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國軍士兵的標準裝備是什麼?

官破曉


抗戰時期,國軍士兵的標準裝備幾乎是沒有的,只有中央軍才有部分裝備。其餘地方的軍隊都是由各自軍閥頭目自給自足,所以有很多軍隊的武器裝備都不統一,而且差距也是很大的。

問題上說起國軍士兵,那麼國軍士兵都包括哪些呢?其中有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晉綏軍,湘軍,粵軍,川軍以及桂軍等。而且在當時那個時代,新四軍以及八路軍也是屬於國軍戰鬥範疇內的,之所以國軍沒有統一裝備,是因為除了中央軍之外,其他的對於蔣介石來說都算是雜牌軍。所以,蔣介石等人只負責中央軍的裝備,至於其他的軍隊,莫說統一裝備了,可能許多軍隊的裝備根本就不齊全。

比如說最精銳的中央軍隊,當時一直都在按照德國軍隊的方式治理,所以大部分軍人都配置了仿德國步槍製造而成的中正式步槍。此外,他們也擁有的是M35鋼盔,只是數量不多,大多使用的都是沒有頭盔的戰鬥帽。而武器的話,除了中正式步槍之外,都是以一些威力不大的手槍。

據說在中央軍隊中,倒是能看到毛瑟c96手槍的身影,而且每個班還會配備一條ZB26輕機槍,這就算是中央軍隊比較統一的裝備了吧。再者要說的是東北軍的裝備,雖然它是屬於雜牌軍的一員,但它的裝備在所有雜牌軍中算是最好的了。

主要是因為這支軍隊擁有完善的兵工廠,所配備的武器也是較為先進的,甚至還擁有一些日本的機械裝備。可惜的就是,在張學良被軟禁之後,東北軍就被迫瓦解,所以他們撤回到了關內。雖然在戰場上活躍,可大多都在戰爭中犧牲,幾乎沒有留下活口,所以那些武器裝備也就一同消失不見了。

接下來要說的是其餘雜牌軍的武器裝備,比如說川軍。他們的裝備水平是整體軍隊當中最差的,不僅擁有數量極少的機槍裝備,也沒有火炮這樣的重型武器,甚至還會出現物料不夠以及布料供應不足的情況。

很多士兵因為草鞋磨損嚴重,只能穿拖鞋或者光腳行路,這也是常事。既然在生活裝備上都如此差的話,那麼武器裝備也就可想而知了。

要說裝備最有規模的,那麼就是調整師。調整師的裝備完全是在德國顧問的建議下和幫助之下進行整編的,可惜當時戰爭突然間爆發,所以並沒有整編完成。因此,調整師的裝備大多都是一些仿製武器,其中包括中正式步槍,德式毛瑟步槍,子彈袋,水壺,乾糧袋,防毒面具,軍常帽,鋼盔,手榴彈,刺刀和綁腿等。

綜上所述就是關於國軍士兵的標準裝備了,其實因為當時條件有限,並沒有特別統一的裝備,只是根據每個軍隊的情況不同來進行裝備的完善罷了。大概除了最後所說到的調整師之外,其他軍隊都是極為缺乏物質的吧,更不可能裝備統一了。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中正式、漢陽造步槍,再高級點就是捷克式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再加上兩枚手榴彈基本就是對抗戰官兵的基本印象。國力貧弱、裝備不齊、派系林立,造成中央軍和地方軍之間因為實力差異裝備水準各不相同,先不談標準連人手一槍都很難做到。

當時國內工業基礎太差,能製造武器的兵工廠以及生產的裝備相當有限,主要是仿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Gew 88)的漢陽造、仿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的中正式。雖然抗戰中後期美國援助武器的進入對於戰力提升不少,但大部分時間大部分情況下抗戰國軍將士使用的標準還是很低,初期唯一能稱得上標準化的只有德械師。

