有息負債約3000億元,其中有2000億是有抵押擔保的,這部分負債,應該是在銀行系統融資的。

也就是說,剩下的負債,大概有一半來自海外發債。

從前幾年國內開始自爆降槓桿以來,融資環境緊了很多,融創國內的融資主體已經兩年沒有發過債了。

除了銀行抵押貸款,還能給開發商們續命的,就是境外市場了。

去年發行的91只債券,有三隻債券的利率超過了15%,26只超過了10%,56只在6%到10%之間。去年海外融資額最大的三家公司是:

恆大、富力、融創。

今天有新聞說,恆大下週到期的一筆16億美元的境外公司債,恆大已於昨日提前將本息存入還款賬戶,確保如期償還。

對於海外融資,我們猜到了開頭,但沒有猜到結局。

這段時間的全球股市,已經讓網友和股民不再關心自己的錢了,他們只想見證歷史。

摩根士丹利發表那篇報告一週後的3月9日,美股出現了自1997年以來歷史上第二次熔斷,到目前短短几周內,年紀輕輕的我們已經見證了美股五次熔斷。歷史真的就在我們眼前發生了。

我心裡是慌的,問了幾個朋友,他們告訴我:

外資在拋售。

全球股市跌成這個樣子,加了槓桿的基金被平倉了,需被強行贖回的基金,把股票賣掉了。

昨天,橋水基金的創始人對爆倉傳聞做了回應,大概意思就是,橋水基金是虧損了,但距離爆倉差著十萬八千里。

橋水基金虧損的原因,在於他們前段時間裡重倉了波動率均比較低的美股與高收益債券。

高收益債券,基本上就是指公司債了。現在,他們把這些資產賣掉,掉頭就去建立了歐洲很多公司的 空頭頭寸。

這個動作的含義,不言而喻。

這次無差別的打擊,波及了全球,波及了中國,波及了開發商。一位前十房企的董事長對我說:

這是一次大洗牌,今年是洗牌年。

幾次美股熔斷下來,這些境外資金髮現後院起火了,他們紛紛開始在亞洲撤資。這一幕,年輕的我們也是有記憶的。

12年前的那次危機中,在美國,雷曼兄弟倒下了,在中國,有一個長長的民營企業家自殺名單:

餐飲商梁萬剛

景德鎮開發商邵和諧

泵閥製造商朱吉光

製藥商鄭亞津

玩具商張樹鴻

……

那年,全球資本市場發生了一波又一波的驚濤駭浪,所有國家以及每個人都風雨飄搖。

當時,為了攜手共渡難關,中國幾次增持了美國國債,數額達到了幾百億美元。看看最近的新聞,會發現有些事情已經不一樣了。

那時,我們同仇敵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