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價值

在百花齊放的中國瓷苑中,青花瓷器是一株韻味獨具、曼妙多姿的麗葩。她起源於唐,成熟於元,並在明清兩代不斷結出精彩繽紛的碩果,達到一個又一個高峰。這其中,不同於永宣時的雄勁恢弘、成化時的淡雅秀麗、嘉萬時的濃郁靚豔、雍乾時的精緻細膩,明清交替之際的優質青花瓷器以其清新爽朗、生動活潑的風格而獨樹一幟、享有盛譽。

青花瓷的價值

經歷了天啟時期的發展演變,至崇禎朝時,明末清初青花瓷器的典型風格已經逐漸確立起來。儘管此時的青花瓷器仍是粗精兼具,但精細製品的數量較之此前顯著增多。崇禎青花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青料處理工藝技術的革新和成熟,即從原先物理的水選法改為化學的火煅法,石子青經煅燒後鈷含量提高,鐵含量降低,有利於發出亮麗鮮豔的色澤。這一時期,筒瓶、花觚、香爐等繼續製作,但造型發生了一些變化,如筒瓶由直口變為撇口,頸部粗短或粗長皆有,香爐分為缽式和筒式。此外,大量創新器型也紛紛出現,如筆筒、蓮子罐、淨水碗等,其中不少都是佛前供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局動盪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崇禎青花瓷器的釉面大都白中閃青,個別顏色發灰或呈漿白色。裝飾風格特點鮮明,器物外口沿下部、脛部或肩部飾環帶暗刻紋飾最具代表性,柱狀體器物多繪山石和雲將通景紋飾隔開,V字形地皮錦和括號雲亦為斷代特徵,特別是地皮錦常襯以一小片洇散的青花,別有味道。如前所述,此時期器物上多飾各種戲曲故事和歷史典故的圖案,描繪精湛,生動傳神,且不少都配有隸書題記。和永宣青花在明初開創的輝煌相比,崇禎青花以其卓爾不凡的另類面貌為明代青花畫上了一個毫不遜色的圓滿句號。

青花瓷的價值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是一個內容深、範圍廣的課題,其藝術風貌多姿多彩,很難用較短的篇幅完全介紹清楚,本文只是從中擇其要者加以粗淺說明,尚有很多方面沒有提及。近年來,隨著相關學術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大,人們藝術審美和對歷史文物認知能力的逐漸提高與全面客觀,加之存世數量較為可觀,這一時期特別是崇禎和康熙青花瓷器的價格節節攀升,已然成為瓷器收藏領域中一個新興的熱點板塊,但宏觀看來目前尚未達到充分體現其藝術與歷史價值的高度。如果仔細審視、認真思考一下這些精美瓷器所蘊含的豐富內涵便不難發現,明末清初青花器的市場空間廣闊,前景一片看好。

青花瓷的價值

康熙年輕花瓷市場行情

在中國瓷雜藝術品市場上,青花瓷恆久佔有著主導職位,元、明以及“清三代”的青花瓷精品在拍賣場上經常能拍出幾百萬、幾萬萬甚至上億元的天價。

在古玩市場上,品相好的青花瓷價格也經常是買家追捧的工具,行情可謂始終不衰。如在2001年,上海瓷器專場中曾以880萬元的拍出一件“明永樂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4年後,當該燭臺泛起在北京春拍中時,被藏家以2035萬元的價格買走。青花瓷器也因其云云受追捧,被稱為拍賣市場上的常勝將軍。

收藏青花瓷不能隨波逐流,正因為青花瓷的珍貴稀少,市面上才會出現眾多的仿造品,這就使得青花瓷市場魚龍混雜,令人不辨真假。由於歷代青花瓷款識的字體、寫法、料色和風格都有其顯著的特點,因此,只要掌握了款識的基本規律,就能準確地判斷古瓷的時代、窯口。

-第一,看鈷料。青花瓷鈷料種類分為蘇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它們多屬高錳類,尤以進口青花鈷料燒製的瓷器最具收藏價值。因為使用進口顏料燒製的青花瓷,大多由當時高級的工藝師創作,藝術價值更高。

第二,看髮色。釉下發色豔麗,青花見五色的青花瓷品種尤為珍貴。清康熙時正是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達到巔峰。所謂青花見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種青花顏料燒製出來的瓷器,圖案出現深淺虛實等各種變化。

第三,看構圖。青花瓷的藝術構圖是評價青花瓷器價值的關鍵因素。器型優雅、構圖有立體感、層次分明,人物景緻清晰明顯的青花瓷具有更高的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