中正式步槍、德式M1935鋼盔、兩枚m24型手榴彈基本就是全部單兵家當,這個標準和真正的德軍相比就是低配版,凡事都要花錢以當時的國力承受不起。

捷克式機槍和毛瑟盒子炮也是標配,缺少德軍大量自動武器,以這兩種可以自產性價比高的裝備代替。以普通步兵為例:一個班10人裝備10支中正式步槍,每人攜帶200發子彈,一個排裝備一挺捷克式輕機槍配彈400發,一人配兩枚m24型手榴彈。

除單兵輕武器之外,以小口徑迫擊炮為壓制火力,如:60毫米迫擊炮,其他從德軍進口的部分戰防炮等數量極少可以忽略。當然這是最精銳的德械師而且換裝數量有限,大部分抗戰士兵手裡拿的可能是漢陽造乃至老式老套筒都有,子彈能給個幾十發就相當不錯了,由於手榴彈生產要求相對較低,這可能就是抗戰軍民手中的大殺器了。

除了這些能夠自己生產製造之外,還有大量從各國傾銷而來的老舊單兵武器,說是萬國貨一點也不意外。


河東三叔


答:中國軍隊在抗戰時期的武器來源非常的雜。這基本上是因為我們國家的軍工業實在太落後了,導致軍隊的武器配置也是參差不齊。抗戰初期,國民黨有178個師,總作戰兵力在200萬人以上,數量相當於侵華日軍的3倍。但按照歐洲標準衡量,絕大部分只算是準軍事部隊,連正規陸軍都算不上。其中,大約只有30個師勉強算是輕裝步兵師,只有6個是按德國標準建立的輕步兵師,中國全國當時只有一個機械化炮團。這還是正規軍了,更不要說是軍閥部隊或者是共產黨的軍隊那個裝備就更弱了。

我們就來簡單的盤點一下關於武器裝備的問題。

一、鋼盔。

鋼盔作為幾乎是唯一的保護工具是判斷這隻部隊是不是正規軍的重要指標。國軍中的德械師最典型的裝具就是德制M35鋼盔。此鋼盔於1935年定型,所以命名為M35,剛剛定型就接到了來自中國的大訂單,有22萬頂之多。德國軍方決定首先滿足中國的需要,就這樣,中國軍隊成為了M35鋼盔的第一批用戶。

但是在戰事的進行過程中M35鋼盔消耗殆盡。到了抗戰中期基本上就見不到了。

其他中國軍隊的主流鋼盔是英制MK-2型“託尼”(TOMMY)鋼盔,它的外形像扁平狀的鍋子,又像飛碟,所以也叫“飛碟盔”。這是英國一戰時期的鋼盔,只能防止炮彈破片。

雖然有點落後,但是總比沒有要強。

二、槍械。基本上作戰要有槍吧。這裡就講幾款經典槍械

1.勃郎寧M1900式手槍:槍牌擼子,是比利時國營赫斯塔爾公司早期大規模生產的第一種約翰·勃朗寧自動手槍。上海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大量仿製此槍。

2.漢陽八八式步槍:又稱老套筒或漢陽造,由張之洞所建立的漢陽兵工廠獲得德國授權生產的1888年式步槍,是中國生產的第一款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在清末一直到朝鮮戰爭都是中國軍隊的主要步槍之一,在軍隊服役超過60年,可以說是20世紀初中國軍隊的代表性武器。

3.:德國標準型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本,最早在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兵工署第11廠)組織生產,以取代國民革命軍所裝備的漢陽八八式步槍,因蔣中正而得名。從生產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騎槍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

4.莫辛-納甘步槍:在俄國政府委託下在1880年代後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製的步槍。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就訂購了5萬支步槍,裝備國民黨軍隊。槍聲清脆,有如水珠濺落,因此中國人為莫辛-納甘起了一個頗具詩意的綽號“水連珠”。

