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與營養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收縮期和(或)舒張期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特點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致死致殘率高,屬於全球範圍內的常見病,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種,原發性佔95%,病因複雜,有遺傳,肥胖,胰島素抵抗,某些營養素過量或不足,飲酒過量,人口老齡化等原因。

在過去50年裡,我國進行過5次大規模的高血壓患病率的人群的抽樣調查,客觀的發現50年來高血壓患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2012年調查數據顯示,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按當時人口數量與結構約有3.25億高血壓病人,尤其是中青年是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持續升高和患病人數劇增的主要來源

高血壓與營養

影響高血壓最主要的因素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分別是40%和60%,那麼環境因素中,膳食營養起到主要作用。那麼膳食因素有哪些呢?

(一)超重和肥胖

高血壓人群60%是超重或者肥胖BMI>24的比<24的2.5倍,BMI>28是<24的3.3倍。腰圍男性≥90cm或者女性≥85cm發生風險是正常的4倍以上,所以控制體重和腰圍可以預防高血壓。

(二)高血壓與營養素礦物質

1.鈉 人群資料顯示,鈉與高血壓患病率是呈正相關,我國14組人群研究結果表面,膳食鈉鹽攝入量每增加2g/d,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增加2.0和1.2mmHg,鈉鹽攝入過多可使血容量增加引起高血壓(原因為,食用鈉鹽過多提高體液滲透壓,下丘腦飲水中樞產生渴的感覺使人飲水增加,體液增加血壓升高)。高鈉攝入還可以提高交感神經興奮性而提高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血管平滑肌鈉離子轉運,增加細胞內鈣,干擾血管內皮細胞舒血管物質一氧化氮的合成而使血管收縮性增強,外周阻力增加,而引起血壓升高。

2. 鉀 鉀鹽正好與鈉相反,與血壓水平呈負相關,膳食補充鉀鹽對高鈉引起的高血壓降壓效果明顯,鉀可以促進鈉排洩,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釋放,舒張血管降低血壓。

3. 鈣 膳食鈣不足可使血壓升高,每日攝入鈣小於300mg者與攝入1200mg者比,高血壓風險高23倍

4. 鎂 鎂與高血壓的研究資料顯示與高血壓風險也成負相關。

根據我國“第四次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發現,平均每人鈉攝入量為12.0g/天,其中80%來自於烹飪時調味品和含鹽高的醃製品,該量遠超過WHO建議的每日每日6g的標準與之伴隨的是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增加,因此2016年新修訂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參照WHO的標準,即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

因此我國新修訂《高血壓防止指南》提出,

第一,限制鈉鹽攝入,減少含鹽調味料及鹽醃製品的食用量

第二,增加鉀,鈣鎂的攝入含鉀高的食物有赤豆,杏幹,蠶豆,扁豆,冬菇,竹筍,每日鉀的攝入量成人建議3600mg,並提高含鈣食物的攝入量,奶製品,及各種含有鎂的食物如豆類,豆芽,菇類。

第三 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控制體重及腰圍。適量運動。

第四限制飲酒

第五客服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少吃油炸,甜點,醃製品,少吃高能量零食等等

那麼每天到底吃什麼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則高鉀低鈉菜餚

高血壓與營養


高血壓與營養


高血壓與營養

綠豆芽青椒炒肉絲,此菜有40年經驗的烹飪營養師孫福淵老師提供配方和營養素含量分析。非常感謝孫老師的分享

分享給高血壓患者,可以常吃,總之要保證高鉀食物蔬菜多吃點,低鈉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