5.春田M1903步槍:在1903年6月19日被批准作為美軍制式裝備的。這支走過百年歲月的"老槍"沐浴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親歷了無數次戰火硝煙。它是美國士兵的最愛,這為它掙得了最長的服役記錄。抗戰開始後,根據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槍裝備中國軍隊。

6. ZB-26輕機槍:又稱捷克式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研製的一種輕機槍。中國是使用ZB-26輕機槍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不但採購了ZB-26輕機槍,而且大量仿造ZB-26。

7.李-恩菲爾德步槍:

李-恩菲爾德步槍是1896年至1965年英軍制式手動步槍,有大量衍生型,也是英聯邦國家的制式裝備,包括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及印度、蒙古、中國、西班牙。 而這把槍還有個別名叫“英七七”,這個名字來源於我國,在抗戰年代這款步槍由於射速快,便捷而且活力兇猛易維修的優點,按照國際租借法案,該槍被英國當做援助槍支援我軍,由於它的槍口徑為7.7毫米,所以就得了個“英七七”的別名,方便我軍區分其跟其他外形相似的毛瑟步槍。

7.仿瑞士啟拉利式輕機槍:該槍在國內進行仿製生產於1939年停產,從抗戰爆發至1939年停產共生產約1900挺.

8.24式重機槍:1888-1924年,金陵兵工廠仿製過多種版本的馬克沁式重機槍.1934年德國向國民黨贈送MG08馬克沁式重機槍的圖紙,由金陵兵工廠進行仿製,於1935年仿製成功,命名為24(民國24年)式重機槍.

9.30節重機槍:1921年10月10日漢陽兵工廠仿製成功美國勃朗寧M1917式重機槍(口徑改為7.92毫米),正好是民國10年10月10日,顧命名為30節.抗戰爆發後由於兵工廠搬遷等原因,30節重機槍的生產幾度中斷.前後生產3萬挺。

10.M1卡賓槍: M1卡賓槍是槍械歷史上大量生產第一種卡賓槍。

在美國援助國軍的清單中本來是沒有的,抗戰時美國海軍情報署向軍統提供了大約1萬支,抗戰結束後在大西南的美國陸軍移交了大約3.8萬支,還有在華北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移交了約1.2萬支,這樣總共有6萬支M1卡賓槍流入中國。這算是當時中國單兵最強武器了。


南閣水哥


抗戰期間國軍士兵根本就沒有什麼標準裝備,原因在於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統一了中國,除了蔣介石的中央軍外,還有許多地方軍,如川軍、桂軍、馬家軍、滇軍等。地方軍的士兵裝備是五花八門,就連蔣介石的中央軍也都沒有統一的標準。

這裡我們來看一下蔣介石的中央軍在抗戰期間不同時期的裝備。


抗戰初期,蔣介石的小部分中央軍被編成所謂的“德械師”。國軍的第36、87、88三個“德械師”準確地稱為“德盔師”,士兵頭戴德軍的M35鋼盔,步兵裝備仿製德國的“中正式”步槍、皮製揹包、軍毯、雨布、水壺、乾糧袋、刺刀、兩組三聯裝的皮質槍彈盒,除此之外還攜帶兩枚M24手榴彈。另外,“德械師”的軍服是棉質的,冬天有呢軍服、呢大衣,春秋有駝絨夾衣,夏天有卡其短袖和短褲。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後,其中一部退到了印度,後經駝峰航線運去了部分人組成了中國駐印軍。中國駐印軍的軍服由英軍提供,每名士兵配發熱帶卡其作訓服三套。個人裝具為英軍的P37裝具組,包括帆布腰帶、帆布吊揹帶、帆布揹包、帆布小揹包、水壺、帆布子彈袋。鋼盔為英軍的MK2型,上面還有偽裝網,鞋子為英軍的野戰低腰黑色皮鞋。緬北大反攻時,部分駐印軍配發了一些美式裝具,如新編第38師率先換髮美軍的M1鋼盔。



歷史軍魂


抗日戰爭時期,所謂的“國軍”就是蔣介石中央軍和各地方實力派軍隊的總和,嚴格意義上說也包括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成分非常雜亂,武器裝備更是五花八門 ,序列不同,待遇不同,所以很難界定“標準裝備”是什麼。

抗戰初期蘇聯給予國民政府一定的軍事援助,以此列裝了幾個蘇械部隊,比如第五軍、第八軍和第七十四軍等,隨著1939年《日蘇中立條約》的簽定,蘇聯停止軍援。到抗戰末期美國開始提供較多軍援,國軍又開始裝備美械部隊,但都不應該算抗日時期的主流裝備。



唯一可算成規模的就是國民政府為對日作戰而準備的“調整師”,是在德國顧問的建議和幫助下進行的陸軍整編,原擬完成六十個調整師的整訓和換裝,由於戰爭爆發,僅完成了兩批二十個師的人員與裝備調整,注意,調整師並不完全等於“德械師”,由於國力窘迫,一些調整師裝備的是仿製武器而非德械。

調整師士兵的標準裝備如下:



1,步槍,德制7.92mm1924年式毛瑟步槍(k98前身)或“中正式”步槍。

2,子彈袋,帆布長條型,由肩上斜繞一圈再到腰間一圈,可攜帶20個5發彈夾(少數德械部隊為皮製子彈盒)。

3,水壺,部分德國進口部分仿製,橢圓形木塞蓋,肩被帶。

4,乾糧袋,方型,揹帶跨肩。

5,防毒面具,德制1930式,也有部分仿製。

6,軍常帽,圓筒型軍小帽。帽圍上有護面部,平常時摺疊上去以兩顆鈕釦繫住。

7,鋼盔,德式M35鋼盔,有一顆青天白日徽。

8,手榴彈,仿自德國的“二四”式長柄手榴彈。

9,刺刀,575.5mm國產加長型。

10,綁腿。


度度狼gg


抗戰期間,國軍基本上是所有部隊的總稱,八路軍,中央軍,晉綏軍等等,各種裝備也都是國內國外都有,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標準裝備的。

要說真要有標準的話,我們分為兩部分來講吧,分別是槍械和非槍械。

非槍械:五大件是標準配置

這五大件是什麼呢?鋼盔、子彈帶、水壺、乾糧袋以及防毒面具。

鋼盔:

鋼盔最著名的就是德國造的M35了,因為是1935年定型開始生產的,所以叫M35,剛一出世,就收到了來自中國的22萬頂的大訂單,所以德國方面決定,優先供給中國方面,M35鋼盔採用現代熱壓技術,相比較一戰時期的M17更加輕便,對彈片的防護能力也有提升。

從第一批開始生產到第二年,中國一共購買了31.5萬頂,幾乎將德國的頭盔包圓了,所以在抗戰爆發的時候,M35成為中央軍的標配,而日軍看到軍隊頂著M35頭盔,就知道是精銳部隊來了,需要打起精神作戰。

除了鋼盔,更多的還是草帽,成本低廉,而且晴天能夠遮陽,雨天能夠防雨,有時候還能起到偽裝的效果,並且草帽上一般還有自己所在部隊的番號,這才算是我國最有特色的單兵裝備。

子彈袋:

普通士兵用的子彈袋和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差不多,主要是以帆布製作而成的長形布袋,攜帶的方式就是斜跨式,由肩上斜著繞一圈然後在腰上在繞一圈,打結系在腰間,這種子彈袋一共有20個小包,每一個包裡面能夠放下五發子彈,合計就是一百發子彈,如果能夠把子彈袋裝滿,在國軍裡面絕對是最高配了。

除了子彈之外,每一個士兵還會配備兩枚M24手榴彈防在帆布包裡面,帆布包掛在脖子上,放置在胸前,然後再用布條固定住。當時手榴彈包不僅有放兩個的,還有五個甚至八個的。

軍官的子彈袋則要高級許多,正規德械師的軍官是配備駁殼槍的,他們使用的是駁殼槍專用的皮質彈夾包,這個彈夾包用皮帶穿過來,扣在腰間,然後由Y字形的肩帶撐起彈夾包,每一個彈夾包裝滿可以放下12個裝有20發子彈的彈夾,共計240發子彈。

水壺和乾糧袋:

水壺有一部分是從德國採購回來的,還有一部分就是我國自己按照德國的樣式仿製的,用橢圓形的木頭當做瓶塞,然後採用肩背的帶子,德國水壺是放在腰間,仿製的則用肩揹帶斜跨在身上。

乾糧袋也是分為德國和中國製造兩種,不過形狀都是方形,德國和水壺一樣,是放在腰間的,中國製造則同樣鍾情於斜跨式,掛在身上。

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主要是德國1930式的防毒面具,通常裝在一個帆布袋裡,不同於德國本土是裝在一個圓筒裡面。

槍械:

中正步槍:

中正步槍是國民黨裝備的制式武器,從抗戰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一共生產了七十萬左右的中正步槍,中正式步槍是德國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最早在1935年開始生產,使用的是7.95*57毫米的毛瑟槍彈,比日本的三八大蓋所用的子彈威力要大。

漢陽造:

這把槍的原型也是德國的槍械,是Gew88槍,但是可操作性難,裝彈退單困難,容易炸膛,射程在1200米,不過有效射程在1000米左右,精準射程20米,這把槍是當時國內軍隊使用最多的了,累計生產約四百萬支,一直到抗美援朝戰爭才大量退役。

輕機槍主要是捷克ZB26:

又稱為捷克式輕機槍,口徑7.92毫米,射程1500米,外表特點就是裝有20發裝彈夾在機槍上方,瞄準線在彈夾左側,而且這種槍槍管過熱的話,可以快速更換,槍上面的握把在更換槍管的時候也方便提著。不過20發子彈的彈夾容量也意味著火力容易中斷,在正常情況下,作為火力壓制的機槍肯定是火力中斷的時間越短越好,因此,抗戰時期的老兵會在敵方換彈夾的時候乘機打掉機槍手,或者我們自己會在彈夾還剩三四發子彈的時候換彈夾,讓敵人預估時機錯誤,以達到增加敵方傷亡的目的。

駁殼槍:

駁殼槍主要是軍官的手槍,因為它的槍套是一個木盒,所以在我國也被稱為匣槍或者盒子炮,因為它槍身寬大又被稱作大鏡面,還有就是它有全自動的功能,也被稱為快慢機。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有單發和連發,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900發子彈,有效射程在50-150米。

其他的槍械就不是大眾標配或者需要好幾個人一起操作了,就不屬於我們今天講解的單兵裝備啦。

結語

我們的先輩們在嚴峻的環境下,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看一下抗戰時期的單兵裝備,就知道當時的環境是多麼惡劣,但是即便如此,我們的先輩們仍然將侵略者趕出了我們的家園,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敬佩,去尊敬。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國民黨士兵的單兵裝備比較混亂,抗戰時期的中國國力就比較弱,長期處於混亂狀態,所有短時間內把單兵裝備統一起來是不可能的,我們就從武器和士兵穿戴上來了解抗戰時期的士兵裝備

武器的來源有兩個渠道,一個是自己造,另外一個就是拿錢買。

抗戰時期的中國工業基礎極差,造武器裝備更是難上加難,能夠造出來也就寫漢陽造,仿造輕機槍和子彈,就是這樣,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加上國民黨各勢力交錯在一起,內部鬥爭複雜,所以造成國民黨軍隊在制度上,人員和武器裝備上相差很大。

國民黨一直採購德式裝備,蔣介石把自己的嫡系部隊打造成德械師,清一色的德國武器,可謂裝備精良,然這僅僅是杯水車薪。抗戰開始,蔣介石正打算大力購買德國武器裝備,但是1938年,也就是抗日的第二年,由於日本的強烈反對德國賣武器給中國,迫於同盟國的壓力,德國便不再買武器裝備給中國,那麼之前的武器裝備要是出現問題,沒有後期維修服務和零件配送,對於蔣介石的機械師來說,東西是壞一件少一件。

國民黨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之後,也從蘇聯人那購買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飛機,防空炮,山炮,輕重機槍,迫擊炮,子彈等武器裝備。

美國的援助比較晚,到1941年才正式向大量向中國援助,因為美國人也和日本人交戰,為了更好制約中國戰場的日軍,美國人才會這麼積極援助中國,美國援助的武器物資是最多的,到抗戰後期,國民黨的武器裝備已經從原來的德式裝備改為美式裝備。

接收了國外的武器裝備後,對於國民黨來說能夠用中國自己的戰略物資恐怕只有衣帽、鞋子等制式軍裝了。

軍帽:圓筒形布制軍帽成為制式軍帽,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大蓋帽會出現在高級軍官出席的正式場所,數量較少;還有一些北方部隊裝備的毛皮軍帽主要是為了保暖。

軍服:分為夏裝和冬裝,夏裝從開始時的黃綠色到抗戰後期的土黃色;冬裝以灰色棉布制服為主

上衣以中山裝為標準,著裝統一要求。除此之外還有軍銜、臂章、胸章,這些是為了區分士兵與軍官以及所屬部隊的性質。

軍褲:比較簡單,採用西褲的樣式,有點像馬褲,比較有特色的就是中國軍隊全是綁腿,這個綁腿的技術還是要求比較高的,要綁的不緊不松,剛剛好,緊了會不利於血液循環,送了可能會脫落,影響行動。

軍用武裝帶比較扎眼,只有軍官才有佩戴,但是在戰場上很容易成為敵人的活靶子,所以國民黨禁止軍官在戰場上佩戴這個東西。

軍鞋:這個更是五花八門,國民黨規定軍鞋為黑色布制軟膠鞋,但是實際情況由於物資匱乏,連草鞋都成了士兵的裝備了。

還有一件比較有特色的裝備—大刀,製作比較簡單,也比較實用,大量裝備部隊。

除此之外還有乾糧袋、子彈帶,這些製作比較簡單,所有士兵都會有。

造成國民黨裝備混亂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國力太弱,工業太落後,生產力低下,在這個背景下的抗戰也只能有什麼用什麼,拿到什麼用什麼了。


滋溜一下


抗戰時期,國軍正面抗擊了侵華日軍,淞滬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長沙會戰等大規模的戰役,就打了不下25次,都是血肉橫飛非常殘酷的大戰。

國軍由於武器裝備性能差,缺乏炮火和空中掩護,且兵員由於體質包括單兵技戰術性能也在日軍之下,因此,戰時國軍損失慘重,付出了非常高昂的代價,抗戰勝利可謂來之不易,那有抗戰影視劇表現得那般輕鬆自如的。

戰時的國軍隊伍,除了以黃埔軍官學校畢業的將校軍官率領的中央軍裝備較好,包括晉綏軍等地方軍隊武器尚可以外,山西兵工廠仿製了大量湯姆遜衝鋒槍,其他的雜牌軍比如出川抗戰的百萬川軍的裝備都非常差,不是老套筒,就是漢陽造,可以說整個抗戰時期,國軍根本就沒有什麼標準的裝備。

撇開輕重機槍,就以步兵最起碼的步槍舉例,5發栓動中正式步槍,算是當時最好的步槍,其實,是1924年式德國毛瑟步槍的國內仿製版,由鞏縣兵工廠等廠家生產,發射7.92x57mm尖頭彈,從30年代初生產到抗戰結束,也就生產了六、七十萬把,率先裝備了國軍主力部隊中央軍的調整師。

已知裝備中正式步槍的有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36師、第87師、第88師以及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等,即便上述主力調整師,也不是全部裝備中正式步槍,仍然有許多士兵使用的仿製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的漢陽造步槍,發射依然是落後的金屬覆蓋的圓頭彈。

其他雜牌部隊使用的7.92毫米漢陽造、初期的漢陽造即老套筒、7.62毫米的莫辛·納甘、7.7毫米的李·恩菲爾德、M1895斯太·曼利夏步槍、7.92毫米捷克Vz-24步槍、6.5毫米日本三零式金鉤步槍、8毫米的法國勒貝爾1886步槍、比利時FN1924和FN1924/30步槍、美國M-1903式步槍等不亞於10餘種雜七雜八口徑不一的步槍。

抗戰中後期,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國軍獲得大量美式武器裝備中,除了2萬輛軍卡以外,還包括1300架飛機,相當數量的坦克、山炮、榴彈炮、迫擊炮、高射炮等重型裝備。

國府軍事委員會將美國支援的輕重武器裝備了中央軍,組成了39個美械步兵師,每師裝備有M-1湯姆遜衝鋒槍1080支,M-1卡賓槍540支,M-1903式春田步槍4500支,輕重機槍約350挺,60毫米迫擊炮約170門,81毫米迫擊炮約36門,37毫米戰防炮24門,75毫米山炮12門,105毫米榴彈炮12門或75毫米山炮24門。


國平軍史


國軍士兵根本就沒有標準裝備,基本就是萬國造階段。

藉著這個文章,縱橫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國軍(國民革命軍軍)的武器裝備發展史。

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的主要武器裝備

所謂的國民革命軍是在北伐前期,老蔣把北伐軍的名字改得高大上一點,實際上基本就是南方地方軍閥如桂系、粵系加上中央軍(黃埔學生軍)等拼湊而成,但是這隻軍隊和北洋軍閥的部隊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是一支有信仰的隊伍,並且配備了大量蘇聯送來的武器。

很多人會疑惑,十萬北伐軍是如何打倒幾十萬北洋軍的,其實這個武器就是重要一節,孫中山臨死前和蘇聯確立的聯合關係,蘇聯幫助中國進行革命,1924年8000多支莫辛納甘步槍以及一些火炮和機槍送達廣州,到北伐前期,國民政府一共接收2.6萬支步槍,子彈1600萬發,機槍90挺,大炮24門。

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截獲商團的武器,以及自主生產的一些。

這些武器大部分給了黃埔學生軍,也就是後來的第一軍,而地方軍閥基本都是萬國造。

從北伐到抗戰全面爆發前國軍的武器裝備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老蔣財大氣粗的時候,先是擊敗吳佩孚和孫傳芳的40多萬北伐軍,收編了大量部隊的同時,也接收了他們的兵工廠,比如生產“漢陽造”的兵工廠,也為國民革命軍提供了大批的武器。

緊接著發生了中國近代規模最大的中原大戰,老蔣的中央政府徹底的掌握了全國的政權,這個時候中國以前的所有的武器基本都被國軍所掌握,因此武器更是五花八門,相比北伐時期還要混亂,值得一說的是,東北軍在九一八後撤到關內,拿的槍是瀋陽兵工廠生產的,閻錫山的部隊很多武器是太原兵工廠生產的。

但是值得一說的是,老蔣在獲得絕對權威的同時,開始向德國學習軍事,並且購置德式武器,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看老蔣反蘇,開始與國民政府合作,德國更是想幫國軍建立60個德械師,全師人員編制為11423人(野炮挽馬師)或11579人(山炮馱馬師),裝備野(山)炮12門、小炮24門、82迫擊炮24門、重機槍74挺、輕機槍336挺。實際調整過程中,裝備也大量縮水,最後只有十個師能夠稱得上德械師,但是老蔣的錢沒少花,運輸大隊長的這個稱號真的不是白給的。

全面抗戰時期,國軍的武器裝備

希特勒能夠發動二戰,估計老蔣還是助力一些,不說別的,就是國軍腦袋上戴的鋼盔,老蔣就進口了31.5萬頂。

截止到1935年從德國進口1924式毛瑟步槍一萬支,ZB26輕機槍5000挺,盒子炮5000把,以及一些輕型的迫擊炮等,在德國的幫助下,中國也能夠自主生產一些仿製1924式步槍的中正式步槍,以及其他裝備。

1935年又開始續訂裝備,步槍子彈1.3億發,馬克沁重機槍1131挺,高射機槍120挺,戰防炮224門(包括炮彈12.4萬發);1937年又續訂馬克沁重機槍900挺,手槍3萬把,當中還有10萬支步槍和1.2萬挺輕機槍的訂單,雖然抗戰爆發,但是大部分的裝備都運抵中國了。

德械師是全面抗戰初期的中堅力量,雖然精銳,卻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的時候被打殘,再加上二戰開始,德國自身也需要製造大量武器,因此也就無暇顧及中國了,後來日德同盟,中德也就中止了合作關係。

在中日全面開戰後,由於德械師被打殘,中國和蘇聯又開始進行合作,在中國最困難的時期,蘇聯希望利用中國來牽制日本,因此為中國提供了大量的裝備,從1937年到1941年蘇聯為中國提供了1200架飛機,1317門火炮,14025挺機槍以及大量的武器彈藥等。

然而到了1941年蘇聯同日本媾和,蘇聯停止對話援助,老蔣將目光投向美國,中國組建開始裝備美式武器,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出征撤退到印度的新22師和新38師最開始接受美式訓練裝備美式武器。

所以,在抗戰中,國軍的武器從來沒有“制式”標準過,不像日本基本可以人手一把三八大蓋。


史論縱橫


如果只說是中央軍的理想標準裝備,那就方便多拉,畢竟那個軍閥時期各路地方大佬自購仿製的各路武器裝備加起來足夠開個全世界最全的武器博物館了。

這個所謂的理想裝備先看1932年只是制式兵器會議定下的表

當然,這個表上的裝備並沒有完全拍板落定,而且由於住所周知的原因,當時國府那邊還沒空去落實制式武器。這事兒到1935年才算有個大概的框架,也是我們後來都比較熟悉的那些裝備。

步槍方面不多說,基於毛瑟1924標準型的中正式,當然由於老漢陽的存量和生產線巨大,因此整個抗戰期間還是漢陽為主,中正為輔。(跟我念,chiang-常 kai-凱 shek申)

輕機槍方面雖然之前兩次會議中都指定了法國哈奇開斯1931作為制式武器,但考慮到當時國府已經有大量捷克ZB26的存量和仿製生產線,而且兩者性能效用類似,同時考慮到訓練成本,因此改用了捷克式輕機槍。

重機槍本來也是考慮哈奇開斯1930,因為一開始軍方認為水冷式的重機槍已經過時,氣冷才是未來。但考慮到火力持續性和重新仿製氣冷重機槍非常麻煩,因此依舊使用二十四年式重機槍(MG08山寨版,但三腳架比MG優秀的多)

手槍方面則比較雜,爭論挺多。一開始的會議上建議使用11.43mm的勃朗寧M1911手槍,但後來改用了比利時勃朗寧,但文獻上就說了當時選擇了9mm的版本,所以我也不確定到底是M1922型 9x17mm(.380ACP),還是勃朗寧大威力,9x19mm。當然當時盒子炮的基數和仿製量巨大,所以咱們實際上看到的手槍還是以盒子炮為主。

至於衝鋒槍在當時還算不上是普遍列裝的玩意,相當多時候衝鋒槍這個職責有全自動盒子炮擔任。


其他炮我就不寫了...不擅長,求其他大佬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